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陈福平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谢怡景 中共株洲市委党校
【文章来源】《社会》2024年第6期
【内容提要】第三道数字鸿沟”研究的关注点在于数字技能产生的效果差异,但实际上更多关注了收益性效果。在与“资源与占用理论”对话的基础上,本研究从“数字伤害”的角度,通过对CGSS2017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年轻、高学历、高收入的群体以及城市居民会有更高水平的数字技能,但进而也使得他们需要面对更大的数字伤害;群体间对数字技能的负面效果会有分化的防范能力,其中,拥有高学历、高收入等位置类型的优势群体更能缓解数字伤害的影响。本研究深化了数字鸿沟研究忽视的对数字负面效果的认识,并提出在未来数字公共服务中应重视群体间对数字伤害的防范性不平等问题。
【关 键 词】数字鸿沟, 数字技能, 数字伤害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数字社会建设中志愿服务团体的能力发展研究”(21ASH018)的阶段性成果。
【全文链接】https://www.society.shu.edu.cn/CN/Y2024/V44/I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