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分层中的边界渗透
范晓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1月8日
【核心提示】边界的渗透(permeability)因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社会关系和经历被强化或弱化,有助于我们评估社会的不平等状况。
“边界”(boundaries)作为社会学家理论工具箱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早在迪尔凯姆、马克思和韦伯等经典社会学家的作品中就有所涉及。在社会分层研究领域,尤其是阶级分析的传统中,对“边界”的讨论从未停止过。一般而言,“边界”分为社会边界(social boundaries)和符号边界(symbolic boundaries)两大类。它们既是社会开放度的风向标,也是学者考察社会不平等的基本出发点。边界的渗透(permeability)因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社会关系和经历被强化或弱化,有助于我们评估社会的不平等状况。
边界的定位与界定
在阶级分析传统中,阶级定位主要存在EGP框架和Wright框架。其中,EGP框架倾向于以市场能力和工作关系为基础来定义阶级边界。该分析框架首先以雇佣关系为依据,将职业划分为三大类别,即雇主、自雇者和雇员;然后,又进一步根据雇佣关系的形式,即劳动契约、服务契约以及介于这两类契约之间的契约类型,把雇员身份职业分为三类;最后,再根据技术水平,把每类职业划分成2—3类,由此构造了一个包括13个职业类别、7个阶级的分析框架。最近,戈德索普对原有的阶级划分标准做了进一步的说明,以“专业性程度”和“监管难易度”确定各类阶级的位置。Wright框架则以人们对生产资料资产、组织资产和技术/资格证书资产的所有权关系为标准构建了当代资本主义阶层分析的一般框架。赖特首先以资产所有权为标准,将人们分为所有者(雇主)和非所有者(雇员);然后又对所有者进一步以拥有资产的多寡划分为资产阶级、小业主和小资产阶级3个类别,对雇员进一步按拥有组织资产和技术资产的状况,划分成9个类别。
除以上两种分层框架所得到的社会边界外,还有一种就是符号边界。布迪厄认为,阶级边界和阶级分化是通过符号实践而产生的。事实上,“社会行动者并不是被外力机械地推来扯去的‘粒子’”,它们通过各种日常生活的细节,都在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归类,以此寻求与他人的“同”抑或“异”。这种日复一日的符号化“分类斗争”(classificatory struggles),将社会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因子。正如布迪厄所强调的,任何的社会集体都是自我分类与他人分类相结合的符号实践而产生的后果。符号边界是个体用来进行类型化的“边线”,以表达“我们”好于“他们”。由资本总量(经济与文化)、资本的构成和演变的历史轨迹所规定的阶级结构可以内化为人们独特的“惯习”,使得个体带着某种阶级秉性,选择并形成用以标识自身阶级属性的品位和生活方式。由此,惯习就成为了符号边界的具体形式。
边界渗透包括社会流动与社会关联
“社会封闭”(social closure)最早由韦伯在《开放与封闭的关系》一文中提出。该理论认为,现代工业社会存在着各种社会封闭机制,它抑制了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使封闭性的阶级最大化了自身的报酬和机会。韦伯指出,事实上任何的群体特征都能用来作为“特定的、通常是经济性垄断”的标准。不过,在他的社会分层理论体系中,社会封闭并没有发展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帕金将其理解为“社会集群通过把资源和机会获得局限于有特别资格的人的范围之内以达到自身报酬最大化的过程”。同时,他还概括了社会封闭的两种类型或策略——排斥和篡夺。在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级主要通过“私有财产占有”和“文凭主义”这两种拒斥方式来获取和保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阶级分析中的边界渗透,主要针对的是社会封闭。著名的开放理论(liberal theory of industrialism)强调工业化带来绩效原则的普遍推广和流动机会的公平化,其讨论的核心议题正是阶级边界的渗透。赖特在《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一书中明确提出阶级边界的渗透性,并将它细分为动态渗透和静态渗透两类。前者主要指的是社会流动,后者则是社会关联。其中,社会关联又可细分为跨阶级家庭和跨阶级友谊。
就理论而言,婚姻匹配是维持社会结构和强化阶级内部团结的重要途径,它直接关系阶级代际传递乃至阶级形成,而跨阶级家庭是婚姻匹配的结果之一。大量经验研究发现,不论对跨阶级家庭采取何种界定,跨阶级家庭在东西方社会都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作为社会交往直接后果的跨阶级友谊,同样是阶级边界渗透的重要标志。虽然根据地位限制命题,级别和等级的分布造成了人们社会交往的结构性机会和限制,人们与处在相似位置上的个体之间的交往机会,要高于那些位置距离较远的个体的交往机会,但是在工具理性的驱动之下,建立跨阶级友谊成为非优势阶级成员实现地位跨越的重要通道。
在社会流动研究中,不论是通过比较不同群体的流动机会来探究社会的开放度,还是通过考察特定阶级的“自我再生产”来讨论阶级形成的过程,抑或比较不同边界类型对社会流动的阻隔作用,大家都试图去回答一个共同的问题——阶级边界的渗透何以可能?与婚姻匹配和社会交往相比,社会流动视角更强调宏观社会结构的作用,并将边界渗透作为一个过程来研究,以能够更全面地观察一个社会不平等的动态变化。而且,它对社会开放度的变化更为敏感。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流动理论视角下的中产阶层公民参与研究”(13CSH02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