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社会工作

兰京晶 郭兵 社会学视角下的害羞行为研究

2009-05-11 作者:

社会学视角下的害羞行为研究

兰京晶  郭兵

 

摘要:一直以来,就存在着关于害羞是精神疾病还是社会病症的争论,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害羞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过去五十年,关于害羞的原因分析多从生理心理维度进行,随着社会学对个体行为研究的介入,学者们开始从社会互动等角度对个体害羞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社会学对害羞行为的解释更注重群体和社会因素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将个体行为纳入到社会情境中进行理解和研究。文章主要以符号互动论和后现代社会学理论为视角,从社会归因方面探讨个体害羞行为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害羞;自我;社会互动;后现代理论

 

害羞是一个很难被定义的概念,一直以来就存在着关于害羞是精神疾病还是社会病症的争论。一方面,害羞是一个相对正常的经历,因为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很多人都会经历害羞。但另一方面,有部分人群总是会经历害羞,他们总是感到紧张、焦虑或孤独,害羞已成为影响他们日常生活的习惯性障碍。不同学者研究害羞行为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在定义害羞上也呈现出多样的意见。对害羞行为的研究最具影响力的是心理学家Zimbardo的解释。他认为害羞是一种普遍经历,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经历害羞。同时,Zimbardo根据情境的不同,将害羞区分为公开害羞和私下害羞,并指出害羞的积极作用是帮助我们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使我们有机会退一步进行反思,以观察他人的行为反应,并带给我们聪明、谦虚和谨慎的形象。

Leary1986)通过总结归纳,将学者们对害羞行为的定义划归为三种不同的侧重:害羞是一种主观经验:害羞是个体在人际情境中产生忧虑、恐惧、紧张不安的主管经验(Buss1980),可以说害羞是社会焦虑的一种特殊形式;害羞是一种行为形态:害羞即无法在社交情境中表现出恰当的行为,而以沉默、自我抑制或社会逃避的形态来表现(Pilkonis1977);害羞是一种心理状态:害羞即包含主观社会焦虑状态及抑制、逃避等行为倾向的综合心理症状。从社会学视角对害羞行为进行探讨,重要的是理解害羞对于“经历”害羞的个体的主体性意义,并且要追问为什么这些个体会被定义为“害羞”的人(Sucie Scott)。Scott认为从社会学意义理解害羞,需要从个人经历和社会反应相结合的层面将害羞行为看作一个多层面的复杂的现象,并且要归纳到社会文化背景因素中来理解。

 

1  自我概念与害羞

 

符号互动论者认为,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个体有不同的“自我”。詹姆斯首先做出了关于自我的区分,他将自我划分为两部分:一是纯粹自我,即主我,是作为知者的自我,是个体活动的觉察者;一是经验自我,即客我,是作为被知者的自我,是主我所感知的主体活动及身心活动。经验自我分为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和社会自我。物质自我是涉及个体的身体、衣服、家庭、朋友和财产等的意识;精神自我是关于个人的兴趣、能力、信仰等内在精神生活的意识;社会自我是涉及个人的所属群体、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意识。詹姆斯认为社会自我来源于个人在其所处环境中得到的公认,由于一个人不可能总处在同样的环境里,因此当他处在不同群体中时,他就会拥有不同的社会自我。正如Harre所说,“自我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的个人特质和反应的结合体。”自我具有不确定性,部分依赖于他人的反应。

当我们从“自我”这一概念出发来考察害羞时,按照米德的说法,我们或许可以把害羞分为“主我的害羞”(ShyI)和“客我的害羞”(Shy Me)。主我的害羞指个体内心正在经历害羞感,个体存在着焦虑和不确定性的感觉。客我的害羞在社会互动中显示出来,个体感到害羞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在其他人眼中被认为是害羞的人。因此,我们可以把害羞理解为是“主我”和“客我”之间的对话,由他人的反映和自我概念的内化两部分组成。当我们行动时,我们不仅考虑到我们自己的动机,也会考虑到他人对我们将采取的行动的评价。从这一层面来说,害羞与尴尬、羞愧和焦虑相类似,个体都会考虑到观众的评价(无论其是出于真实评价还是虚构的评价)。萨特的著名论断:羞愧包含着突然的自我意识的显现,害羞也同样。象征自我意识的更高层次的能力允许我们根据他人的看法来反思自身,当社会自我经历消极信念时,一个人就会经历害羞。

戈夫曼的拟剧论或许可以更好地解释自我与社会他人反应之间的关系。戈夫曼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互动看作是舞台上的表演,人们根据他人对自己表演的评价来形成自我印象并修正接下去的表演。当表演者的行为不符合其他观众的期待时,就会对社会秩序构成威胁,害羞就产生在这种情境中。但此种社会秩序的破坏并不认为是害羞个体的有意或故意行为,而是说他们不具备成功完成他人期待的能力。也就是说,在互动过程中,当我们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按照他人期待来塑造自我形象时,我们就会感到焦虑,产生害羞行为。

Carduccis更是将害羞行为纳入到社会情境中考察,认为害羞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身体和自我概念。最根本的是,害羞行为是在社会情境中经历的。Carduccis认为害羞是自我和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个人在情境中选择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

 

2  社会互动与害羞

 

社会学视域下的害羞行为特别重视社会互动的作用,认为只有在交往和互动过程中才能对个体或群体行为进行解释。这里从互动的角度出发,主要考察规则、标签和情感三个因素的作用及其对产生害羞行为的归因解释。

 

2.1 规则的作用

现象学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一套熟识的背景知识或成功行为的典范以使社会互动顺利进行。戈夫曼也曾讲到,只有每个人都明了潜在的行为规则时,才能表演好自己的角色并给他人的表演以正确的反馈,否则的话就会出现尴尬或失范行为。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根据我们所处社会团体的潜在规则来对他人行为进行评价或衡量。当一个害羞的陌生人或紧张焦虑的人进入团体与我们产生互动时,我们从已有的知识中找不到合适的规则与之进行互动,而此时,我们并不会去怀疑已有规则的指导和评价作用,而是将此人标定为(与其他团体成员不同的)害羞的人或内向的人。因此,害羞有时也被认为是一种社会越轨行为。因为害羞这一行为没有按已有的社会规则运行或是对已有的社会规则的打破。

 

2.2  标签理论

标签理论对越轨和失范行为的解释是:某种社会现象之所以成为问题就是因为社会给它贴上了这样的标签。贝克尔说:“越轨行为是应用规章、法律等对一个‘冒犯者’标定的结果。所谓有越轨行为者,就是被成功地贴上了这种标签的人。”当一个人被贴上了某种越轨的标签后,他本人也会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具有那种特质的人。因此,在标签理论看来,害羞的人与不害羞的人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只是人们将二者间的不同扩大化并加以标定,从而形成了两者间的区分。所以说在某种情境中,任何人都可能经历害羞。而那些相对更容易害羞的人则被拿出来标定为是具有害羞特质的人。

标签理论认为社会有权阶级利用手中的权利对那些与自己行为规则相异的被统治阶级进行越轨或失范行为的标签,目的是使其与自身区别开来,并使其服从于自己的统治。害羞被认为是被不害羞群体用来对易害羞群体标定的特质,目的是强调不害羞群体的优势,体现其自身的优越性。

 

2.3  情感与害羞

Williams认为“情感因素被深嵌到社会互动中”,我们并不仅仅通过思想来表达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情感也通过身体符号或象征符号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害羞就可以通过脸红、颤抖等特征表现出来。因此,情感实践也可以被看作是复杂社会互动中体现出来的社会行为。

Freund认为我们试图根据情境的要求来规范我们的情感,当碰到困难时,我们就会感到巨大的压力。我们感到害羞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情境要求与我们内心的情感反应相悖了。Mestrovic提出了后情感社会的概念,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后情感世界中,我们“谈论情感\\表述情感”和“情感本身”一样重要。Deborah Lupton认为对情感进行分类仅仅是为了对不同的社会群体进行区分,比如害羞这一概念仅仅是为了区分出易害羞的人群和不易害羞的人群。在这个意义上,情感只不过成为一个外显的词语,其目的是对不同人群的一个分类界限。后情感社会理论将我们的关注重心从个体私人情感转移到社会关系上。其中,话语权被有权阶级掌握,使语言成为区分和定义不同类型群体的工具。

 

3  文化解释、后现代理论与害羞

 

在文化解释中,害羞最初被认为是一个与女性特质相关的概念。McDaniel2001)认为人们对于害羞行为越来越越重视,是因为我们逐渐认识到在获得亲密异性关系中,害羞成为一个很大的情感障碍。在文化描述中,害羞是一个有性别取向的词语,它被描绘为一个女性特质的症状,是与易紧张的女性的行为相联系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容易害羞的男人会被看作不受欢迎的人。因此男人会比女人更有压力去避免被看作是一个害羞的人。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关于害羞的性别界限被打破了,人们不再单纯从文化角度去理解害羞行为。害羞被后现代理论家们纳入到整个人类社会的视野中进行考察。后现代理论家们认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公开的自我意识在迅速消失,我们被迫将重点移到内部私人世界的自我意识中,而现代社会极具变化,使自我处于一个极不稳定的状态,我们永远无法对自我形成一个全面、稳定的理解。

吉登斯(1991)认为,现代性的全球化不仅引起人类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推动了现代社会制度的变迁,它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日常生活变革的推动力量。在如何看待我们自身以及我们与其他人之间关系的问题上,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全球性的变革。全球化的影响破坏了人们以往形成的行动规则,对人们适应现代化环境提出了挑战。原本不是什么问题的自我认同,在全球化背景中却凸显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问题,认同的焦虑构成日常生活的一个基本现实。越来越多的人体验着 “自我感的分裂”,产生了本体性的焦虑和不安。

Beck1992)认为,在我们面临的社会和自然情境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危险,但又感到个人采取行动的无能为力,因此,现代社会中太多的不确定性可能会使我们在任何可能产生危机的情境中选择逃避。也就是说,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不确定性的风险,我们不得不通过自我封闭(self-closed)的方式来避免风险。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我们可能会发现害羞实际上是对自身所处社会情境的悲观、消极和漠视的态度,其根本上是个体以害羞为武器来脱离或撤出所处的社会情境,这反映了人们对于“失控的命运”的感觉。也许,现代性条件下我们所理解的害羞就是“不能全面预测到将要面临的风险,因此‘社会自我’产生了极端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感”。

 

4  总结与分析

 

总之,害羞行为的产生和表现都不是某个或某几个方面的特征,而是一个与生理、情感、认知和行为特点均相关的综合性表现。目前,害羞更多地被认为是源于对他人关注不适所产生的社会焦虑或行为受抑制的状态。分解来看,生理或情感的害羞表现为焦虑、肌肉紧张、心率加速、肠胃不适等各种生理心理的反应。认知害羞表现为过度的自我意识、消极的自我评价以及不合理的自我信念。行为上的害羞反映在行为拘束和避免社会接触上。可以说,害羞是一个包含多层面特征的现象,体现在害羞个体的思想、身体、行为等各个方面。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待害羞行为,我们更多关注的不是产生害羞行为的个人心理原因,而是将个人行为纳入到社会情境中,考虑社会互动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如果说早期害羞行为研究关注对个体害羞行为的心理及精神阐释的话,社会学对于害羞行为进行研究的目的是侧重群体性害羞行为的解释,是试图将害羞行为纳入到社会这一更广泛的视野中来对其进行理解。

 

参考文献:

[1] Beck, U. (1992) 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 London: Sage.

[2] Bendelow, G. & Williams, S.J. (eds) (1998) Emotions in Social Life. London: Routledge.

[3] Buss, AH (1980) Self-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anxiety. San Francisco: WH Freeman and Company.

[4] Giddens, A. (1991) Modernity and Self Ident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5] Henderson, L. & Zimbardo, P. (2002) Dimensions of Shyness: The ShyQ. San Diego: We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6] James, William (1890)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Dover Pubns Press.

[7] Leary, M. R. (1986) Affective and behavioral components of shyness: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measurement and research. In W. H. Jones, J. M. Cheek, & S. R. Briggs(Eds.), Shyness: Perspectives on research and treatment. New York: Plenum Press.

[8] Mead, G.H. (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9] Pilkonis, PA. (1977) The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of shy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Vol. 4, 596-611.

[10] Pilkonis PA. (1977) Shyness, pubic and privat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other measures of social  behavior. J. Personality.

[11] Scott, S. (2003) Towards a Sociology of Shyness. PhD thesis.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Cardiff University.

[12] Scott, S. (2004) Researching shyness: a contradiction in terms? Qualitative Research, Vol.4, 91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