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战略正由“单线突进”转向“共建共享”
主 持 人:本报记者 王淼
特邀嘉宾: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常修泽
主 持 人:党的十七大将在今年下半年隆重召开,现在人们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就是,今后的改革与以往相比,将会出现哪些新的特点。今年两会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特意强调:“我们改革和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这就需要解决民生问题。”您认为,对民生的重视,将给中国的改革带来哪些影响?
常修泽:党的十七大召开将是今年的一件要事。此会之召开,也促使我从一个新的层面来思考中国一些重大的战略问题。拿改革来说,我认为,今后的改革与以往相比,应该会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因为改革的背景将有新的变化。您知道的,以往改革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下一步不仅经济领域,而且政治文化社会领域也应综合改革。
十六大之后这四五年,有一些新的构思,我比喻成“一个轴心,两个轮子”。“一个轴心”,指以人的发展为轴心;“两个轮子”,一个“轮子”是推进科学发展,一个“轮子”是构建和谐社会。您问我,对民生的重视,将给中国的改革带来哪些影响?我说,从深层来说,影响大的将是从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高度来研究改革。我认为,“共同建设、共同享有”,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发展战略正在进行相应调整和提升。对民生的重视,正是这种调整和提升的一个切入点。
主 持 人:“共建共享”应该怎样理解?
常修泽:目前社会上所讲的“共建”多指“共建和谐社会”,这固然是共建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从中国整体的体制转型来看,应该是“四位一体”的共建:一是共建以市场化为目标的经济体制;二是共建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三是共建以先进文化为目标的文化体制,要以核心价值为基础,同时也要实行文化的多元化;四是共建以和谐社会为目标的社会体制。四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并要让全体人民享受到以上四个方面的发展成果。
民生问题涉及人们的就业、社保、衣食住行等。应该看到,这几年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上,老百姓不很满意,所以我们强调公共服务,包括在社会事业上多投入。但不能简单认为,解决民生问题,只要在社会事业上多投入了,就能够取得圆满成效,还要解决公共服务的体制问题、结构问题、发展方式问题。这是三个比较深层次的问题。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谈到民生问题时,特意强调了“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并指出,这就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推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并借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诗:“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阐释了自己对快乐的理解。
常修泽:这句诗的意境是很深远的,春意盎然的,我感觉到作者和引用者的一种“人文关怀”。谈到民生问题,就涉及到了“共享”的问题。我认为,共享不仅仅是共享物质财富,而是“四位一体”的“共享”观。我们的视野要宽一些。
具体来说,我认为,要让全体人民“共享”四个方面的成果:第一,共享改革发展的物质成果,以适应全体人民(特别是7.8亿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第二,共享改革发展的精神成果,应把这方面的问题纳入我们的视野,以适应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第三,共享改革发展的社会成果,这些也应该列入共享的范围之内,以适应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于公共服务的需要。第四,共享改革发展的政治成果,特别是在四个权利,即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方面,让老百姓能够享得,以适应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当然,这也需要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从今后的任务来看,应逐步由单项的、下端共享,发展到多元、更高境界的“共享”。要循序渐进,但是目标必需明确,是“四位一体”的共享,而不是单项共享。
主持人:关于“共建共享”,您提了两个系列的“四位一体”。我理解两个系列的“四位一体”的改革的核心是要突破人们对单一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依赖,是这样吗?
常修泽:是的。我认为,下一步整个国家的改革就是要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个方面整合起来,继续推进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以发展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推进以先进文化为目标的文化体制改革,推进以和谐社会为目标的社会体制改革。这四个方面是统一的、完整的整体,缺一不可,前二者是重点。
中国的改革在前20多年中,重点推进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对于后面三项改革推进不够。现在老百姓对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要求日益增长,而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明显不足,而且配置存在问题,原因之一在于政府没有转型,改革推进的纵深度不够。我们要正视、面对中国新出现的矛盾,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包括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和政治问题等。这就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体制改革的大背景。
要意识到,今天所讲的体制改革已经远远不能再局限于经济体制改革方面,需要打破原有的“单线突进”的思想束缚,或者说,要突破对单一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依赖,应该有战略提升和战略拓展的思想准备。目前中国所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和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密切相关。例如,中国的腐败问题就与政治权力膨胀而又没有得到有效制衡有关,必须从制度上寻求解决途径。
主持人:今年两会前,温家宝总理发表的文章《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中在谈到改革和创新时,特意强调“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赢得同资本主义制度相比较的优势。”并指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是大海,海纳百川,不会枯竭。这是否意味着,今后的改革可能会更多地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成果?
常修泽:其实,依我之见,中国的改革本来就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中起步的。邓小平同志强调的最多的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而且一直是把解放思想放在前面。但在这些年的改革实践中,在“解放思想”方面做得远远不够。上世纪80年代,也强调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是呢,强调的多是经济领域内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等等,这些当然需要借鉴,但不够的,应该是“一切文明成果”,包括政治社会生活领域的“文明成果”。
我记得,中共十五大报告就提出社会文化领域“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的问题,中共十六大报告更明确提出“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两个报告都明确写有“健全民主制度”、“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以及“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内容,这里都讲了“民主”“自由”“人权”,但是,写是写上了,对此可能引导不够,学术界研究也不够,以至好多朋友对此感到很陌生。
最近,温家宝同志在文章中和此后的记者会上强调,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等,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是全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这种思想与十五大、十六大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现在之所以对这些进行强调,我认为与推进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有关。
我这里还拿“共建共享”的主体———“人”来说明。我们现在不是讲“以人为本”吗?从横向上分析,这里的“人”不是指的某一部分人,而应该界定为“全体人民”。对此,我们必须要有“博爱”的精神,“博爱”的胸怀。原来人们认为博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是资产阶级的口号,现在就要纠正过来,要给博爱“平反”:博爱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不是资产阶级的口号,而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共产党也要讲博爱,社会主义国家也要讲博爱。据我观察体验,中国的老百姓很向往民主、平等、博爱等普世理念,这是人心之所向。
既然讲博爱,那么视野就应该更为宽阔。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体制共建的人和共享的人应该是很宽泛的,涉及到三个系统:一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系统,包括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二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系统,就是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六组社会群体;三是“社会主义管理者”系统,这部分应该被独立出来,以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共建和共享中的协调作用。
主持人:您是说中国的改革发展战略正在进行重大调整,同时需要进行一次新的思想解放?
常修泽:如果说,1992年将“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进行界定,把它们从“姓资”“姓社”的窠臼里解放出来,使之作为人类的共同财富,从而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的话,那么,今天在已有“健全民主”、“保证自由”、“保障人权”等内容的基础上,把“自由”、“民主”、“人权”的内涵进一步厘清,使之作为人类的共同财富,也有可能使目前相对滞后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
我们可以回想: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讲话中那个非常重要的论断。之前人们认为计划姓“社”而市场姓“资”,但是小平同志在讲话中将这种传统的理念打破了,他认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是人类共同的调节经济的手段,于是才有1992年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的改革目标模式。现在我们面临类似的情况,要进行“四位一体”的体制改革,也需要从传统观念的窠臼中解放出来,让人们明白民主、自由和人权究竟是什么东西。
提出人类共同的价值和文明,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没有经历过深度的启蒙运动的国家而言(五四运动虽然也是一场启蒙运动,但深度广度略显不够),这样的思想是难得的,为下一步的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启迪。因此,我想,如果我们真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共建共享”为特征进行新一轮改革,必将是一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系统改革,而不仅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单线突进”。而在全方位的改革中,最重要的就是时代提出的两大改革:一是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二是以发展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至于如何协调展开,我们需要研究缜密的、并具可操作性的具体方略。
(原出处:中国改革报 发表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