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社会工作

顾杰 陈秀峰 论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社会建设

2008-12-03 作者: 顾杰,陈秀峰

论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社会建设

     顾杰  陈秀峰

顾杰:武汉科技大学副校长、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会长、全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现代领导科学研究会会长、教授。

陈秀峰,武汉科技大学基金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副教授,博士。

[内容提要]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我国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趋势。本文以湖北省黄石大冶市为对象,认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不仅仅是经济转型和政府转型,更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和社会功能的完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是社会优化的过程,具有历史必然性与现实意义,同时其转型也是社会问题伴生的过程,而其凸现的表象性问题与引致性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从社会建设的高度出发,以人本性、创新性、结构性为核心,从社会机制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以及社会服务等等多方面促进城市的成功转型。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转型   社会建设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和社会稳定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黄石大冶市是全国和湖北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早已成为黄石市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特别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提出给黄石提出了更高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该市城市转型的战略目标。近几年来,黄石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良策,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坚持不懈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为城市转型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后劲,取得了突破,产生了实效

可见,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变革和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早在2001年,我国就启动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试点工作。2007年12月,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促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见》,明确了这类城市的发展方向,并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但是,刚开始强调的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主要是指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就是由传统的资源依赖、单一的经济结构向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多元的发展模式转变,我们以往的学者也更多的是从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城市转型的问题策略,而忽视了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社会问题的解决、社会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功能的完善。我们欣喜的看到,大冶市在城市转型战略中提出了将从“机制转型、经济转型、生态转型、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等五个方面全面推进它表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转型,更体现了一种传统社会结构向现代化社会结构的转变,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也就是从社会建设的角度实现城市的成功转型,应该说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的深层次问题。

一、社会转型在资源型城市转型战略中的重大意义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一个社会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转型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意义。湖北省黄石大冶市作为资源型城市主要兴起于计划经济时代,国家通过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集中投入而迅速发展起来,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资源的衰竭,现在这些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城市发展趋缓甚至衰退等问题,还引发出失业贫困、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失调问题,因此,资源型城市需要通过社会转型来实现对社会问题的解决与社会质量的优化,达到社会平衡发展、社会秩序稳定和社会良性运行的目的,其现实意义表现在:

(一)有利于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

资源型城市实行转型的过程也是对资源开发实施补偿的过程。资源开发补偿实质是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所付出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以及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得到应有的补偿。实际上,国家也确实存在着对资源型城市的“历史欠账”。例如我省大冶市企业长期以来在将创造的大部分利润和税收上缴国家,为国家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积累的同时,一直在向国家输出廉价的原材料和能源,与资源深加工地区处于利益分配不对称的困境,实际上资源受益地区和企业是通过不等价的交换在使用资源。从这一意义上说,国家应以“反哺”的方式对此予以补偿。这些补偿方式,包括因资源的合法开采而给资源重复利用造成的破坏,对资源的所有权人做出补偿;因资源的合法开采而给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破坏,对周边居民做出补偿;因资源的不适度开采而给资源永续利用造成的破坏,对“后代”做出补偿;因资源的不合理定价而给资源型城市造成的成本投入损失,对资源型城市做出补偿。因此,大冶市转型的实质,就是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对环境、城市、企业和对人的补偿结合起来,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引导和规范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承担资源开发的社会责任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的成本,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有利于建立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过程中,对衰退产业进行援助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步骤。例如大冶市由于以前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特别突出,随着资源不同程度的萎缩、枯竭以及主导产业衰退,给城市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经济发展缓慢、自我发展和转型能力不足、下岗人员数量大、就业岗位不足、大量城市居民生活困难、社会保障压力大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也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所以,大冶市城市转型需要建立援助机制,就是为了加快发展接续产业,创造就业岗位,提高企业发展能力,实现良好转型。例如大冶市实施了向失业职工提供就业指导、进行技能培训,对录用指定失业者的企业进行补贴,维持就业的工资补贴,以及失业救济金、就业保险金支付期限的延长等等,使资源型城市既在转型中发展,又在发展中转型,提升了城市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依靠自身发展解决资源开采带来的各种问题。

(三)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实际上是一种制度变迁,也就是一种制度框架的创新和被打破。而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也是围绕着社会发展的目的和任务而实施的对现有制度框架的改革与完善。可见,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社会转型的过程也是利益格局、社会关系、次级制度变化,以及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模式、社会控制机制、社会承受能力等变化的过程。我国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会由于单位制的解体、下岗失业等问题的出现,导致群体性、突发性现象的发生,直接影响到社会和谐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地发展,凸现与放大社会民生问题。因此,城市转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对现有制度框架的改革与完善以消除形成矛盾根源的制度性缺陷,获得经济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效应。特别是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正式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我省大冶市不仅成为纳入国家首批确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试点,还成为我省的首家试点城市,其转型工作可以纳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总体规划和相关专业规划,以及今后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可以说是与两型社会构成了一个互动与呼应。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凸现的社会问题及其影响

现在我国社会整体转型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社会优化与社会问题并生、社会进步和社会代价共存。资源型城市转型会带来社会优化,同时也会凸现新的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指由于社会结构变化或者社会关系失调,影响社会大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资源型城市的社会问题,主要是由于资源开发及与之联系的各种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一系列历史和现实因素引起、叠加形成的威胁、破坏当前城市稳定状态或对城市社会稳定状态具有威胁、破坏潜力的各种社会现象的集合。我们可以把目前处于转型中的资源型城市的社会问题分为表象性的社会问题与引致性的社会问题两个层次来分析。

(一)资源型城市的表象性社会问题

表象性的社会问题是一种显形的社会问题。资源型城市与许多城市存在着失业、贫困、教育、社会治安、住房、征地搬迁、环保等这些具有共性的表象性社会问题,但由于其强烈的资源依赖性,其问题与形势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讲更加严峻。

一是在下岗失业问题方面,资源型城市较其他的城市,下岗失业率更高,就业空间更小,城市就业压力非常大。据第五次人口查数据显示,全国城镇劳动参与率为67.7%,失业率为8.21%,其中,非资源型城市的劳动参与率为68.16%,失业率为7.87%;而资源型城市的劳动参与率只有63.54%,失业率却高达12.13%,就业压力明显高于非资源型城市。[]近年来,大冶市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失业率逐年攀升。2005年、2006年、2007年失业人数分别为16700人、18200人、31700人,失业率分别为11.5%、12.7%、14.2%。采空区地面渗水严重,致使土地抛荒,炮震区震裂住房,致使居住条件恶化,这些都直接影响农民生计,使贫困人口增多。其中与采掘业配套的相关产业失业人数达2万人。这些贫困群体不仅自身生活困难,而且由于数量庞大,地域集中,很容易引起各种社会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此外,由于资源产业规模的缩减,波及到相关的产业和部门,就业机会进一步减少。而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单一,以及就业的“选择性刚性”,使再就业的难度增大。

二是在医疗、卫生、养老等方面的问题。伴随着资源型城市资源开采的鼎盛期已经过去,国家陆续关闭一批资源枯竭型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而针对职工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一些被关闭破产企业的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工伤人员的医疗费和与此相关联的生活津贴、职工安置费的发放、企业办社会等,都已经成为老大难问题。例如,江西钨业集团的七家已关闭破产的矿山,破产时按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的6%预留五年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远远满足不了离退休人员参加地方医保统筹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使用预留医疗费给3万多离退休人员(包括矽肺病人)定期发放医疗补助,人均每月仅30多元,无法发挥保险的作用,看病治病无从谈起。从未来需要方面看,总有一天这些预留的医疗费使用殆尽,撤胡椒面式的医疗补助无力再发放,难以避免出现社会动荡。再比如,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平均每个改制职工买断工龄的补贴是9000元(辽宁比这更少),也就是说,企业只要给职工9000块钱,职工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待遇就全部变成自己的事惰,数以千万计的改制企业职工,被排除在社会保障的安全网之外,一旦这些职工年老体弱,生活不能自理,社会将出现严重的秩序混乱。[②]

三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相对于非资源型城市来讲,形势也更加严峻。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受利益驱动,形成了矿产工业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尤其是在矿产开发中,我国先前采用的“大、中、小型矿并举,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方针,导致乡镇、个体小矿迅猛发展。这些小矿大多布局不合理,设备简陋陈旧,技术力量薄弱,环保措施不到位,回采率远远低于国家标准。这种大量“掠夺式”的开采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据统计,大冶市塌陷影响面积3.5平方公里,地面沉降面积1.2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3%,有28家矿山企业发生岩溶塌陷,特别是金山店伏山村、陈贵大广山和金湖金鸡咀等矿区地质灾害频发。全市排放“三废”的厂矿企业200多个,占总数的60%以上,12条主要港渠中有10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矿区粉尘污染严重,大气环境质量下降,170家大小尾砂库中有25家存在重大危险隐患。。生态环境的恶化进一步影响到人的生存能力和生存质量。

(二)资源型城市的引致性社会问题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所凸现的社会问题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一个积累和发展的过程,这些社会问题的存在有其更深层次的矛盾。我们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资源型城市对于资源的过度依赖导致的城市发展不健全;二是长期以来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计划过多带来的城市适应性问题;三是政府管理体制僵化带来的政企不分和服务不到位。这些深层次的矛盾,不仅使得资源型城市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转型这个强烈的转变过程中,还会引起一系列引致性的社会问题。

资源型城市的引致性社会问题一般由表象性社会问题引发的深层次社会问题,也是由于社会体制、社会结构的改变而产生的社会失调等隐性问题。

一是资源型城市的体制转型中形成的“社会人”问题。资源型城市经济体制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原有的单位制度逐渐消解,单位的结构与功能发生转向。如此一来,原来单位所承担的很多功能也将发生转移,生活在单位体制内的人也要相应转变为“社会人”。但是单位制的变迁并非纯粹表现为一个逐渐弱化的趋势,反而表现出强烈的“路径依赖”的特征,由于单位制下的集体主义意识形态已经内化到人们的生活和心理深处,被推出的“社会人”仍然无法忘却单位的集体意识,因此,单位制以一种非正式的例行化习惯扎根在人们的心灵深处,这在计划经济和单位制发达而改革滞后迟缓的资源型城市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很多大冶的企业减员增效的过程中出现的“下岗不离厂”等现象实际上就是计划时代单位制度的旋律。这种“社会断层”的出现,使资源型城市的体制转型与市场化改革举步惟艰。

二是伴随着“社会人”转变出现的社会群体心理调节变化问题。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中,由于大部分职工从高收入转变为低收入群体,从社会的贡献者转变成为需要社会援助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情绪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如果在失业救助、医疗保障等现实问题无法在短时期内得到很好解决的情况下,这些社会群体会对政府与社会政策形成抵触或者反感的情绪,特别是自身的利益诉求得不到反映的情况下,一部分受政策影响的社会群体在转型的过程中,感情会更脆弱,对问题的看法会更容易偏激,信心的缺失更容易引起一些恶性冲突事件,这些非现实性冲突并非通过简单的手段就能够平息和解决。

三是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人力资源流动问题。资源型城市面对资源枯竭的唯一选择就是转型,但作为城市中的个体,每个城市的居民却可以有另外一种选择,就是离开城市,到外面寻求新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市场经济比较健全,通常在城市转型的过程中都伴随着大量的人口流动。而在我国,转型中人口的流动和转移还不是很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如前所说,资源型城市很多是在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直接“调配”形成的,与其他城市相比,城市职工计划经济的观念更加根深蒂固,市场经济的观念比较淡薄,缺乏走出去的意识、勇气和决心;二是我国区域劳动力市场还不健全,职工难以及时准确地获得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缺乏走出去的途径;三是职工的技能和文化素质偏低,也限制了其向其他行业及城市的转移。据统计,全国煤炭系统的大中专毕业生,到煤炭企业工作的不足5%。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曾对抚顺、本溪等4个矿业城市做过调查,发现4个城市的技工培训市场都严重萎缩,其中抚顺市劳动局原有技工学校30多所,目前只剩3所。这种情况在矿业城市中并不少见。培训的不足导致矿业劳动力总体上素质难以提高。以上因素造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中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成为一个难题。

总之,资源型城市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是长期沉积的结果,而且问题是综合性的,必须从社会建设的高度进行调控才可能使之走出困境。

三、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社会建设内容与路径选择

面对因资源枯竭而形成的困境,一些资源型城市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获得了初步成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我们省的大冶市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充分利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历史机遇,努力争取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试点的政策机遇,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走出一条通过应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路子。已经转型项目有100多个,其中包含有经济转型、生态转型、社会转型、文化转型、机制转型等项目,总投资383亿元,使地方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为了推进大冶市的进一步和谐发展,我们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社会建设核心

社会建设的重要功能在于它强调解决社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因此,针对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出现���社会问题进行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进步,并把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缩小到最小范围;因此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的过程。

资源型城市的特殊性使我们需要进一步认真思考和探讨社会建设特性以及社会建设的若干内容。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社会建设理念包括有以人为本的理念,共赢互利的理念,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的理念,现代治理和善治的理念等。[③]在这些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认为,资源型城市的社会建设有如下三大核心:

一是人本性和主体性。社会建设要以人为本,以人为主体。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也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资源型城市的社会建设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特别是在对待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问题上,需要有一种“对资源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需要有一种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执政理念,最根本的就是在抓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只顾眼前的成绩,而是立足长远,只有这样,才能为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赢得空间,争取主动。

二是预见性和创新性。从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来看,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只有20%还处于成长期,其余60%已处于成熟期,12%已进入衰退期。因此,资源型城市的社会建设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意识和忧患意识,也就是说,即使在资源性城市发展的上升期,也需要及时树立转型观念,及早准备,提前部署。大冶市现在的经济发展情况实际就是一个上升期的阶段,更需要我们提早准备,及时转变观念。同时,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本质在于创新,无论是摆脱资源依存化,即城市发展摆脱单纯对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依赖,实现产业转性,还是城市功能由不完善向强化和多元化转型,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城市进步的推动力,城市的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无止尽的创新史。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实质就是以创新为依托的各种生产要素、公共资源等的优化配置过程。只有统筹认识各类资源的基本属性,找到各种资源综合利用的内在规律,才能更好地整合资源、开发资源、利用资源。

三是结构性和整体性。社会建设是由横向不同要素和纵向不同层次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和系统。社会建设应该包括社会体制机制制度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结构建设、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管理和服务建设等要素构成。社会建设又是由国家、省(市)区、地市、县区、社区和农村等不同层次实施的事业。在社会建设中不同要素、不同层次都承担各自的使命和发挥各自的功能。这些若干要素、若干层次的社会事业,方方面面、上上下下,互相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网络状的立体的社会建设整体,也就是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建设体系和系统。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社会建设内容

在这三方面精神的指引下,我们认为,资源型城市的社会建设需要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实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

一是社会建设的“结构性调整”。这里所说的结构协调或结构性协调,是指社会要素的联系具有较高的有序性、较合理的比例关系和排列方式、较严密的组织构成。比如下列社会结构的调整特别重要,这就是部门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阶层结构、社区结构、产业结构、资源配置结构的调整。例如大冶市在区域结构上的未来发展重点,应寻求核心城镇和边缘城镇的合理划分及空间增长区别对待的多元发展策略。也就是说,按照城市经济发展客观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分散的以解决职工居住为主的矿区建设方式,朝着多功能的相对集中城市建设方向更新和转化。

二是社会建设的“功能性调整”。 所谓功能性的调整,就是使社会功能由失调走向协调,即使得社会各系统的活动和作用由相互配合不上甚至相互抵消,走向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要真正实现良性运行和社会和谐,只有结构上的协调是不够的,还需实现功能上的协调。[]例如大冶市按照城市功能现代化、区域布局合理化的原则,以建设新城区为重点,适度改造老城区,形成了以新城区为工业区,老城区为商贸区以及新冶大道与106国道、湛月路之间为文化区及行政办公区的功能分区结构,就是一种良好的功能调整与完善。

(三)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社会建设路径

一是在社会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建立有效的安全阀机制,实现社会冲突能量的释放。“安全阀理论”是现代冲突理论的主要成果,认为通过释放被封闭的敌对情绪,冲突可以起到维护安全的作用,社会系统应该为人们提供排泄敌对情绪和进攻性情绪的制度,即安全阀制度,通过阻止其他方而可能的冲突或通过减轻其破坏性的影响而有助于维护这个系统。社会结构越僵化,安全阀就越重要。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许多社会问题是现实性的问题,特别是处于引致层面的社会问题,在转型时期,如何解决好这些现实问题是防止和解决冲突的最好的手段。无论是培育一个弹性的社会结构,还是建立法律制度都不是一日之功,所以,建立一个有利于社会成员不满情绪发泄的安全阀机制,使群众的社会诉求能够得到回应,有助干维护社会系统的稳定。政府的留言信箱和服务热线等都是一些很好的安全阀,在转型的过程中,政府还应该注意城市预警机制的构建,也就是政府部门对管辖范围内的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进行宏观规划和有序安排,增强转型地居民的心理缓冲能力,也有助于资源型城市形成“一业为主、多业并举、共同发展”的局面。

二是在社会组织建设方面,开发公益性岗位,推进公益组织发展。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产业转型的最大难点是人员的安置和再就业问题,这是因为资源型产业的大多数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技能单一,适应能力差,转移到其他行业就业的难度很大。我们应该借鉴欧盟的做法,重视下岗失业职工的再就业问题。现时期在失业救助中开发公益性岗位是一个有效措施。公益性岗位是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管理、服务类岗位,主要包括保洁、保绿、保安及社区社会保障工作和公共设施维护等公益性岗位。其对象主要是就业困难的大龄人员,也就是低保与就业相结合的方式,真正实现“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例如黄石通过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发放小额贷款和购买公益性岗位,累计帮助10.9万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同时我们认为,一个有助于社会冲突整合的理想社会结构是一种社会分化程度高,中间组织、民间组织发育比较成熟的社会。因此我们提倡在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之外,还需要大力发展民间的非营利组织、社区组织以及志愿组织等具有自立、自助、自救性质的社会组织,这种富有弹性的社会结构比较有利于社会公益供给和社会协调,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良性运行。

三是在社会制度建设方面,针对不同需求,构建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资源型城市要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前,资源型城市的下岗失业工人多通过灵活就业的方式实现再就业,这种就业方式具有季节性和收入不稳定的特点。因此,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上,应该根据灵活就业的特点,给与适当的政策倾斜。例如,在社会救助政策方面,突破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限制,对各类生活困难人员实施分类施助。目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践中还存在着严重问题。一方面,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确定上,最低生活保障往往不是给最需要的人,而是给了工作人员的亲朋好友,从而为部分工作人员提供了寻租机会;另一方面,由于最低保障对象的确定中存在收入审查制度,即要么工作,要么领取最低生活保障费;这种被一些人称之为“养懒汉”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削弱了就业动机,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同时在资源型城市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践方面,也应该采取“低水平、广覆盖”的模式。调查表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失业职工最关心的问题。在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中央和地方投入了很大力量解决了对职工的社会保障欠账问题,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转轨,职工可以通过自己缴纳相关保险费,接续社会保障权利。可以说,职工进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性障碍已经破除,但在实践中,由于低收入和收入不稳定等原因,使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降低。因此,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方面,应该适当降低缴费标准,采取低水平广覆盖的模式,鼓励下岗失业人员续保。只有有针对性的加强资源型城市的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设,实现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支持的社会保障机制,才能为资源型城市的职工提供真正的保障。

四是在社会服务建设方面,培育社会资本,形成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社会资本这一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较早地加以阐述,后经科尔曼、普特南等学者加以发展。学者们对社会资本的理解虽然有所差别和侧重,但也有明显的共性,即都强调社会关系网络结构中的互利合作。那么,培育社会资本、加强社会交往与人际互助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社会建设便具有重要意义。应该说,资源型城市建设就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统一建构的过程。虽然社会资本并不等同于经济资本,某种意义上说它只是一种网络、机会、功能与机制。但是,社会资本有把其他形式的资本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本的能力,具有生成性与再造性的功能,体现出社会保障的作用。例如,作为社会资本主要形式的社会组织的设立,就为成员提供了可以动用的公共物品,弱势群体可以通过参加一些由特定群体成立的不同组织来获取个体不能获得的资源、信息和社会所给予的保障。以“物”和“货币”为主的物质保障具有资源的短缺性,而下岗或失业的职工其弱势群体的属性决定了精神心理方面的社会支持更加必要。因此,在具备一定质量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基础上,培育社会资本是资源型城市建设的核心,也是培育资源型城市社区认同与社区记忆的重要源泉。只有通过新的社会资本的构建,才能使单元房分割下的“原子化”的社区居民能相互连接,开展有效交往,真正做到“去单位化”而走向“社会人”。因此,如何让居民走出家庭,相聚在社区成为资源型城市社区社会资本培育的新问题。

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大冶市需要以武汉城市圈获批“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为契机,紧紧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发展“两型产业”为主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重点,以社会转型为支撑,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积极探索一条具有大冶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道路。



[]柴艳芳,构建和谐社会,关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社会问题,资源与产业,2007年第5

[]宋宝安,论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保障问题的特殊性,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

[]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

[]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

[]韩琳,章杨,王家宝,公益性岗位在失业救助政策中的作用分析———以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为例,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