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社会分层

彭心安 社会阶层分化事关党的执政基础

2008-04-02 作者: 彭心安

社会阶层分化事关党的执政基础

彭心安

《中国教育报》

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变迁,要求我们党在巩固执政基础工作中转变理念,从“在阶级对抗中找同盟”的思维转变到“在阶层和谐中求共赢”的思维

  ■阶层分化必定带来利益冲突,这就要求执政党把社会公平始终作为党和政府处理社会经济问题的着眼点

  ■社会阶层分化会带来社会意识的多样化,必须防止产生阶层对抗心理,这是党执政基础建设中的“无形工程"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革前的两大阶级即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分化,一些新兴阶层成长起来,一些新阶层正在发育成型。社会阶层分化必然产生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乃至产生比较尖锐的利益冲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不能笼统地讲群众基础,必须考虑到中国社会阶层关系的变化及其发展态势。如何面对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差别、分化、调整、流动、重组,在传统意义的“工农联盟”基础上,形成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合作、协调发展和政治联盟,对于我们党长期保持执政地位至关重要。

  阶层分化要求党转变执政思维

  任何政党都是以特定的阶级或阶层作为自己的基础的。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政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两大依托。一个政党能否成为执政党,能否长期执政,有赖于“两个基础”的增强与扩大。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理论有很多科学原理,特别是关于阶级起源、本质、发展与最终消亡的历史逻辑的理论,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阶级状况的分析,为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建立革命政权之前的阶级状况与建立政权之后的阶级状况是迥然不同的。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基本逻辑,但不能简单地照搬当初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或旧中国的阶级理论来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阶级阶层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主要用来“指导革命”的阶级分析,不能照搬用来“指导建设”,革命时代强调阶级关系之间的对抗性和阶级斗争,而建设时代强调协调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巩固执政党的基础,以便更充分地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从阶级斗争到阶层和谐”是我们党阶级阶层分析理论与时俱进的关键。

  按照传统的阶级分析理论,我国1978年以前主要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其他人员一般都纳入社会闲杂人员或者“剥削阶级的残留分子”(如“地、富、反、坏、右”)。这种社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不断分化调整,简单地用阶级分析方法已经很难清晰地描述中国社会状况。根据各个社会群体占有或者占用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的差别情况,我国社会目前已经大致分化成了10个阶层。除此之外,也还存在一些边缘阶层,一些新的社会阶层正处在发育阶段。

  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变迁,要求我们党在巩固执政基础工作中转变理念,从“在阶级对抗中找同盟”的思维转变到“在阶层和谐中求共赢”的思维。中国现在社会各阶层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争夺生产资料占有权的阶级关系,作为阶层而存在的各社会群体,都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

  阶层分化使党的执政基础复杂化

  因阶层分化而导致的执政基础复杂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原来的两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内部的同质性特征越来越弱,异质性越来越强,分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工人阶级内部的分化。过去讲的工人阶级是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包括产业工人、商业服务业人员,也包括党政领导干部、机关办事人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地位的差异和职业的明显分化,这样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已经难以给予人们清晰的阶级阶层意识。党政领导干部(国家与社会管理者)、机关办事人员与产业工人、商业服务业人员的阶层地位拉开了差距,一大批农民以“农民工”的身份进入了产业工人和商业服务业人员的队伍,而另外一部分工人和职员由于多种原因成为“下岗工人”,转入无业或失业半失业者队伍。

  农民阶级内部的分化。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的生活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是改革最早的受益者。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民阶级本身也分化成多个阶层。

  大部分农民仍然以务农为谋生手段,属于农业劳动者阶层,除此之外,在农民中也产生了不少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一些农民通过考学、进城务工等方式跳出农民阶层,当然也有些农民成为征地后的无业者和“打短工者”。

  其次,阶层位序排列与传统的阶级位序排列有比较大的差异,一些阶层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有些错位。

  在改革前的社会结构中,整个社会的阶层位序排列基本上是干部、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其后是社会闲杂人员和“地、富、反、坏、右”,所谓的“工、农、兵、学、商”并不能反映当时的阶层位序。

  目前,按照占有、拥有或者占用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的多寡情况,把社会阶层位序定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及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是符合社会实际的。但是这样一来,就与传统的阶级位序形成了错位,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由于占有资源比较少,阶层位序比较低,前四个阶层由于占有三种资源最多而成为社会主导阶层。从政治地位上说,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似乎要高于私营企业主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但从经济地位上分析,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这种错位现象短期内是很难消除的。

  第三,阶层分化中的阶层利益冲突初步显现,阶层的心理隔阂初现端倪。

  阶层分化过程实质是社会各阶层利益重新分配、组合的过程,或者说是各阶层争取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的过程,这一过程必然导致某些阶层利益受损并引发层间冲突。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阶层差别更加明显,各种力量、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可能进一步加剧。近10年来,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阶层发展很不平衡,使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如何处理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搞清楚这些矛盾冲突产生的根源,寻找出化解矛盾、消除冲突的办法,为社会营造一个平稳发展的环境和机制,是执政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伴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各阶层的价值观念、社会意识的差异也会越来越大。日益多样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有利于人们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更新观念,但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社会隔膜心态。各自从社会阶层利益出发来考虑社会问题,使某些阶层之间对一些社会敏感问题产生巨大的观念冲突,从而导致社会阶层之间相互不信任。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