微信版 移动版

社会分层

翟学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论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

2007-03-23 作者: 翟学伟

 Abstract :M. S. Granovetter\'s hypothesis of“strong tie”and“weak tie”has been used in researching on the rural migrants in China.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patterns of social interaction in traditional China are unavailable to be analyzed with the concepts in pairs theoretically.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and interview materials , most of the rural migrants having jobs are favored with their ingroups. In order to explain these phenomena , the concepts of“strong trust”and“weak trust”are constructed. Compared with the two different concepts in pairs ,“weak tie”is suitable for explaining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mobility , and the“strong trust”can explain why so many peasant workers from one village or one place are working in the same cities , communities or enterprises.


  社会流动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而热门的领域,中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的现象,则更加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有关这一现象的研究,目前以两种分析框架为主: 一是将社会流动放在社会结构中来探讨,首先设定社会是以分层或地位的方式构成的,然后再将流动的概念放入其间来考察各种社会成员因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在其中形成的流动驱力、规模、方式、功能或由此而生的社会问题等(许欣欣,2000 ;李强,2002 :294 -311) ;二是运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将个体的流动过程看成是其通过建立社会网络来实现的。后者与前者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后者不强调个人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属性,比如性别、年龄、身份、阶层等,而是强调个体在其社会关系网络中所处的相对优越位置,以及他所能获得的促使其流动的资源在哪里(边燕杰,1999 :110 -138) 。在这一研究框架中,强关系和弱关系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分析概念。而信任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此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李汉林、王琦,2001 :15 -39 ;渠敬东,2001 :40 -70) 。本文也打算用社会网络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社会流动,但我认为简单地套用现有的分析框架,一方面会模糊我们对中国社会网络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会忽视此类概念中所包含的文化差异。故本文想从中国社会文化的角度重新分析这些问题,并结合我自己的实证研究来加以验证,以求得相关研究者对中国社会流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讨论和深化。

一、问题与假设

        中国学者对于社会流动现象最初是在宏观的、结构的层面上进行分析的。比如我们从宏观层面上了解到,受目前中国市场经济的推动,在社会上出现的流动人口中,农村外来劳动力人数为5000 -6000 万人(钟甫宁、栾敬东、徐志刚,2001 :49) 。而中国近几年的流动人口基本上保持在8000 万左右的规模上(蔡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