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
2007-07-03 作者: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国家应急管理工作。国务院近日召开了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这说明我国应急管理纳入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工作轨道。
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就是要提高国家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这是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形势发展变化的迫切需要。社会不断发展,面临的挑战也在增加。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区域性、季节性强,重大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严重;重特大安全事故如道路交通、煤矿事故时有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非典让我们经受了严峻考验,各种传染性疾病还在发生……种种突发性公共事件,不仅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还会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产生重大影响。
这些都是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项崭新的课题,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因此,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快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和保障制度,形成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的机制,建立从中央到地方,从单位到个人的立体网络体系,预防为主,常备不懈,防患于未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应急管理工作是考验政府行政能力的一个标尺,也是全面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任务。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更新观念,把加强应急管理摆上重要位置,明确责任,协同应对,各司其责,把人力、物力、财力更多地用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制定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和非常态相结合,把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估计得充分一些,并且宁可估计得严重一些,把准备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临事不乱。
目前我国多数人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还不够强,加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知识宣传教育十分重要。要广泛宣传和普及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防灾救灾和自救知识,在中小学开设公共安全课程,提高公众参与应急管理的能力和自救能力。要组织和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处置工作,做到全民参与,人人都能自救。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把我国的应急体系建设和管理提高到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