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社会工作

项目化运作下“校、政、社”三方协同培养社工人才探究

2017-05-08 作者: 冯小林 陶佳 梁晶晶 黄祥辉

项目化运作下“校、政、社”三方协同培养社工人才探究

冯小林  陶佳   梁晶晶   黄祥辉


 摘要:专业教育超前本土化的专业实践既是新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一大特点,又是影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工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如何突破这一因素的制约,促进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协调统一发展,提高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成为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界长期以来探讨的主题之一。项目化运作下的“校、政、社”三方协同培养社工人才模式,强调以项目为媒介和桥梁,将学校、政府和社会三者连接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和资源,共同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这样做,既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同步协调发展,又有利于提升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这一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不仅较适合中国的本土情形,而且还可以取得政治、经济乃至社会的多方效益,是值得而且可以被推广运用的。

关键词:项目  学校   政府    社会   社会工作人才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为江西省教育规划课题“学校、政府、社会”三方互动社工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基于江西师大社工专业的实践》和教改课题《“校、政、社”三方协同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研究》12BZJ04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冯小林,男,江西吉安人,江西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社会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研究;陶佳,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师范大学社会学系2015级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梁晶晶,女,广东江门人,江西师范大学社会学系2015级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黄祥辉,男,江西赣州市人,江西师范大学社会学系2015级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

一、 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中国社会工作是在引进移植西方社会工作基础上通过走专业教育的道路发展起来的,与西方社会工作在助人的社会实践中,通过走“助人实践——专业教育——职业服务”的道路逐渐发展起来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样,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起点是专业教育,而非助人的社会实践,由此缺乏实践基础而导致这种专业教育明显超前于本土化的专业实践,表现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末,实际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几乎都是未接受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工作者,而接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大中专学生有很多人又没有进入到实际的社会工作领域,而是从事其他工作。这一矛盾制约着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的发展,导致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问题,比如,没有建构起本土的理论和实务方法体系,专业教学与实践相脱离,缺乏专业的价值观和理念,缺乏专业的师资,培养目标模糊,就业渠道相对狭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影响到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到中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

特别是从民政部2007年在全国大力倡导部署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以来,人们发现,一是我国推行了多年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不够专业,缺乏实务训练,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中表现出多种不适;二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实践中严重缺乏,特别是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更是一将难求。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社会工作试点建设的成效,还将使社会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铺开因缺乏专业人才而没有发展后劲,从而对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造成不可估料的影响。  

二、文献回顾

中国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师生们一方面在借鉴国外社工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也在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国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涉及的是欧美国家。在这一方面,有李迎生老师等通过对英国社会工作教育的考察,发现英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走的是“研究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实务导向的资格教育体系并行不悖的二元机构”(李迎生,2007)模式。这种模式不仅适应英国社会工作研究的需要,也满足了英国社会工作实务工作的需要。黄耀明老师从社会工作专业整个学科发展历程来考究,认为国外(主要是欧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致经历了“由学徒式专业教育模式向技术理性专业教育模式,再由技术理性专业教育模式向交互反思专业教育模式转变的过程”(黄耀明,2007)。由此黄耀明认为,这些教育模式都是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体现,不能完全照搬到我国。因此,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应该与本土传统文化结合,走一条“人文主义取向”的专业教育模式。

(二)国内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中国国内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是单一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许原慎根据该校的实践,探索一条本土医务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模式(许原慎,2006);黄梅针对社会工作专业新生的特点,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进行教学,摸索出一条“社会工作专业新生成长小组”的实践模式(黄梅,2008);糜薇和幸宇针对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困境和问题,结合该校的社会工作教育实践,摸索出一条社会工作实习教学的“社区模式”(糜薇、幸宇,2008)。

第二以实践为导向的强调实践和实习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这里主要有:安民兵结合该校的做法,提出包含实验、实习和实调在内的“三位一体”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安民兵,2007);许爱花基于南京财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学的经验,总结出“集中式实习(间隔式实习)+同步式实习(并行式实习)”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学模式,其中,集中式实习(间隔式实习)指实习活动与课堂的学习活动间隔开,单独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全日制的实习;而同步式实习(并行式实习)指实习活动与课堂的学习活动同步进行,交叉安排,实习与其他课程(主要是老年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的学习同时进行;她认为这种模式有利于整合课堂与实习的学习内容而促进知行统一,利于体现实习取向的特性(许爱花,2008);陈雷针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困境,同时结合华北电力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实践的经验,提出了“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大学一年级以基础课的实践操作训练和公益劳动为主;二年级以专业基础课的社会工作操作训练和专业实务为主;三年级以专业课的实验训练与实习、科研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为主;四年级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主,实现实践教学课程的目标化和规范化管理;最终形成以实验教学为基础,以专业实习为手段、以课外技能训练为补充、以毕业论文为全面检验的课内外相互结合的实践教学课程模式(陈雷,2008),这种模式是建立在“产、学、研”一体化的实习基地的基础上。

第三是理论与实践相促进或既重理论又强实践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这里有顾红霞、罗观翠根据中山大学05MSW教育培养的实践,总结概括出“课堂学习(基础)+实习项目开发(行动)+学术研究(反思)MSW人才培养模式,实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互相促进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顾红霞、罗观翠,2009);还有宋捷依据陕西师范大学学校教育的实践,提出“2+2”社会工作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做法是:前2年按一级学科为基础的大类进行通识培养,学生主要学习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后2年进行专业培养,学生主要学习专业课程模块,教师教育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宋捷,2009);再有焦金波通过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多维分析,提出“以人为本、助人自助为理念的强理论、重实务”的社工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其基本主张是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应该具备服务社会、关怀弱者的人道主义精神,具有自己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能力和技巧、健全的人格结构、弹性的心理调节机制和较强的专业敏感性和认同感,并且要一切以案主的身心健康为根本,关爱案主,以案主的切实需要出发来开展服务(焦金波,2006)。

第四是以能力或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孙静琴结合自身实践和教学思考,提出以“能力为本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该模式在人才培养的引导下,对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的有效组织方式以及教育资源选择方式,遵循学生为本,能力为本和实践为本(孙静琴,2009);张明锁依据自身的实践思考,主张社会工作教育要坚持专业化与本土化的统一,实行以就业为导向、机构与学院共同合作督导的实习模式,是符合现阶段中国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实际(张明锁2004),;钟莹等学者认为中国专业社工的职业状况需要同时从专业教育、制度建设和社会氛围等方面进行努力(钟莹,2011)。

第五是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和参与的培养模式,主要有高春凤在对传统注入式教学强调教师地位、忽视学生主体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参与式教学模式”,认为参与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各种不同的参与式工具,有针对性进行课程教学,因此,该模式适合实践性很强的社会工作专门人才的培养(高春凤,2008)。

第六是注重利用多种资源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张剑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出“社会工作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模式。它是产学研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张剑,2005);谭军、周海洋认为,在社区建设中,对社工人才的培养出现“条块分割、各行其是”的问题,从而束缚了社工人才的培养,主张各部门要有大局意识、联合意识、责任意识和效益意识,突破“尾随渐进”模式和“传统帮带模式”,充分依托建设和谐社区的广阔舞台和实践载体,加强对社工培养规律的探索研究,一是专业要自身搭建成才平台;二是加大接引专业人才力度;三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外循环(谭军、周海洋,2007)。

总之,自从社会工作成为一门职业和专业以来,社工学界的师生们从各自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努力探索适合各自本土特征的人才培养规律和模式。这些规律和模式为我们今天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参考,值得学习和从中汲取经验,也理应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这些思想的启迪之下,笔者团队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自身实际,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以项目为纽带,将学校、政府和社会三方连接起来,协同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希冀以此为专业发展和社工人才培养贡献绵薄之力。

三、项目化运作下“校、政、社”三方协同培养社工人才模式的内涵特点和要求

何为项目化运作?如何以项目的形式将学校、政府和社会三方联合起来,共同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要讨论这些问题,首先还得从什么是项目谈起。

(一)项目和项目化运作

项目原本主要是在军事、经济和其他领域开展建设的一种运作形式,后来被引入到社会服务和社会工作领域。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调集到一起的资源组合,是为了取得特定成果而开展的一系列相关活动”(王思斌,2003);彼得·罗西认为,社会项目一般以改善社会环境条件为目标,通过服务来改善社会问题或满足人的需要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持续性活动。依据其内容,人们将其分为人口与性别、健康医疗、教育研究、社会服务、扶弱、扶贫与发展等各种类型项目;依据其受益对象,可以分为青少年儿童型、妇女型、中青年型、老年人型等各种人群项目。尽管项目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它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目标明确、时间限定、进程不确定、资源需求等特征。在国际上,社会工作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项目运作和管理体系,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对于我国而言,通过项目化的形式来开展社会工作服务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而,以项目的形式来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的尝试和探讨就显得更为稀少。尽管如此,项目对于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特别是对于一批刚刚培育诞生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来说尤为重要;在当前社会工作的发展还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保障时,项目就是社会工作机构赖以生存和发展下来的救命稻草;有了项目,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就意味着有了资金,就意味着有了生存下来的粮食,就能够运行下去;而没有项目,也就意味着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面临着生存的困境。因此,随着中国社会工作的日渐发展,这里面将会有一个较为广泛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所谓项目化运作下的“校、政、社”三方协同培养社工人才,是指学校、政府、社会三方彼此借助项目这个媒介连接为一个整体,形成既相互支持与合作,又分工负责的运作模式,共同推进社工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与此同时,又实现各自目标,满足各自需要,达到对服务对象的帮扶和社会功能的恢复与调适,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和化解社会危机,由此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来实现政府对社会的有效治理。其具体操作可以理解为:政府,依据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和社会人群的需求,设定好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以项目形式向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发布招标公告;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师生以自己组建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名义,承接政府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依照项目合同的设定,按时保质保量地为项目人群或组织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完成政府所设定的项目的任务和内容;而项目人群或组织依据项目的相应要求,承接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师生的服务,实现自身问题或困难的解决和能力的提升。通过项目这一形式,将学校、政府和社会连为一体,共同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二)项目化运作的特点和要求

以项目的形式来进行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相比于其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和要求,人们可以从学校、政府和社会三个层面来进行讨论。

1.学校层面——强化人才培养内涵建设和外延建设,提升专业素质和能力,拓展办学资源

这里的学校,是指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它是社工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责任者。高校社工师生应该针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及所遭遇到的问题,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和定位。那就是:通过对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构建起有利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开放综合培养体系。比如,江西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为了提升自身专业的培养质量,在秉持坚持和强调国际通则与本土经验并重、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专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并重的培养理念下,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为总目标,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建设农村与城市实习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将本专业建设成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高校培养高级创业人才提供示范和辐射作用,中国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复合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树立榜样

第二,大胆进行教育创新,强化人才培养内涵建设。作为新兴专业的社会工作,很难找到既定的培养模式进行参照。对此,人们应以国际视野从国情、省情和校情出发,依据社会工作的自身特征与要求,大胆进行教育创新,强化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例如,江西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依据此设想,对课程体系进行结构优化;同时,还确立“联系实践开展学习、通过实践进行提高”的基本原则,强化实践环节和实践管理,确保每个学生必须保证800小时以上的社工实践的基础上撰写实践日记;同时,建立实践档案和加强实践督导,聘请专业督导对学生实践过程进行诊断和促进,以取得更好的培养效果。

第三,努力创建实践基地和组织平台,强化人才培养外延建设。为了让师生有开展社工实务、提高实务技能和服务社会的机会和平台,一方面,需要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创建社会工作实践基地,为社区居民开展各种社会工作服务;另一方面,还应搭建一个专业与社会连接的组织平台,即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通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接政府购买的社会服务项目,以此解决人才培养所需要的资金和资源等问题。比如,江西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师生就是在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示范区,即南昌市青云谱区民政局的支持下,利用非国有资产,组建了江西省首家民办社工机构——江西洪宇社会工作服务社;通过服务社这个组织,不仅搭建了专业化社工服务的平台,也有效地拓展了社会联系,拓宽了获取社会资源的渠道和途径,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总之,在此人才培养模式下,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学校,首要的任务是应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和思路,其次是强化人才培养内涵和外延建设,再次是积极创建实践基地和组织平台,广泛开展社会工作服务。

2.政府层面——以项目形式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资金和资源等支持

此处的政府,是指我国各级政府组织及其部门,既包括各级地方政府组织及其部门,也包括中央政府及其部门。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中,政府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职责。在项目化运作下,政府是社会工作服务的购买者。政府通过以项目协议的形式向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则以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平台承接这些项目。这样做,从表面看,似乎政府在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购买上花费不少资金,好像有点不划算;而实际上,这不仅为高校社工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资金和资源等各种支持;而且,还非常自然地将高校社会工作师生引入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中来,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注入专业元素;这样,既解决社会工作服务没有社会组织来承担和提供的问题,也可以解决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中缺少专业支持的问题;通过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实施,解决一些社会弱势人群的不少实际困难,从而起到缓解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危机,完成政府工作的一些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政府对社会的有效治理,最终达到维护社会安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效用。因而,这是一个能取得多重效益、一举多得的运作模式。例如,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民政局和南昌市青云谱民政局,起初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阶段,为了破解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缺乏专业人才的瓶颈,推动该县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广泛与南昌所在地的江西多个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项目形式开展合作,从而把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资源和优势调动和发挥起来,共同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注入专业,使得该县区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取得较大成功,先后取得国家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示范县区的荣誉称号。

3.社会层面——积极参与和广泛融入到人才培养当中来,为人才培养提供阵地、平台和资源

此处的社会,是一个宽泛的、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社会概念,它泛指政府和高校之外的所有其他组织、群体、个人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具体不仅包括众多的营利组织、社会服务组织、非政府组织、群团组织、自治组织,还包括众多的各种群体和无数的公民个人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

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光靠高校和政府的互动与合作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融入。离开社会这个宽广的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不仅将失去大量的资源和人才培养的阵地和平台,还将失去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而无用武之地,从而终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而难以持续下去。因此,要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除了高校和政府的积极努力和合作之外,还要将社会作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第三支力量而纳入到人才培养模式当中来,为人才培养提供丰富的养料、广阔的阵地和宽广的平台。

为此,就需要社会广泛参与和积极融入到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当中来,把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视为自己一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来看待;一方面,社会要主动充分地了解社会工作的价值、意义和内涵,接受和认可社会工作,同时积极支持社会工作的服务和发展,为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众多的机会、平台和资源;另一方面,高校和政府也应将社会工作人才放到广阔的社会当中来锻炼和培养,这不仅要求高校和政府努力做好社会工作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还要将社会工作密切融入到社会和人民群众当中来,广泛深入地接触社会和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来,把高校社工师生的社会工作服务与人民群众的紧迫需要和真实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不要脱离人民群众的内在真实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促成“三者”的互动,将社会纳入到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当中来,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和提供其独特的资源。例如,江西南昌市青云谱民政局和江西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为了推动社会工作在该区的发展,两家在省民政厅等多家上级主管行政部门的领导、指导和支持下,联手合作,共同开展了社会工作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等一系列活动,不仅广泛宣传了社会工作,让广大社会民众了解和知晓了社会工作,而且把广大社会组织和社会民众参与社会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调动了起来,使他们不仅积极参与到社会工作的各项活动中,还努力支持社会工作的发展。

四、项目化运作下“校、政、社”三方协同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思考

从实践经验来看,要使这个模式能为人才培养发挥成效,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学校、政府、社会”三方协同培养模式是由三者构成的一个整体和系统,三方中的每一方在这个系统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能,缺少其中任何一方都是不健全的,都不可能正常运作。为此,这就需要从国家层面,包括从事社会工作行业管理和职业教育的相关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出面牵头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三方协同合作又分工负责的机制和组织协调机构;若没有这样一个合理的机制和组织机构,就缺失领导、指挥和协调,就难以正常运行,而且还要求这样一个机制和组织机构不要轻易改变,组织人员也不能随意变更;即便要变更,也要注意内部的衔接。一句话,就是要尽量保持这个组织机构的稳定。例如,江西省南昌市民政局与江西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合作,就是在省民政厅社会工作处牵头协调和领导下,搭建起一个政校合作的平台,才有利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开展。

其次,“学校、政府、社会”三方协同培养模式要真正运作有成效,不仅要求三方密切配合,相互支持,还必须要有一致的共同奋斗目标、明确的分工以及健全的规章制度。只有三方围绕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各司其职;同时遵守共同的规章制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否则,只要有一方不配合或扯皮,或目标不明确,不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就难以调动任何一方的积极性,都有可能招致这个模式不见成效或难以运行下去。

再次,“学校、政府、社会”三方协同培养模式要求政府所购买的服务项目以及高校所提供的社会工作服务应该是与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紧密相连,与人民群众生活和实际需求相贴近,不要脱离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不能远离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否则,这种项目即使高校设计好了,政府也购买了,也不能取得社会的共鸣,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接受、理解和欢迎。因此,它要求政府和高校在规划设计服务项目上要以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为出发点,多设计一些贴近民众真实需求、贴近百姓生活的服务项目;也需要政府在购买这些服务的时候,注意这些服务项目是否真正贴近民众生活,是否真正关切民众紧迫需要,对于符合这些特征的服务,政府应该优先考虑给予购买。

     结语

总之,我国社会的剧变和快速转型所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迫切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急需大量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积极投入到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工作中去。然而,由于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超前本土实践的特点又给其发展造成一个瓶颈,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成为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共同面对的问题和挑战。江西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师生通过长期的努力实践,终于找到一条可行的人才培养实践模式,即项目化运作下“学校、政府、社会”三方互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模式即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和专业优势,又充分发挥和利用了政府和社会的资源、组织和平台优势,将三者的资源和优势有机结合,为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供条件、平台,使得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能取得较大的成效,也能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因此,它在实践中能被证明经得起检验的,是可以被推广运用的。这个模式告诉我们,实践性、理论性和服务性较强的新兴专业想要获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必须以立足社会和服务社会为基础,以满足广大社会成员的需求和解决广大民众的问题为目标,以紧密联系群众和真心真意服务群众为宗旨,方能有所成就,方能有所发展。它也告诉人们,在社会快速变革和市场经济纵深发展的社会发展特殊时期,政府要想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尊重,就也应该将更多的精力关注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和实际困难,要想民众之所所想,急民众之所急,真正做到紧密联系民众、贴近民众、关心民众和服务民众,才能赢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在民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否则,那些脱离实际、脱离民众需求的做法,纵然再好再靓丽,也都是缘木求鱼,难以赢得民众的支持和信赖的,最终将使政府推向不受人民欢迎的一边来,其结果就可想而知。

[参考文献]

[1] 安民兵,《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探索》,《社会工作》,200712期下半月30-31页。

[2]陈雷,《困境与出路: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36期),120121页。

[3]高春凤,《参与式教学理念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2008增刊,138—141页。

[4]顾红霞、罗观翠,《资源整合视角下的社工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中山大学05MSW培养模式为例》,《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36页。

[5]黄梅,《社会工作专业新生成长小组的实践模式分析》,《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20-22页。

[6]黄耀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课程设计模式的人文主义取向》,《社会工作》,20072),122124页。

[7]焦金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多维分析》,《煤炭高等教育》,200611),7880页。

[8]李迎生、张朝雄、孙平、张瑞凯,《英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概况及其启示》,《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9311-17页。

[9]糜薇、幸宇,《社会工作实习教学的社区模式探索》,《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4)。

[10]宋捷,《关于“2+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思考》,《科教文汇》, 2009(4)下旬,2123页。

 [11]谭军、周海洋,《培养社工人才要走出的几个误区》,《社区》20077——9下旬)1315页。

[12] 孙静琴,《论能力为本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构建》,《社会工作》,2009(2)1921页。

[13]许爱花,《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学模式研究》,《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2),8184页。

[14]许原慎等,《我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6),5557页。

[15]王思斌:《社团的管理与能力建设》,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183页。

 [16] 张剑,《社会工作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7),110112页。

[17]张明锁,《坚持社会工作教育专业化和本土化的统一》,《社会工作》,20048),1517页。

[18]钟莹、赖丰茹、麦富兴,《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状况及其启示》,《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1)。

责编:ZP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