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社会工作

谢桂华 居住模式、赡养行为与老人福祉

2010-02-08 作者: 谢桂华

居住模式、赡养行为与老人福祉

谢桂华

 

传统依靠儿子养老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虽然儿子依然在赡养父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经济赡养方面,女儿在日常照料父母和给予父母心理慰藉方面的作用已经超过了儿子。
  父母年老之后与至少一个已婚儿子同住并接受儿孙的赡养,这样的家庭被看做是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社会变迁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这种传统的家庭结构模式,以及家庭结构的改变又将如何影响到老人的福祉,是一个长期以来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
  老人传统居住模式的变迁
  统计数据表明,老人传统的居住模式本身正在经历着变迁:虽然绝大多数老人依然与子女同住,但空巢家庭(包括单身户和夫妻二人户)的比例正在快速增长。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老人中,8.7%是单身户,25.0%生活在夫妻二人户中,总计生活在空巢家庭的比例为33.8%。而2006年老龄委的一项全国抽样调查发现,9.0%的60岁以上的老人是单身户,32.2%的老人生活在夫妻二人户中,生活在空巢家庭的老人的比率增加到41.3%。居住模式的改变是否会影响到子女对父母的赡养行为,这是我们非常关注的现实问题。
  另外,伴随着空巢家庭比例上升的是老年人居住意愿的改变。调查显示,25.8%的老人不愿意和子女同住,其中城市里不愿意同住的比例达到40.8%,超过了愿意同住的比率37.2%;而城市住房条件的改善也使得儿女与父母分居成为可能;相反农村里许多青壮年在外打工的现状导致很多老人即使不愿意也不得不生活在空巢家庭里。
  但老人居住意愿中与儿女分居是有条件的:很多父母的理想居住状态可以称为网络家庭(networked family),即儿女住在附近,彼此之间保持密切联系。2005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的65岁以上的老人中,41.5%的老人不希望和子女同住,但是这些不愿意与子女同住的老人中,73.2%希望子女最好住在附近,以便在需要时可以得到子女的照顾。那么,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居住距离是否会影响到子女对父母的赡养行为呢?
  关心老人:父母居住模式、居住距离、儿女数量及其性别
  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笔者探讨了老人家庭居住模式的变化、与儿女的居住距离对儿女赡养老人行为的影响。
  检视父母居住模式对被访者赡养行为的影响,我们发现,父母的居住模式不会影响到子女对于父母的经济支持的频繁程度,即同住和非同住子女在给予父母经济支持的频繁程度上没有显著区别,并且子女也不会因为父母生活在空巢家庭里而更经常(或者更不经常)地给予他们经济支持。
  在对父母的情感慰藉方面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与父母同住和不同住的差异。首先,相对于不同住的子女,同住的子女更经常地与父母谈心聊天。其次,不同住的子女并不受父母居住模式的影响,也就是说,无论父母是与其他子女同住还是父母生活在空巢家庭里都不会影响到儿女与他们交流的频繁程度。
  与父母的居住模式的作用相仿,与父母的居住距离并不会影响到被访儿女给予父母的经济支持的频繁程度,但会影响到另外两种支持:与父母居住距离越远,越不经常给予父母日常照料方面的支持,也越少给予父母心理慰藉。或许是距离影响到会面的频繁程度,也因此影响到双方的交流。居住模式、赡养行为与老人福祉--中国共产党新闻

 

对于另外一个重要的变量??兄弟姐妹的数量,我们可以看到,兄弟姐妹的数量并没有显著影响到被访子女对父母的各方面的赡养行为:被访子女不会因为很多兄弟姐妹的存在而推卸自己的赡养责任,表现在不经常给予父母各种支持。也不会因为兄弟姐妹数量较少而更经常地帮助父母,特别需要提到的是,被访者是否是独生子女也不会影响到他们对父母的社会支持的频繁程度。
  结合性别与兄弟姐妹变量来看,首先,性别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对父母的赡养方面,男女两性仿佛有着很明确的分工:男性比女性更经常给予父母经济支持,而女性则比男性更多地担负着从家务和心理两方面照料父母的工作。其次,当进一步把女性划分为有兄弟的女性没有兄弟的女性之后,男女两性的差异依然存在。此处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一些研究者的发现,即没有兄弟的女儿比有兄弟的女儿担负了更多照顾父母的责任??更经常地给予父母经济帮助、日常照料和心理慰藉。然而,这种差异并不具备统计显著性。
  儿女年龄及其社会经济地位与老人的福祉
  我们发现,被访儿女的年龄越大,越经常给予父母各种社会支持。由于被访者的年龄与父母的年龄有很强的相关性,我们也可以说,年龄越大的父母,越经常得到子女的各种支持。但被访者目前的婚姻状况并未影响到他们对父母的支持,目前的居住环境(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也没有显著影响。
  被访者的社会经济状况,无论主观还是客观,都会对他们的赡养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在控制了收入变量之后,被访者的教育状况不会影响到他们对父母的经济支持的频繁程度。受教育程度对日常照料的影响看不出太多的方向,似乎相较于只接受过小学或者以下教育的人来说,受过高中教育的人更经常给予父母日常照料,然而这种趋势并未在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中间保持:受过大专或以上教育的人与未接受过大专教育的人相比,在给予父母的日常照料方面没有任何显著差异。但教育在情感慰藉方面的作用则很明显:子女接受的教育程度越高,越可能经常给予父母心理慰藉,这或许由于他们更了解老人对于心理安慰的需要。
  有学者在研究台湾的家庭时发现,比较富裕的子女在赡养父母方面更有可能用金钱换时间,即与相对不富裕的其他子女相比,他们给予父母的金钱更多,但在日常照料方面则付出的相对少一些。这个发现和我们的结果部分重合:当控制了其他变量之后,家庭相对富裕的子女更经常从经济上支持父母,但在日常照料和情感慰藉方面,看不出子女的经济状况的影响,即我们没有在此处发现子女用金钱换时间的做法。
  那些自认社会经济地位处于中下层和底层的被访子女也较少给予父母经济援助,自认处于底层的人相对于那些自认处于中层或以上的子女来说,也较少关注父母的心理需求。
  如果用父母的教育程度来测量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的话,我们发现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对于子女的赡养行为的影响不是很大,除了受过高中或者以上教育的父母较少获得被访子女给予的经济援助(或许是因为他们经济状况稍微好些)。但令人疑惑的是,被访子女对父母健康状况的认知与他们的赡养行为之间没有任何显著的关系,他们不会由于父母健康状况更差而给予更频繁的帮助。这可能验证了一些学者的研究:子女对父母的帮助可能并不完全是以父母的需求为中心,而更多的是孝心的表现。但也曾有研究发现,健康状况较差的父母获得子女日常事务帮助的概率更大。这一点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女儿的作用
  老年人家庭结构的变迁在目前是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表现在空巢家庭的增多以及生育率的下降,而这两者都将影响到老人的日常生活,主要是在从子女处获得的日常照料和心理慰藉方面而非经济方面:即使如许多老人所期望的,子女居住距离越近,给予父母的照料越频繁,但相较于同住还是有一定的差异。从频繁程度来看,子女很可能对生活在空巢家庭的老人的照料不如对同住父母的照料,而兄弟姐妹数量的减少也不会促使子女在经济、日常照料和心理慰藉方面给予父母更频繁的照料。因此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以及越来越高比例的老人生活在空巢家庭,老人的日常照料和心理照料将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出,孝顺父母的传统价值观依然普遍存在,绝大多数子女在过去的一年都从经济、日常照料和心理等方面给予了父母一定的支持。并且传统依靠儿子养老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虽然儿子依然在赡养父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经济赡养方面,女儿在日常照料父母和给予父母心理慰藉方面的作用已经超过了儿子。因此说,传统赡养老人的模式也正在经历着新的变化。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