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社会工作

灵性照顾评估工具及其开发进展研究

2021-09-27 作者: 陈劲松、仲婧然

摘要:灵性照顾,是灵性观念在健康照顾或医疗照护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国外灵性照顾领域已经开发出三类评估工具,具体涉及护理人员灵性照顾观念、护理人员灵性照顾能力以及患者灵性照顾需求等相关量表。这些量表在测评题目、信效度、适用人群、临床应用等方面各有其特点。其中一些量表已经有汉语适用版本,即依据我国的文化语境做出了适当的跨文化调适,对西方文化背景的语义表达进行了适当转换,使其表达更清晰更明确,并对理解度不高的概念加以扩展性说明。对国外灵性照顾评估工具研究进展的跟踪研究,将有助于推进本土化灵性照顾的临床实践和拓展应用。

关键词:灵性照顾;灵性健康;评估工具;灵性社会工作;灵性管理


健康,无疑是一个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的复杂概念。在智能技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激剧变化的时代,人类及其个体的灵性健康显得日益重要。早在1998年,第102届世界卫生组织执行委员会就提出了对健康概念的补充性意见,指出增加灵性作为健康的维度的必要性,提醒各国政府要重视并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灵性与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的照顾。近年来,国内一些研究也开始关注到灵性健康、灵性照顾、灵性照顾能力、灵性照顾需求等相关概念及其临床或实务应用。由此,与灵性健康、灵性照顾相关的灵性照顾能力与灵性照顾需求的评估工具的开发变得尤为重要。灵性照顾量表等评估工具,是识别患者或受访者是否遭受某些涉及个体灵性方面的困扰、是否需要提供灵性照顾的重要环节。

一、灵性照顾的内涵

灵性照顾,在护理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越来越发现对患者实施灵性照顾、满足其灵性需求,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其康复。灵性照顾(spirituality care),也被译为灵性关怀、灵性照护、精神关怀等。国外学者围绕“灵性照顾”的定义进行了一些探讨,Petersen认为灵性照顾是指护士通过对患者所表达的灵性需求进行有目的的监测和富有同情心的回应,帮助个体找寻意义、关联和平静。Jochemsen等认为灵性照顾是指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宗教和生存需要提供的护理,包括他们关于意义和目的的问题和经验,旨在缓解患者灵性的困扰,包括帮助患者在病痛中寻求希望、平静、信任等。McSherry等人指出,“灵性”和“灵性照顾”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它们涉及灵性关怀的特定维度,前者是以理论为基础,后者是以实践为基础,灵性照顾中的灵性能力是指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在专业背景下运用的一套复杂的技能。在美国临床实践中灵性照顾概念实际上整合了护理实践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它是一种在灵性护理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护理实践,基于对他人的关怀和对生命的尊重。可见,灵性照顾对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医护人员有必要在日常工作中提升自身的灵性照顾能力,以便及时而有效地为患者提供适时的灵性照顾。

灵性照顾的概念包含了四个相互关联的要素:一是作为灵性照顾临床实践的实施者即护理人员及其灵性能力;二是作为被照顾者的患者的灵性需求;三是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灵性需求的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回应;四是以灵性护理技能为实践基础,旨在帮助患者缓解痛苦、提升灵性健康水平。总之,灵性照顾是指护理人员以患者的灵性需求为导向,运用专业的临床护理知识与技能,协助或回应患者寻求希望与宁静、缓解痛苦、走出困境的照护实践活动。因此,评估和识别护理人员的灵性照顾观念、灵性照顾能力以及患者的灵性照顾需求,编制有效的灵性照顾评估工具,便成为灵性照顾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础。在灵性照顾的测量方面,西方的一些健康专业组织如美国护理协会(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ANA)、国际护士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ICN)等,已将其纳入执业信条和准则的规范之中,制定了不同的、有针对性的灵性照顾能力评估工具。

二、灵性照顾评估工具的发展

依据各类灵性照顾量表测量的不同内容,可以将国外灵性照顾评估划分为测量护理人员的灵性照顾观念、测量护理人员的灵性照顾能力与测量患者的灵性照顾需求等三类评估工具。依据我们所查找的相关文献资料,上述三类评估工具提出的依次时间参见表1,笔者根据目前能够查找和掌握的研究资料对这三类比较有代表性的量表的研究现状做如下梳理。

(一)灵性照顾观念的评估

灵性照顾观念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所秉持的灵性价值观,这其中包括护理人员对灵性、灵性健康和灵性照顾的个体认知,以及对灵性照顾目标和患者灵性需求的具体认识。因此,护理人员的灵性照顾观念是灵性照顾临床实践能否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要素。关于灵性照顾观念的测量,国外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评估工具有灵性照顾认知量表(Spiritual Care-Giving Scale,SCGS),灵性与灵性照顾测评量表(Spirituality and Spiritual Care Rating Scale,SSCRS)。

1.灵性照顾认知量表(SCGS)

SCGS由Tiew和Creedy编制而成,主要用于测量护理人员对灵性与灵性照顾的认知。它共有35个题项,采用李克特6点式评分法,其克朗巴哈系数为0.86,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从量表的具体题项来看,SCGS共包括5个维度,分别是(1)灵性照顾属性(attributes for spiritual care),用于测量灵性觉知、同理心和信任感,被看作是定义灵性照顾的先决条件;(2)灵性特点(spirituality perspectives),用于测量对灵性定义的认知,可以体现出灵性概念的结构;(3)灵性照顾定义(defining spiritual care),用于测量灵性照顾的关键方面,如尊重、倾听、对患者的焦虑和恐惧保持敏感和直觉等;(4)灵性照顾态度(spiritual care attitudes),用于测量护理人员对灵性和灵性照顾的态度,此维度还包括了多学科团队支持在灵性照顾过程中的重要性;(5)灵性照顾价值(spiritual care values),用于测量护理人员对于灵性照顾的价值观,评估他们的灵性照顾信念对临床实践的影响程度。

虽然SCGS被检验是可靠且有效的,但是它是以大样本的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还需要在不同国家和背景的护理人员中做进一步的临床测试。总体来说,SCGS适用于测量从事灵性照顾的医护人员对灵性及灵性照顾的认知与态度,可以起到加强临床实践管理、监察实务操作的作用。此外,量表中的一些指标涉及对灵性概念结构、灵性照顾属性的探讨,也可以为相关学科的教育和发展提供参考。

2.灵性与灵性照顾测评量表(SSCRS)

SSCRS是当前国外在对护士灵性与灵性照顾认知的测评中使用最广泛、被翻译为其他语种最多的评估工具,由McSherry等人编制,用于测量护士在灵性相关活动中的灵性认知。它共有17个题项,采用李克特5点式评分法,克朗巴哈系数为0.64。从量表的具体题项来看,SSCRS共包括4个维度,分别是(1)灵性,用于测量对灵性概念的认知情况;(2)灵性照顾,用于测量对灵性照顾的理解与态度;(3)信仰情况,涉及宗教信仰情况;(4)个性化照顾,用于测量对灵性照顾内容的理解与对患者灵性需求的认识。

SSCRS试图建立一个测量护士如何理解灵性和灵性照顾的工具,该量表的英文版、土耳其版、阿拉伯版分别以1029名病房护士、348名公立医院护工、978名三级护理医院护士为测量对象,并且经过信效度检验被证实对于评估护士灵性与灵性照顾的认知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因此,SSCRS可以被看作是临床实践中测量护士群体灵性照顾观念的有效工具。

(二)灵性照顾能力的评估

灵性照顾能力,是指护理人员在灵性照顾价值观的指导下,护理人员所具备的对患者灵性需求的回应能力和临床护理能力。关于灵性照顾能力的测量,国外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评估工具主要有灵性照顾能力量表(Spiritual Care Competence Scale,SCCS)与护理人员灵性照顾专业能力评估量表(Nurse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Instrument in Spiritual Care,NPCISC)。

1.灵性照顾能力量表(SCCS)

Van Leeuwen等人对荷兰语版灵性照顾能力量表进行了翻译和修订形成了英文版灵性照顾能力量表,它以护理人员为测量对象,用于测量护理人员对患者提供灵性照顾的能力。SCCS的英文版中共27个题项,采用李克特5点式评分法,各维度的克朗巴哈系数在0.56~0.82之间。它包括六个子量表,经检验这些子量表具有良好的同质性,平均项间相关性为>0.25,复测信度较好。b从量表的具体题项来看,包括6个维度,分别是(1)评估和实施能力(assess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spiritual care),用于测量护理人员对患者灵性健康程度的口头与书面的汇报能力、在多学科会诊中和与患者的对话中对患者灵性照顾的协调能力;(2)专业发展和质量改进能力(professionalisation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piritual care),主要评估护理人员对灵性照顾专业知识的掌握及运用情况,包括提出政策建议、培训护理人员、改善项目质量、处理工作中的难题等方面;(3)支持能力(personal support and patient counseling),主要评估对患者及家属提供日常生活中的灵性支持能力,包括对患者生活习惯的支持、处理家属的灵性方面的难题、提供灵性照顾机构和设施的信息等内容;(4)转介能力(referral to professionals),主要是指将有灵性照顾需要的患者转介给专业的护理人员的能力,需要评估转介过程中护理人员是否对患者给予足够的灵性关怀、是否清楚何种患者需要进行转介以及是否能够选择恰当的转介时间点;(5)对患者的灵性态度(attitude towards the patient’s spirituality),用于测量护理人员对患者灵性需求的尊重程度,对患者的精神信仰等是否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的态度;(6)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这里的沟通既包括对患者故事的积极倾听,也包括对患者灵性方面的问题的积极接纳。

SCCS作为研究灵性照顾能力的评估工具,也适用于测量某个群体的护理能力,比如在机构团队中学生和护士的教育或培训,它编制的前提是把灵性照顾实践看作护理人员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之一。SCCS没有把灵性照顾能力特殊化、边缘化,局限于心灵抚慰或情绪疏导,而是将其视为一种专业性的护理能力、一种拥有专业护理理念和培训模式的护理实践。同时,SCCS还关注到护理人员灵性照顾能力的动态性发展,将专业能力的发展和质量的改进纳入测量范围。

2.护理人员灵性照顾专业能力评估量表(NPCISC)

护理人员灵性照顾专业能力评估量表是由Adib-Hajbaghery等伊朗学者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的,他们从文献中提取了83个题项,对20名专家进行咨询,删除内容效度指数小于0.7、内容效度比率小于0.42的题项,最终确定了38个题项。它以伊朗护理人员为主要测量对象,采用李克特5点式评分法,旨在探讨伊朗护理人员对灵性照顾的认知,用于评估护理人员在灵性照顾方面的专业能力。它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93,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但是,目前只有阿拉伯语的原版量表,笔者尚未发现英文和中文的版本。

(三)灵性照顾需求的评估

灵性照顾需求,是指患者在灵性照顾层面的自身需求,包括缓解痛苦、解决困扰、减少对死亡的恐惧、获取希望与平静的精神状态等内容,它在护理人员进行临床实践过程中具有导向性的作用。关于灵性照顾需求的测量,国外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评估工具是由美国学者Taylor开发的护理人员灵性照顾需求量表(Nurse Spiritual Therapeutics Scale,NSTS)。NSTS以患者为测量对象,最初用于测量癌症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灵性照顾的具体需求。它共有20个题项,包括2个开放性问题(“护士可以做其他什么事情来照顾您的灵性?”和“对于护理、灵性、重大疾病这几方面,您还有什么想跟我探讨?”),采用李克特4点式评分法。原作者对NSTS进行因子分析时,发现所有题项的内在一致性很高,没有析出维度。经检验它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97,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NSTS立足于患者视角,通过了解患者真实的灵性需求来对护理人员的灵性照顾观念及能力提出具体要求。这为灵性照顾的相关评估工具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充分考虑患者实际灵性需求的同时,兼顾不同患者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可以为护理人员灵性照顾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标,是灵性照顾能力评估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评估工具。NSTS的编制以西方社会为背景,对于不同社会文化国家民众的适用性有所限制。这种情况致使NSTS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进行普遍性的推广和应用。

以上对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灵性照顾相关量表进行了简要梳理,从中可以得到几点发现:一是每种类型的量表测量主体存在差异性,如灵性照顾观念量表与灵性照顾能力量表的测量对象均是护理人员,而灵性照顾需求量表的测量对象是患者;二是各量表的具体题项数不等,视各自的具体测量目标而定,且有的量表对维度的划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如灵性照顾能力量表(SCCS)析出6个维度、灵性照顾需求量表(NSTS)由于各题项内在一致性很高没有析出维度;三是各量表的计分方法大体一致,除了SCGS采用了李克特6点式计分法、NSTS运用了李克特4点式计分法,其他量表均运用了李克特5点式计分法;四是各量表的克朗巴哈系数都较高,说明它们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五是临床应用方面呈现出具体性、差异性的特征,每个量表的测量目标不完全相同,即使同属于“观念类”、“能力类”或“需求类”的量表,在具体的临床应用方面,也会受到编制目的、题项内容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各个量表评估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参见表2)。

三、灵性照顾评估工具的汉化及其问题

随着对灵性照顾临床实践的重视,国内一些学者对部分英文版灵性照顾评估工具进行了翻译与调适,使之尽可能地贴近汉语语境的表达方式、适合我国社会的文化背景。其中,已经完成汉化和信效度检验的量表主要有灵性照顾能力量表(SCCS汉化版)、灵性照顾需求量表(NSTS汉化版)、灵性与灵性照顾测评量表(SSCRS汉化版)和灵性照顾认知量表(SCGS汉化版)。以下对汉化版量表的调适之处与局限性进行分述。

(一)灵性照顾能力量表的汉化及其问题(SCCS汉化版)

国内学者刘翔宇等人组成的团队对SCCS进行了汉化调适和信效度检验。他们基于中国的文化背景,采用了双向翻译并回译的方法,最终修订为22个题项。与英文版一样包括“评估和实施能力”“专业发展和质量改进能力”“支持能力”“转介能力”“对患者灵性的态度”“沟通能力”6个维度,在每个维度的题项数量方面有修订之处,其中维度一(评估和实施能力)缩减为4个题项,维度二(专业发展和质量改进能力)缩减为5个题项,维度三(支持能力)缩减为5个题项,维度四(转介能力)缩减为2个题项。采用李克特5点式评分法,选取528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经检验各维度的克朗巴哈系数在0.902~0.956之间,量表总分的克朗巴哈系数是0.974,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在具体内容上,表3修订之处有三方面:一是合并整合语义交叉或重复的部分,如将“我可以书面报告病人的精神状况”、“我可以口头报告病人的精神状况”和“我可以在护理计划中记录患者灵性照顾的护理部分”整合为“我能够记录灵性照顾措施”等;二是调整部分语义以适应本土文化背景,如将“牧师/病人自己的牧师/伊玛目”调整为“心灵关怀师/牧师等”、删除原文中“包括灵性照顾,冥想中心,宗教服务”的表述等;三是去除语义重复之处,如对“在学科/多学科团队中”进行省略处理仅保留“多学科团队”、对原文中的“疾病/残疾”统称为“疾病”等(参见表3)。

目前,英文版SCCS在国外应用广泛,并且已有荷兰语、挪威语等多种语言版本,均取得了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对SCCS汉化版的建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SCCS汉化版的目标是立足于我国文化背景的语言表达,精炼题项避免难以理解、语义重合之处。它的汉化步骤可以说是较为严谨的,在直译阶段和回译阶段进行了反复调适,同时,对表意模糊和重复之处进行了精炼与整合,对我国人群较难理解的词语进行了详细说明或以他词代替。SCCS汉化版信效度的检验是基于对长沙市3所甲等医院的528名护理人员的问卷调查,样本的选择存在过于集中、范围较小的情况,因此该量表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还有待在更大范围内、对更大样本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二)灵性照顾需求量表的汉化及其问题(NSTS汉化版)

谢海燕等人组成的团队对英文版量表进行了汉化处理与文化调适。通过专业人士的翻译(并未进行回译)和医学专家的校验形成中文版初稿,并根据对5名患者预试验的结果进行再次修正。NSTS汉化版最终修订为12个题项,同样以患者为测量对象,用于探讨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灵性照顾的具体需求。它对180名癌症患者进行调查,经因子分析后,析出5个维度,分别是(1)“分享自我感悟”,包括5个题项,用于测量患者希望分享的自我感悟有哪些内容;(2)“帮助思考”,包括3个题项,包括患者希望护理人员可以向他询问的问题;(3)“营造良好氛围”,包括2个题项,主要针对患者希望能在怎样的氛围中得到照顾;(4)“探索精神信仰”,包括1个题项,主要针对患者的信仰部分;(5)“帮助宗教修行”,包括1个题项,关于患者是否希望护理人员可以对他的宗教修行提供帮助。经检验它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79,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在具体内容上,NSTS汉化版对一些题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其中,修订之处包括:一是删除不适于本土文化背景的题项,如经专家商议“offer to pray with me”和“offer to pray privately for me(i.e.,nurse prays for me later while alone)”两个题项的内容超出目前国内护理职责被删除等;二是整合语义交叉重复的题项,如合并“bring me humorous things”和“help me laugh(e.g.,share a joke)”两个题项等;三是调整语言表述,如“my spirituality”调整为“我的精神世界的方法”,将灵性概念具体化等;四是补充说明语义抽象的部分,如在“religious practices”之后做举例性的解释,调整为“如有需要,帮助我进行宗教修行(如念经/做早课/打坐/祈祷/祷告等)”等(参见表4)。

NSTS汉化版,依据我国的文化语境做出了适当的跨文化调适,对西方文化背景的语义表达进行了转换,使其表达更清晰更明确,并对理解度不高的概念加以扩展性说明。同时,对原版量表的题项进行精炼性整合,使其更贴近我国临床患者对灵性需求的理解。值得继续探讨的是,NSTS汉化版在对英文版进行直译后,在没有进行回译的情况下,请专家进行讨论与评定,对5名患者进行预试验,预试验的反馈情况与修改意见是否具有很好的说明性与代表性有待继续讨论。此外,NSTS汉化版的调查样本较小,且集中在癌症患者的范围,因此它的临床应用情况仍有待进一步检验。

(三)灵性与灵性照护测评量表的汉化及其问题(SSCRS汉化版)

以十堰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普通病房的189名护士为测量对象,刘丹娜等人对SSCRS进行了本土化的文化调适与信效度检验。通过双人正向翻译和回译的方法进行汉化,并由专家小组进行检验与修改,最终形成了中文版的灵性与灵性照顾测评量表。SSCRS中文版共有17个题项,其中对个别题目进行了文化调试与修改,共析出4个维度,分别是“灵性”(含6个题项)、“灵性照护”(含5个题项)、“宗教信仰”(含4个题项)和“个性化照顾”(含2个题项)。它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840(重测信度为0.860),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在具体内容上,SSCRS汉化版对一些题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修订之处主要是语义表达上面的文化调试,即根据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对某些题项的语义表述做出适当的调整。如将“牧师”改为“心灵关怀师”、将“教堂”改为“寺庙”、将“上帝、耶稣”改为“老天爷、佛祖”,使量表的措辞更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与日常语境(参见表5)。

SSCRS在汉化过程中主要针对西方宗教背景的语义表达进行了调整,使其表达更贴近中国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语境。在维度、题项等其他方面基本与英文版量表保持一致。需要继续探讨的是,由于调查样本较小(189位护士),且集中于一所三级综合医院之内,它在临床应用中的普及情况也许仍有待进一步检验。但总体来看,中文版SSCRS是比较适用于测量我国护士对灵性和灵性照护认知情况的评估工具,对灵性照护临床实践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四)灵性照顾认知量表的汉化及其问题(SCGS汉化版)

Yanli Hu等人对SCGS进行了本土化的文化调试与信效度检验,以355名护士为测量对象,通过双人正向翻译、回译和专家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汉化,最终将英文版量表的35个题项减少至34个,析出4个维度:灵性照护特点(含13个题项)、灵性与灵性照护定义(含8个题项)、灵性认知(含5个题项)、灵性与灵性照护价值(含8个题项)。它的克朗巴哈系数在0.836~0.941之间,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在具体内容上,SCGS汉化版对一些题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一个是关于“灵性”的概念,一些专家和临床护士认为直接翻译为“灵性”不太容易理解,因此,在某些句子中使用“心灵”代替“灵性”、“心灵关怀”代替“灵性照顾”。另外,由于析出的因子5中只包含了一个题项,英文版量表中的第33题被删除,最终形成了包括34个题项、4个维度的中文版量表(参见表6)。

中文版SCGS对灵性照顾的临床护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它可以作为评估我国护理人员的灵性能力及灵性照顾认知的有用工具。灵性照顾可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但这一主题在护理实践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其中一个主要的障碍就是护理人员对灵性和灵性照顾认知的局限性。使用有效的评估工具可以为护理人员探索到更多资源以帮助他们提高灵性照顾能力,满足患者的灵性需求。尽管SCGS最初是作为评估护理专业学生的灵性与灵性照顾观念的工具而开发的,但它已被检验是一种有效和可靠的多维工具,可以适用于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中国临床护理人员。因此,SCGS的汉化工作可以协助临床护理管理者来评估护士对灵性和灵性照顾的理解,以制定更有效的管理策略,帮助护士提高灵性照顾能力。

四、思考与展望

当前,国内对于spiritual care有几种不同的译法,如灵性关怀、灵性照护、精神关怀、灵性照顾等,在汉语的表达上各有侧重。灵性关怀似乎更侧重于对患者人文倾向的关心与帮助,更偏向精神层面的关注,而忽略了灵性关怀中所需要的专业能力。灵性照护,与灵性照顾相比较更侧重于照料护理,是对专业性护理能力的一种强调,似乎更偏向医学领域的应用。将spiritual翻译成“精神的”而非“灵性的”,则容易忽视对灵性能力的强调与阐释,没有体现出灵性概念的本质。因此,笔者更偏向于在医学领域将spiritual care翻译为“灵性照顾”。“灵性照顾”一词强调了灵性的概念,但又不局限于精神层面的关怀,而是兼顾了对专业护理能力的需求,这种护理能力不同于普通的医疗范畴的护理。简单地说,灵性照顾能力,是对患者灵性需求的一种专业性回应能力;它既涉及照顾者的灵性能力,也关照到被照顾者的灵性能力;既涉及被照顾者的灵性需求,也诉求于照顾者的专业能力。灵性照顾概念,兼顾医护人员和被照顾者的情绪、意识、语言和行为,涉及灵性照顾的观念和能力,它涵盖护理实践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是一种基于尊重生命的灵性护理价值观指导下的护理实践。而灵性照顾评估工具的出现,对灵性健康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参见表7)。

每种灵性照顾评估工具的测量目标和重点各有不同,体现出灵性健康相关量表发展初期的多样化特征。基于前文所述,以下几点认识可供讨论:

首先,灵性概念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地方性,灵性照顾观念、灵性照顾能力、灵性照顾需求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评估工具。灵性照顾者、灵性需求者以及灵性研究者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灵性概念持有不同的理解,因此与灵性相关的评估工具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和地方性。正如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言,“对于信仰上帝的人,灵性是他们与上帝关系的体验。对于人道主义者来说,灵性是与他人相处的自我超越体验。对某些人,它可能是与自然或宇宙(无论怎样描述它们)的和谐或同一的体验。它引导我们进入一个王国,在那儿我们可以体验到与某种大于自身的事物的联合,并由此找到自己最大的安宁”。

一些研究者也认识到灵性照顾能力评估方面的主观性,Attard等认为没有证据表明人们对灵性境界和意义的存在有着相同的理解,由于灵性照顾能力比较主观,会导致其评估量表的研制比较困难。虽然目前尚无统一的灵性照顾评估工具,但根据不同的对象制定不同的灵性照顾评估工具也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来说,灵性照顾可以涉及多种群体,不同群体涉及不同的照顾者、照顾内容、照顾方式等,如老年人的照顾者包括亲属、养老机构等,照顾内容涵盖日常护理、灵性健康、心理疏导、情感支持等,照顾处境可以是居家、机构或二者兼有等;再如癌症患者的照顾者包括医生、护士、护工、亲属等,照顾内容主要是安宁疗护,照顾处境主要是医疗机构。可见,灵性照顾是关乎多元主体、多样内容、多种处境的临床护理实践,需要构建细致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灵性照顾评估工具,才能真正具有参考价值,提供更好的、全面而具体的灵性照顾护理实践。

其次,灵性与灵性照顾观念上的主观性,要求我们在对相关测量或评估工具进行汉化时更加小心谨慎。前文提到的相关评估工具的汉化版都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对我国医护领域灵性照顾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虽然如此,由于样本较少,且在样本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们的普遍性和推广性仍需进一步检验。量表汉化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跨文化的调适问题。例如,英文版灵性照顾评估工具中的语义表达普遍是基于基督教等文化背景的,直译为中文会存在不适应汉语语境的现实问题,如“牧师”“伊玛目”等词语在汉化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语义的调适。这就需要研究者对东西方关于灵性观念的语境、文化背景或信念有更多的理论研究和直觉。同时,应该注意灵性概念的多面性以及日常生活中灵性的意义。西方语境中的灵性概念,往往不言自明地涉及“宗教修行”“宗教服务”,但是实际上灵性是多面的,宗教只是灵性的一种特定表达形式而已。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将西方灵性照顾评估工具汉化为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概念或观念,还应该设计出更能够体现中国人灵性健康的量表或评估工具。在这方面,我国台湾学者萧雅竹等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再次,在考虑各类灵性照顾量表应用范围的同时,尝试突破临床应用的界限,把我国的灵性照顾实践嵌入到临终关怀、老年照护等情境之中。随着当代医学模式的转型,灵性健康是人类全面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观点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灵性照顾评估工具的发展在提升国民灵性健康水平、服务病患和老年等重点群体方面必然会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在老年照护的实践中,灵性照顾的应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人口老龄化问题使得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问题更加突出。灵性照顾在老年照护中的应用涉及到两个参与主体:一是作为受照顾者的老年人;二是作为提供照顾者的护理人员。一方面,老年人在迈入年老阶段、面临养老问题之后,在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等方面都存在比较强烈的需求,亟需灵性照顾服务工作的开展为老年人群体提供情绪疏导、心理建设、资源整合、解决困扰等方面的帮助。另一方面,从事老年照护工作的护理人员容易产生较大的压力和负面的情绪,自身的灵性能力和对灵性照顾的认识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因此,灵性照顾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灵性照顾评估工具的研究与应用可以在提供灵性照顾服务时,对老年人与护理人员灵性观念、灵性能力、灵性需求等方面的情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以便能够提供更有针对性、适用性的养老照护服务。

最后,医护领域已经取得的关于灵性照顾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将成为本土灵性社会工作开展服务的重要资源。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中个体心灵建设与社区治理中的专业性力量之一。从社会工作角度看,灵性照顾就是在专业性的护理实践活动中发现案主的灵性需要,尽力协助案主缓解灵性层面的困扰,提升案主的灵性健康水平。近年来,我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领域中,涉及个体的灵性需求、灵性关怀与服务方面的讨论越来越多。灵性健康目前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视为人的健康的一个主要维度。灵性能力是人的一种基本能力,并且相比较于个体所具有的感性能力、理性能力来说,灵性能力是人所具有的、更为高级的超越于环境刺激或者超越于环境束缚而达于自由、幸福的能力。正因为灵性能力是个体禀赋的基本能力,所以对于个体来说才有灵性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的问题:个体灵性需求得到了满足即体验幸福,否则即体验为痛苦或困扰。由此,个体的灵性能力的存在也就自然成为灵性照顾能力、灵性照顾需求的基础,灵性能力评估、灵性照顾才成为可能。建构中国人的灵性健康量表的基本前提之一,当然首先就是要承认个体具备某种灵性能力。基于本土的灵性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应该充分融通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西方社会工作中有关灵性照顾的理论与临床成果,以及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社会建设的实际需求,探讨满足于中国人灵性健康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为当代中国人的大健康事业提供更加良好的、专业性的灵性服务或灵性照顾服务。同样,在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中,也可以开展以灵性能力为本的管理即灵性管理,提高员工或职员的灵性健康水平和各类组织的灵性管理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注释与参考文献从略,全文详见《社会建设》2021年第3期)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