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求与供给: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发展环境分析
赵怀娟 林卡
文章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12年第10期
【摘 要】近年来,社会工作学科体系的发展和职业体系的培育已使社会工作职业发展环境大为改观,尤其促进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供给。但是,与供给相比,社会工作的社会需求市场却远未形成,社会服务仍依赖于行政性的、非专业化的供给方式。供求失衡已成为制约社会工作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应着力发掘社会工作的社会需求,通过培育民间组织、改变服务方式、探索自下而上的发展路径等方式,促进需求市场逐渐成型。
【关 键 词】社会工作/职业发展/需求市场
最近十余年,中国社会工作获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2006年中共中央提出“构建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以来,社会工作事业发展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随着社会工作教育的快速推进,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和课程结构正趋于优化,教学水平正逐步提高,人才培养层次也在不断扩展。从专业发展看,已逐步形成了一些规则、标准和专业团体。试点地区探索社会工作职业化也取得了一定成效①。由此,早期学界讨论社会工作职业发展时所关注的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学生培养等已经逐渐转为职业制度的建立、专业水平的评估和职业标准的设立等议题。可见,在影响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几个核心要素——制度环境、组织环境、学科发展、职业体系的培育②中,后两个要素已经得到了较大改观。
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应当看到,在对社会工作发展问题的讨论中,以往存在的一些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社会工作的需求问题。目前,社会工作教育和专业人才供给虽然已经有了很大改进,但是社会需求却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正如有研究者所说,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迫切需要大量社会工作者提供社会服务,但是职业化的社会工作却一直未发展起来③。虽然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力推社会工作发展,但民众对于社会工作的了解仍较为有限,对于社会工作功能的认识仍十分不足。社会认同度不高、职业声望低,既影响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④,也影响了民众对自身需求的表达、对以往求助方式的依赖,以及社会工作者能够提供的社会服务总量的大小。
对于上述现象的出现,一些研究者往往将原因归结为职业岗位设置进展太慢、社会工作职业体系不够明晰、社会工作者自身能力不足等⑤。虽然上述因素影响着社会工作的供求状况,但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社会工作的供给水平(通过教育和职业标准的制订等手段)能够快速、有效地提高,而社会工作职业服务的需求市场却发展迟缓?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发展为何会同时存在人才供给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供需失衡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工作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社会工作教育和人才培养:供应方的状况
经过20余年的发展,社会工作教育在我国已初具规模,并逐渐确立了较为规范的学科体系⑥。这一体系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为基石,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课程向学生传递社会工作知识和技能。同时,随着诸如社会福利思想、社会政策与社会行政、社会保障概论等课程的开设,也增进了学生对社会工作价值基础和理论体系的认识。此外,很多学校也聚焦于社会工作的实务领域,如儿童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等。这一课程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内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成型,有利于给学生提供从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于此,我们认为,前些年被学界诟病的课程设置不科学、不规范等问题已基本解决。
以安徽省SF大学为例,目前其社会工作课程体系既包括了11门主干课程,又在选修课程中设立了社会工作实务与社区管理两个方向及相关课程供学生选择。从调研情况看,学生对于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全面性评价较好(8分),对专业师资的评价也较高(8分)。尽管与许多高校一样,将社会工作作为第一志愿填报的学生仍然偏少,但其比例已经由2005年的低于10%提高到目前的35%。此一发展表明:该专业的学科建设正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并已初见成效。需要指出的是,SF大学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绝非特例,在某种程度上,它或许是国内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基本状况的一种反映。
同时,近几年来,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获得和职业培训的发展也很迅速。自2008年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者师职业资格开考以来,全国已累计产生社会工作师11039人,助理社会工作师32583人⑦。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设立,推动了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进程,为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打造了一支人才队伍。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岗位培训、考试辅导等也促进了人们对社会工作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社会工作职业队伍建设。此外,自2009年教育部设立社会工作专业学位以来,全国已有60家单位获得了学位授予权。MSW(Master of Social Work,社会工作硕士)的诞生标志着社会工作教育步入了新阶段⑧。在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社会行政立法、行业规范、服务标准等也不断涌现,涉及福利院舍建设、老人护理、职业伦理等方面,为改进社会服务的品质提供了制度保障。
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强化了师生对于社会工作的信心,同时也对专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SF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为例,2008年以来,该校先后有8位教师通过了中级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成为双师型教师。针对学生的调查也发现:学生对专业的态度正趋向积极,对社会工作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希望毕业后从事社会工作的学生达到了30%以上。虽然这一比例仍然不高,但与办学前期普遍存在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对专业发展感到迷茫的状况相比,还是一个比较明显的进步。事实上,SF大学的情况也从一个个案折射出社会工作职业体系的发展对于社会工作教育的积极影响。
特别是2006年以来,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投入了很多资源,力图把社会工作者培养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社会工作已成为继经济学之后,第二个受到政府高度重视的专业⑨。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政府将“社会工作者”列为优先建设的人才队伍。2011年18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第一次围绕着“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重要环节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配套性政策措施。这些文件都为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工作职业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
总的看来,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推进和社会工作教育界的努力。在社会工作发轫阶段,其驱动力主要来自于教育者和研究者,他们积极倡导社会工作解决���会问题,期冀获得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对此,政府也做出了积极回应。其突出表现就是,政府设计并介入社会工作的发展进程,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进这一进程的开展。由于政府对于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抱有良好愿望和高度期望,因而力图构建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并将其作为政府处理大量社会事务的辅助力量。当然,政府设定的社会管理目标能否反映社会发展的真实状况,其效果如何,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毕竟,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带有很强的人为规划与人为建构色彩⑩。
事实上,政府基于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现实状况而提出的各种要求和期望能否实现,必然会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在西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自然的过程,而非政府干预和人为设置的产物。但是,在中国威权主义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发展却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当然,它也要回应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当前社会建设的现实需求。因为只有找准了服务需求,社会工作的供给才会有效。作为一种职业,社会工作发展早期可以依靠政府设立制度、提供资源予以推动,但在随后的发展中,社会工作长期依靠政府投入和驱动则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如何拓展社会工作的需求市场,使社会工作的供给和需求之间能够建立起平衡,就成为研究社会工作发展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
二、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方市场:需求方的状况
社会工作职业发展既取决于专业服务的供给状况,也取决于社会对专业服务的需求状况。虽然表面看来,社会发展对社会工作产生了强烈需求,但与此同时,社会工作毕业生却就业困难、供大于求。这是因为,社会工作需求评估常常只是理论推算的结果。例如,如果参照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进行估算(2004年底,美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而加拿大和日本则分别达到了2.12‰和5‰(11)),那么中国的确需要200-300万左右的社会工作者。但是,这种数字估算可能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情况来予以说明。
第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通过我们对6所本科学校2011年毕业生去向问题的调查可见,毕业后真正从事社会工作的学生非常有限(最高25%,最低0%,均值为7.7%)。有学者推算,从1988年到2003年的15年间,约有8万多名社会工作本科毕业生流失到其他行业(12)。另有数据显示,在广西省41万从业人员中,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只有335人,仅占从业人员的0.08‰。在广东省45.5万从业人员中,毕业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只有969人,仅占从业人员的0.21‰(13)。学生就业困难反映了社会工作在劳动力市场中所处的困境。许多高校投入大量资源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但由于缺少社会认知、发展环境和使用平台,大量的毕业生却只能到其他领域就业。而目前全国两百多所学校每年还在源源不断地培养着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这就使得需求市场的短缺情况显得尤为突出。
第二,专业实习的组织情况。如果说学生的就业状况往往受制于职业能力,因而未必能客观地反映社会工作需求状况的话,那么,由学校提供的实习机会就成为检验社会需求的另一个指徵。在实践中,组织专业通常遇到的首要难题是专业机构数量很少,而且它们对于实习生的容纳能力也十分有限。此外,即便可以把学生安排到相关服务机构去实习,他们所做的工作也常常只是办公室文秘和事务性工作,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有学者曾论及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社区实习时从事的只是“传统的社区工作”,很难训练专业方法和技巧(14)。也有研究者指出,在实习的安排上,机构需求与学校的实习安排经常存在矛盾。机构往往将实习学生视为免费劳动力,其结果就是,学生每天只从事简单的打字、抄写等工作(15)。
作为结果,学生常常对于此种专业实习感到不满,认为实习只是到社会组织打杂或帮忙,学不到什么知识和能力。有研究者曾调查了山西的2所大学,结果显示,有47.4%的学生对专业实习感到“不满意”(16)。当然,面对这种情况,一味抱怨学校组织不力,或是实习单位不够重视,是缺乏理性的,因为专业实习的困境实际上反映了社会对于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求状况(特别是当上述现象十分普遍的时候)。从某种程度说,专业实习效果欠佳并不是实习机构对专业实习认识不足,而是因位机构的确没有大量需要社会工作者去处理的事务。可见,当前的中国社会仍未形成一个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相对应的需方市场。
第三,岗位设置状况。近几年,各级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下,已着手开展相关工作,通过购买服务,让社会工作者进入社区、工厂、学校、医院等场所开展专业服务,并力图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对社会工作者的使用。统计显示,截至2010底,全国各级政府共开发社工岗位4.5万个,其中0.7万在事业单位,3.8万在城乡社区(17)。当然,这一数字与国家提出的人才队伍规模相比是极其有限的。如果今后不能激发对社会工作的需求,不能产生出大量的工作岗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就很难落到实处。事实上,也正是因为岗位数量有限,社会工作毕业生缺乏到民政、劳动、人事及社区就业的渠道,导致大量的扶弱、济贫、帮困事务仍然依赖于非专业人员。尽管政府可以通过岗位设立、购买服务方面解决一部分问题,但从根本上说,任何职业的发展都要回应于社会的需求。
当然,社会工作需求问题的解决最终要取决于需方市场的发展情况。因此,如何形成一个强大的需方市场就成为亟待破解的核心问题。因为,在供需双方中,最终决定职业发展的不是供方,而是需方。目前,社会工作服务的购买者主要是各级政府(18),但依靠政府扶持绝非长久之计。如果我们把希望仅仅寄托在公共财政的支持上,社会工作需求市场的发展将令人堪忧。虽然社会工作职业面向的是非赢利部门,具有非营利性、志愿性、公益性等基本特性(19),但作为一个职业,其最终的出路还在于:通过市场供求关系来确立自己的地位。
从社会工作职业领域看,它既可以面对社会公益部门和社会福利领域,也要面对社会组织和服务需求个体。在应对社会公共部门和社会行政领域中,主要涉及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人口计生等方面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和服务的购买者主要是政府。不仅如此,社会工作者还要面对社会问题和个人提供服务。这些服务包括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教、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由于这些服务是针对案主所提供的职业服务,服务的购买者应该是服务对象主体(特别是案主个体)。再者,它还可以面对广泛的社会领域,为各种社会组织提供一般的社会服务,包括矛盾调处、纠纷调解、人文关怀、职工帮扶、困难救助、应急处置、关系调适等。这些服务的需求可以来自民间和各类社会组织。
对于以上三类需求和领域,第一类需求反映了政府需求,而后两类需求反映了个体和社会的需求。这三方面的总和构成了社会工作的整体需求,也确定了各个买方的性质:政府、个人和社会组织。如果我们把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目标对象仅仅锁定为政府部门,就会限制社会需求的发掘。目前,社会工作的买方市场中主要的购买者是政府,而来自于个人和社会组织的需求尚显得很弱(20)。这种状况也决定了需求方的基本状况。例如,在《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无论是就业率排名、市场前景排名,还是薪酬水平排名,都没有社会工作的身影。与一些理工科专业相比,社会工作的职业地位显得十分低微。
从需方角度思考社会工作职业的发展,现阶段最迫切的就是专业社会工作需方市场的培育。如果说,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工作的成绩在于造就了一个供方市场,那么在下一轮的发展中,其重点则应是形成一个日益扩大的需方市场,以使之能够回应于民众的现实需要。换言之,在下一个阶段,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个需求释放的问题(21)。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不仅仅在于为政府提供服务,更要以人为本,提升案主和社群的福祉。基于此,要使社会工作成为人们可以依靠的支持资源而不是可有可无的服务,就需要创造一个与民生相关的、巨大的需求市场。为此,我们就需要探讨,哪些因素阻碍了社会工作需求市场的发展,以及可以采取怎样的策略促进社会工作供给与需求市场的对接。
三、培育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求市场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一)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
迄今为止,社会工作专业在教育界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依靠政府支持,获得了快速发展,并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工作发展的态势。正如有研究者所言,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的重建与发展得益于政府的重视和推动,因此它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政府的印记(22)。但是,从培育社会需求的角度看,这种社会工作发展机制对于其他社会主体介入其中也存在着负面影响。例如,传统的行政性社会工作者可能会抵抗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而使之无法成为社会福利体制的组成部分(23)。而且,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也会造成民间组织参与不足、影响有限的状况。
此外,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也导致了中国社会工作服务功能的变异。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一些获得政府支持的社工机构开展戒毒服务时,往往更注重维护社会稳定、监控吸毒人员的行踪。他们把工作重点放在摸底排查、清理统计、督促尿检等方面,对于服务对象的康复效果、社会支持等则关注不够(24)。这就导致社工和服务对象之间的专业关系变成了监管关系。而在其他的社会工作领域,也普遍存在着社会行政功能强、社会服务功能弱的情况。由于政府部门期望社会工作者能够处理形形色色的社会事务,导致那些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工作机构不得不将工作重心放在如何满足政府的需要上。这种情况拉开了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距离,弱化了来自于民间的需求。因此,尽管专业社会工作一直宣称追求案主利益最大化,但自上而下推进社会工作的方式却限制了其发展的社会基础。针对这种情况,有研究者提醒说,要警惕社会工作者蜕变为“二警察”,社会工作机构沦落为“准政府”(25)。
(二)专业服务与非专业服务
在社会工作职业建立之初,人们普遍认为:随着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非专业化的社会福利服务必将被社会工作所取代。或者,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培训就可以促进非专业工作者向专业社会工作者转化(26)。但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非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仍然在社会服务领域起着主干作用,非专业化服务仍然占据了福利服务市场的主要份额。对于专业社会工作的边缘地位,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其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社会工作者未能展示出专业服务的优势(27)。而我们认为,不宜苛责社会工作者。虽然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优势在于其经历了专业训练,掌握相应的职业技巧和规范,但非专业的服务提供者却拥有更丰富的社会阅历、相对较多的社会资源和非正式的工作方式。很多时候,在“熟人社会”里,非专业服务者在应对相关问题时显得更灵活、更有效。
有研究者就曾指出,年轻的上海社工大多“有知识、少能力”,虽懂得一定的服务技巧但缺乏实践磨练,虽掌握一定的专业方法和理论却缺乏适合本土工作情境的专业技术。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老一代的“经验型社工”,他们具有发达的社会网络和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而在我们看来,问题未必源自两类工作者本身,而在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在当前行政化的人际社会中,案主问题的解决往往依赖于案主及其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政策立法的完善和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工作,而未必是针对个体的心理调适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这就使得人们在遭遇问题时更愿意向掌握公权力的政府部门、受到政府支持的群团组织、掌握话语权的媒体寻求帮助,而不是依靠社会工作者。这种局面当然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人们对社会工作职业的认识和期望,进而影响到这一职业的需求高低和市场大小。
尽管“熟人社会”对于社会工作的职业发展十分不利,但我们仍然要坚持社会工作职业的专业特性。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专业社会服务的需求正日益增长。在2010年大学生就业排行榜前20名的榜单上,护理专业就位列其中(28)。这一现象表明,专业社会福利服务是有需求的。这种情况也促使我们反思:为何这种福利服务需求未反映到社会工作的发展中来?事实上,人们总是有各种服务需求,只是在很多民众看来,社会工作服务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还十分遥远。特别是对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专业化服务,许多人并不熟悉,也不认同。相反,他们认为,提供人文关怀、解决物质生活困难比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更为重要。这种认识无形中也给社会工作服务市场的拓展增加了障碍。为此,今后社会工作职业发展要在打造特色、赢得信任上多下功夫。
(三)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岗位设置
作为一个职业领域,社会工作在西方国家主要是由社会力量、非营利机构来承担的。因而大力发展民办社会服务机构是绝对必要的。作为职业团体,社会工作者队伍需要在体制外发展,而不是成为政府的一个部门。因为它所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民众及其组织,其生存和发展也往往依靠社会福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但是,在当下的社会处境中,中国现实的政治经济体制会通过组织建制、经费投入和评估机制等影响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29)。各级政府通过公共投入设立社工岗位,使之承担起社会管理职能,而这将会使社会工作岗位出现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相关的附属单位(例如,社区组织)。以这种方式培育起来的社会工作者队伍也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体制内的社会行政人员。它会限制社会工作领域的拓展,且不能有效回应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和福利个体的服务需求。
由此,在社会工作的发展进程中,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在体制内设岗,更要在体制外进行培育。如果仍然沿袭政府主导推动民间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思路,将可能导致社会工作提供模式变得越来越单一,并大大消解民间组织发育的动力和社会参与的活力。(30)而依赖于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工作组织也将会面临着机构规模小、资源不足、服务范围有限等发展问题。事实上,在一些“政府向民问组织购买服务”的试点地区,也出现了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过多干预服务机构的现象,出资方的理由通常是“我出了钱,你就要办事”(31),这无疑制约了民间组织的能力发展。尽管“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思路早已提出,但时至今日,民间福利组织的发展仍比较薄弱。可见,解决民间组织发育不良的问题,已成为激发民间社会工作职业发展需求的关键问题。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已经跨越了初期阶段。目前,社会工作教育体系、专业认证体系等职业设置已逐渐成形。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要在新的环境中思考社会工作的发展问题,并考察那些基本的、具有深远意义的问题。本研究讨论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提供及其市场需求问题。在目前的环境中,由于社会工作发展是自上而下的,因而这一体系在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以政府为主要服务对象。这种发展路径虽然有助于获得政府支持,使其通过财政投入推进社会工作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对此,要充分意识到这一发展进程所存在的不足。
要解决这一问题,基本途径就是大力推进民间对于社会工作的需求,形成需求市场,使社会工作者既能够在体制内工作,又能在体制外服务。这一福利市场的形成,会为社会工作职业发展创造新的社会环境,并最终利于这一职业领域的成长。此外,社会服务需求市场的形成也能够促进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队伍相结合,从而有利于提高社会服务的广泛性和有效性。同时,它也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和职业标准的形成。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切实可行的途径就是,大力推进民间服务机构和服务组织的发展,为激发民间社会服务需求提供组织环境。因为它们能够为社会工作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人力、物力支持,而且能够使其所获得的资源和支持保持可持续性。同时,我们也要倡导,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与非专业服务相结合,以便刺激民间需求。
当然,要达成这一目标,也要取决于政府的态度和政策,包括其对于福利组织和机构的态度,对于社会工作者队伍发展的规划,以及对于社会工作者,特别是对于其在民间社会所起的作用的客观认识。为此,就要在新的背景下,从新的理念出发,理解社会工作者所具有的职能。它不仅仅是政府社会治理的队伍,更是为民服务的社会团队。只有把民间需求调动起来,才有可能达成供需平衡,并通过市场(人力资本市场)的运作机制确定社会工作职业所具有的社会地位、薪资水平、职业规范和相关规则。要使社会工作者与社会组织联系起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赢得民众的信任。同时,增强体制内与体制外的互动,也将为促进社会行政者、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有效联动提供制度基础。
注释:
①行红芳:《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中的矛盾与社会工作教育的回应》,《社会工作》2010年第6期。
②林卡:《论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及其面临的问题》,《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③彭云、周勇:《社会工作的开展:公共服务业视野下的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④李迎生、韩文瑞、黄建忠:《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⑤翟桔红:《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效能》,《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6期。
⑥杨贵华、王瑞华:《社会工作与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2期。
⑦民政部:《目前全国累计产生社会工作师11039人》,http://www.gov.cn/jrzg/2011-06/16/content_1886151.htm
⑧赵怀娟:《论社会工作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特性与质量保障》,《社会工作》2011年第2期。
⑨李迎生、韩文瑞、黄建忠:《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⑩石瑛:《比较视野下中美社会工作教育体系探析》,《社会工作》2011年第5期。
(11)光明网:《和谐社会需要大批社会工作人才》,http://www.gmw.cn/01gmrb/2007-12/10/content_707748.htm
(12)李迎生、韩文瑞、黄建忠:《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13)孙建立:《培养造就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http://renshi.people.com.en/GB/15168196.html
(14)文军:《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十大挑战》,《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15)黄红、初智巍:《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现实困境分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第7期。
(16)闫钟:《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前瞻与思考——以KJ大学和YK大学为例》,http://rsj.cass.cn/bshbgs/jl/200704/200704/dybg/yz.btm
(17)卫敏丽:《目前全国已开发4.5万个社会工作岗位》,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0-12/27/c_12923213.htm
(18)唐斌:《政府利益诉求与社会工作职业伦理的冲突及其调适》,《求索》2010年第6期。
(19)罗繁明、符永寿:《社会工作组织模式创新的若干思考》,《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20)林卡:《论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及其面临的问题》,《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21)彭云、周勇:《社会工作的开展:公共服务业视野下的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22)文军:《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十大挑战》,《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23)钱宁:《社会福利制度改革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与特色》,《社会工作》2011年第1期。
(24)彭善民:《上海社会工作机构的生成轨迹与发展困境》,《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25)唐斌:《政府利益诉求与社会工作职业伦理的冲突及其调适》,《求索》2010年第6期。
(26)王思斌:《和谐社会建设迫切需要社会工作的参与》,《河北学刊》2007年第3期。
(27)翟桔红:《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效能》,《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6期。
(28)新浪网:《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http://edu.sina.com.cn/j/qzzk07/index.shtml
(29)郭伟和:《转型社会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战略选择》,《思想战线》2011年第4期。
(30)文军:《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十大挑战》,《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31)李迎生、方舒:《中国社会工作模式的转型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作者简介:赵怀娟,女,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林卡,男,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欧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