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社会工作

张敏杰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工作的学科发展进程

2008-02-26 作者: 张敏杰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工作的学科发展进程

       张敏杰
  「内容提要」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作为学科在20世纪经历了萌芽、初步发展、中断、恢复重建和趋向繁荣的发展进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现代化建设对社会工作专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而社会工作研究和教育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基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曾中断30年这一现实,新时期的中国社会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其发展仍充满着紧迫感。本文在对中国社会工作百年进程作回顾分析的同时,也指出了中国社会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作者简介」张敏杰/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一、社会工作学科在中国的萌芽及初步发展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萌芽是与社会学的传入相同步的。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进行经济、文化的侵略,西方教会不但大力传播基督教教义,而且由宗教事业而推广到慈善事业和文化事业,开设教会学校,选送出国留学生等。中国赴美留学生中最早进行社会工作研究的当推朱友渔,他于宣统三年(1911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获得哲学博士,其博士论文为《中国慈善事业》,回国后曾在上海圣约翰大学任社会学教授。1913年上海私立沪江大学,由美教授D.H 葛尔溥(Daniel Harrision Kulp Ⅱ)创立社会学系,并于1917年由他主持创立了沪东公社,在上海杨树浦一带工人社区从事社会服务工作,涉及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卫生运动、个人家庭改良、宗教活动等工作。

  20世纪2030年代,随着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开始在我国萌生,与社会工作相关的专业团体相继成立。191311月,由北京青年会的积极分子发起,以社会服务为宗旨,成立了北京社会实进会;191911月,北京青年实进会创办旬刊《新社会》,由郑振铎、瞿秋白、耿匡、瞿世英、许地山等负责编辑和撰稿,发表了一批有关改造社会、提倡社会服务、讨论社会问题、介绍社会学说、研究贫民教育、述写社会实况等方面的文章。此外,还有北京社会学会、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社会调查部等团体介入了社会工作的推广。1922年,北京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创建时,分理论社会学与应用社会学两个学科,注重培训社会服务专业人材。1925年该系改称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仍侧重于实际应用方面,开设了个案工作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团体工作社会行政14门课(注:吴桢:《试论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江海学刊》1989年第3期。),为各社会服务机关、团体培养社会福利工作者。南京金陵大学在1948年以前设立社会工作组,隶属于社会学系。1946年社会工作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社会工作组的支持与帮助下,拨给了相当数量的物质,支援了不少师资,培养了十余名社会工作研究生,又于1948年单独成立了社会福利行政系,招收了社会工作本科生,成为中国唯一的独立的社会工作系。其它如苏州东吴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复旦大学、山东齐鲁大学、北京清华大学、辅仁大学等许多大学,也都有社会工作社会福利行政等课程的设置。

  此阶段,一批重要的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如胡均的《社会政策》、马饮冰的《都市政策论》、君武的《失业人及贫民救济政策》、北京中国义赈总会编辑出版的《科学方法之救灾述略》等。不少学者还进行了城乡的实地社会调查,写出了一些对中国社会工作学科产生了影响的著作,如中鼎鄂的《北平一千贫民之研究》,麦绩曾的《北平娼妓调查》,严景耀的《北平犯罪之社会分析》,许世廉的《社会计划与乡村建设》,柯象峰的《中国贫穷问题》,陶孟和的《社会与教育》,《社会教育》,李景汉的《中国农村问题》等(注:张乐天主编:《社会工作概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同时,一批介绍英美等国家社会事业状况的著作陆续被翻译出版,关于十月革命以后苏联社会事业迅速发展状况的书籍也被介绍到中国来。此外,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李景汉等一批教育家,以社会教育工作为中心,进行改造乡村社区、开展平民教育、推动乡村建设的实验,开了中国近代社区工作的先声。一些进步团体如保卫中国同盟中国福利会所开展的社会工作也十分活跃。他们的工作是中国知识分子立志唤起民众、改造乡村、拯救中国的一种实际行动,却未能挽救农村经济破产的危机。

  但是,在中国共产党所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及其后的解放区,人民政府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靠人民群众,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支援前线、社会教育、社会改造、社会救济、社会服务,取缔娼妓、赌博和缠足,禁烟禁毒,解决盐、米、房子、穿衣、生小孩等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在战争的年代里,根据地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解放区救济总会(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的前身)等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在生产救灾、社会救济、战地服务、拥军优属等工作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成绩。通过群众路线的社会工作方法,为人民谋福利,促进了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安定团结,推动了革命事业的胜利发展,为夺取革命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新中国的社会福利工作创造了有益的历史经验。

  总之,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工作专业虽然历史短,相对地不发达,却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社会工作的课程一般地都开在社会学系,有的在社会学系里设社会工作组社会行政组2.重视社会调查与个案工作,有的大学还附设有社会调查和社会工作基地,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社会工作者;3.以改造社会为宗旨,提倡社会服务、讨论社会问题、关注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和面临的困境;4.各大学不仅注重社会学及社会工作的教学、实验、研究工作,同时还设立社会工作训练班,以培训各地社会工作者;5.初步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它以受过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的社会工作者为主体,包括广大热心于社会工作和社会服务事业的知识分子、以及致力于为人民谋福利事业的解放区社会工作实践工作者。这一切都为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科学化、职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工作专业的中断及其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面对旧的社会制度遗留下来千疮百孔的社会现实,采取了一系列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对职工的社会保险、对公民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对军人及其家属的社会优抚等。1950年,中央有关部门陆续制定了《革命军人牺牲病故褒恤条例》等5个优待抚恤条例;19512月,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等。在农村,国家通过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又通过互助合作运动,逐步建立了一定规模的集体所有制经济,从而分得了生活资料。在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集体从全体社员创造的收入中提取一定的公益金,兴办一些集体性质的福利事业,如五保制度和其他扶贫救济制度。这些法令和措施对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调动广大职工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也为新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52年的院系调整取消了社会学系和社会福利行政系,从此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的课程在大学里消失了。虽然民政等部门和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社会团体一直在从事一部分与社会工作内容相近的实践工作,与此同时,一些社会团体与实际工作者根据工作的需要,也撰写编辑了一些与社会工作有关的书籍和资料,但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和研究在实际上被中断,结果使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一直未能得到发展;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逐渐变为缺乏学科指导的艰难摸索,我国的社会工作也变为缺乏专业化规范的以政治性、政策性和伦理道义性为取向的工作。

  到1979年为止,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大陆中断了近30年。正是这个时期,西方国家伴随着50年代后半期出现的科技突飞猛进和经济迅速增长,大力发展福利事业,社会工作有很大的发展,社会工作向规范化发展的趋势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并且逐步扩大了社会工作的范围,使社会工作成为一种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的广泛性的社会服务工作。50-60年代,美国大学纷纷成立社会工作学院和系科,设立学士、硕士、博士等专业学位,极大地提升了社会工作的理论指导,使之在服务实践上有了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在组织管理上有了比较专门的方法和专业的队伍。特别是由于系统科学、计算机等方法引进社会科学领域,使许多社会现象易于量化,从而提高社会工作者研究、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相比之下,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却因被长期取消而在专业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某些发展中国家。

  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之所以被取消,袁方认为(注:袁方:《社会工作教育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社会学年鉴(1979-1989)》,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72页。),主要是由于的指导思想,片面理解社会主义社会没有社会问题所致。事实上,社会主义社会仍有社会问题,如失业、犯罪、贫困、自然或人为的灾祸等。正是有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是不可缺少的。而我国有许多实际部门的工作人员,虽然穷于应付各种社会问题,但他们没有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不懂得用现代化行政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从事自己承担的工作,和自己的工作对象打交道,因而工作质量低。这是多年来否定社会工作教育的必然结果。

  三、社会工作专业的恢复和发展

  1981年,由费孝通指导和主持,在组织编写《社会学概论》的过程中,决定在书中增写社会工作作为独立的一章,开了我国恢复社会工作教育的先声。随着上海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先后建立起社会学系,在相关的教学计划中,也开设了社会工作的课程,如个案研究法、民政概论、劳动问题、人口问题、社会保障等,以适应一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包括硕士博士)的需要,培养学生从事社会工作,使他们具有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1985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向国家教育委员会提请设置社会发展计划与管理专业;1986年,教委同意社会学系增设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这就为恢复中断近30年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创造了前提条件,即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肯定,从而填补了社会工作教育的空白,弥合了社会工作人才的断层。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开办了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又正式纳入了学科化的发展轨道,社会工作专业也由此在我国重新得以确立。特别是90年代后,不少国家教委直属院校和地方院校也陆续开设了社会工作课程,一些部属院校和地方院校都建立了社会工作系。1994年,开设社会工作课程的学校成立了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社会工作专业的设立,一方面表明我国有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团体和教学研究队伍;另一方面标志着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从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社会工作者的队伍结构也有明显的变化和提高。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的社会工作研究取得了以下的成绩:

  1.社会工作专业的著作、期刊陆续出版,许多社会工作论文发表后产生了积极的反响。从1990年开始出版的概论性社会工作专著,主要有袁华音、王青山的《社会工作概论》、卢谋华的《中国社会工作》、王刚义的《社会工作学》、张乐天的《社会工作概论》等。社会工作专业的工具书则有李善峰编的《实用社会工作辞典》、中国社会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学分册》中的社会工作部分,也为了解社会工作及中国的社会工作状况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南。在社会工作的专业报刊方面,有民政部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研究所从1988年起创办的《社会工作研究》杂志,江西省民政厅创办的《社会工作》杂志,还有《中国民政报》等。另外,我国许多社会科学学术刊物、社会学专业杂志等也发表了为数不少的社会工作论文,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2.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机构和团体相继建立。进入90年代以来,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民政部系统所属院校相继建立社会工作系,各地区教委所属、部门所属院校也开设社会工作课程,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培训。1991年民政部牵头成立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1994年我国社会工作院校成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与此同时,一些民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如热线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等相继建立,它们尝试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开展服务;志愿者服务队伍也不断扩大,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1999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的研究领域既包括社会政策的理论与方法,也包括具体的社会政策和其他紧迫的社会政策问题,如城乡的弱势群体扶助、工程建设中的移民问题等课题也受到了重视。

  3.有关社会工作、社会福利的学术会议频繁召开,主要有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与亚太区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合办的亚太地区社会工作教育研讨会1988);中国民政理论和社会福利研究会与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合办的第一次中国内地及香港迈进九十年代的社会福利发展研府会(1990);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民政部社会工作教育研究中心合办的九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工作研讨会(1992);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与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合办的中国内地及香港福利发展第二次研讨会1993);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等与亚太区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合办的亚太地区社会工作教育的趋势研讨会(1994)等。许多研讨会都出版了以社会工作为主题的论文集。此外,较有影响的学术会议还有:由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京伦家庭科学中心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于199410月在北京共同主办的家庭与下一代国际研讨会,民政部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研究所与英国发展研究所于19969月在北京联合举办的中国社会福利体制改革国际研讨会199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京伦家庭科学中心在北京联合主办的“\'98家庭与社会保障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国际性的社会工作学术交流,开扩了我国社会工作者的研究视野,有助于他们了解世界社会工作专业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有效地促进了国内学术的发展。此外,在一部分大陆社会工作者到欧美等国家大学的社会工作学院学习和交流的同时,被国内所接待的国外社会工作者团组也呈增加之势,中外学者之间的相互考察和交流,既扩大了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影响,也为中国的社会工作学科带来了新的信息和经验。

  考察中国社会工作的恢复和发展进程,可以发现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这就是社会工作学科的重建和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国家民政部门的大力推动,民政部门所开展的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问题也受到许多专业研究者的关注。虽然民政工作并不等同于社会工作,但我国的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趋合倾向,社会工作的社会属性及其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使它较合乎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民政部门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重建就尤其积极,并把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特质、专业理论和方法、专业教育、专业意识等,作为民政工作的科学重组和转型的指南。这无疑是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和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一个优势。

  四、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探索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价值观、技巧和方法等在实践中会受到检验和挑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工作的理论建设和实务工作在继承的基础上,都有新的进展。

  1.社区研究和社区服务。在中国的社会工作发展历史的早期阶段,社区研究曾取得过一批很有学术价值的成果。1979年,社会学在大陆重建后,社区研究也随之重新起步。19879月,民政部在武汉市召开了全国社区服务工作座谈会,要求建立和完善城市社区服务系统。随后几年,以社会发展为背景的形势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社区服务工作在全国迅速开展起来,它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两个根本转变的过程中,根据社会生活的需要而提出的一种客观要求,它推动社区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90年代,一些社会学家和社会工作者对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社区资源、社区发展等问题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社区和社区服务成为了一个频频出现的专业术语。1993年,国家民政部等14部委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的文件,明确指出社区服务要纳入第三产业。有学者指出,社区服务是通过服务来体现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服务要参与经济运转,本身就具有商品经济的规律;但是,社区服务毕竟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它具有福利特性和很强的区域性、群众性。也有学者认为,社区服务应由政府行为或准政府行为转变为产业行为或有限意义上的准政府行为,这也意味着社区服务由原先那种基本上由民政一家主管的事务转变为社会有关各方、政府有关部门都参与其事的行业,代表着从社区服务向社区建设的移位。

  2.社会保障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被提到了党和各级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对社会保障的研究成为了热点,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一是引进和借鉴阶段,80年代初,我国有许多报刊、杂志都发表了文章介绍国外和港台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出版翻译了一批介绍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著作。其二是积极探索阶段,国家的七五计划明确提出要有步骤地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雏形(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3页。),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学者们对社会保障的研究。其三是社会保障研究成为社会热点的阶段,它是在80年代末渐露端倪,在90年代中期成为社会聚焦点的。一方面,社会保障的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通力合作,有关社会保障研究的课题和研讨会在各地层出不穷,推动了社会保障研究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提高了党政实际部门的社会工作水平;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社会科学期刊和杂志,都发表过大量分析和研究社会保障问题的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也从1992年开始,在每年推出的年度社会蓝皮书内设立了社会保障分析与预测的章节。

  3、扶贫社会工作。消除贫困是世界性问题,也是社会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1994年中国政府制定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力争到20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为了探索贫困地区人口与脱贫致富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贫困地区解决人口与发展问题出谋划策,1990-1994年在联合国人口基金资助下,张纯元牵头设立了中国23个贫困县人口问题研究课题,对分布于22个省区的23个贫困县进行了调查研究,期间开过5次专题学术讨论会,先后写出了针对性很强的咨询报告140篇,出版了由张纯元主编的《消除贫困的人口对策研究》、《中国贫困地区人口经济国情资料》等专集及叶明德和刘长茂的《反贫困与人口问题》等专著,对贫困地区人口与发展、扶贫社会工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4、老年社会工作。19824月,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中国委员会成立;6月,中国社会学学会成立了老年人问题研究会。19848月全国首届老龄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19865月,中国老年学学会成立,全国各地也相继成立了老年社会学的研究机构或组织,创办了多种研究老年人问题的刊物,老年社会学的研究著作不断出现,并翻译介绍了不少国外开展老年社会学研究的论著,与国外学术界进行了这方面的学术交流。一些专家认为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工作带来的最大挑战是老年人口的社会福利政策问题,为应付在未来半个世纪时间里老年人口数量预期连接续出现的两个倍数,确保如此众多的老年人口在老龄化社会中很好地度过晚年,建立可靠的老年福利保障体系已经刻不容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向社会养老转变是社会的巨大进步。但在建立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决不应忽视家庭在养老方面的作用,家庭养老是世界各国都经历过的一个历史阶段,从跨文化的角度考察,家庭养老方式至今仍有一定的生命力,应发挥国家、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养老作用(注:张敏杰:《中外家庭养老方式比较和中国养老方式的完善》,《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4期。),这是与目前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的。学者们认为,养老不仅仅是经济赡养,同时还包括对老年人的生活照应和精神慰藉。老年人迫切希望得到家庭成员的关怀和尊重,体会家庭生活的温暖,所以要通过社区服务把养老服务的重点转到支持在家养老和上门服务上面来。有些学者还指出,必须转变福利服务由政府包办的传统观念,以引进市场机制为突破口,通过政策引导和规范管理,将潜在的社会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盘活存量、发展增量,以形成社会福利事业的自我发展能力,更好地为有福利服务需要的老人服务(注:唐钧、王婴:《中国老年福利服务改革:调查与思考》,《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第3期。)。老年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推进老年人的发展,发挥老年人的余热,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等问题,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关心和安排好老年人的生活,在使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同时,视老年人为积极的因素,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老年人的积极作用。

  5.残疾人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残疾人是具有特殊需要的社会群体。对于学习、生活、工作、医疗等,残疾人有和健全人不同的要求,如何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如何造成更多的机会,使他们有参与社会活动的可能,这将相应地给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道德、文化教育、就业、医疗康复和社会福利等带来一系列的影响。第二,残疾人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整个社会和某些家庭,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程度不同的经济和精神上的负担。因此,残疾人社会工作以及对残疾人参与社会发展的研究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6.灾区社会工作。灾区社会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工作,但长期以来相关的研究很薄弱,涉及灾害与社会问题研究的论文主要有王贵伊的《灾害损失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初探》、金磊的《中国城市综合减灾管理问题》、张敏杰的《重视灾区社会工作》等。张敏杰认为,灾区社会工作以受自然灾害影响而使生命财产受到损失、正常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被干扰的社区为工作对象,动员灾区内外的一切资源以帮助灾区人民预防和解决面临的生活、社会问题,增进灾区社会福利为宗旨,是运用各种社会力量所进行的灾区社会服务工作。它是一项为人服务的事业,具有保持灾区社会稳定、促进灾区重建和发展的功能,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注:张敏杰:《重视灾区社会工作》,《社会科学》(上海)1998年第11期。)。由于自然灾害有一个逐渐形成、发生、消失的过程,灾区社会工作可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社会工作者所提供的专业性服务和救助工作对于帮助灾区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是刻不容缓的,对于承受过巨大压力的灾区群众和救灾人员的心理恢复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总之,它是一种协助人们去预防和解决灾害在特定社区造成的社会问题、恢复并增强社会生活功能的一种社会制度化的方法,它既是一种具有知识与技能体系的专业工作,也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科学。灾区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抗灾救灾实践中已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的经验,并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方法,这就是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相结合的方法、治本和治标相结合的方法、个案和社区群体相结合的方法等。

  实际上,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大陆恢复后,专业理论工作者和实际社会工作者们所涉及的社会工作已大大超越了上述领域,如关于志愿者服务的研究、关于心理咨询和服务的研究、关于慈善工作的研究、关于对社会弱势个体提供庇护的研究等,限于篇幅,不一一详列。

  五、中国社会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世纪交替之际,业已起步并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中国大陆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走向是不断进步的,但我们也不能不清醒地看到社会工作专业仍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1.专业研究者人力不足。20年来,虽然我国出现了一些水平高、成果多的社会工作研究者,在他们的培养指导下,近年来又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年轻学者,但是以社会工作为方向的专业研究者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落后于或低于其他社会学学科,其中高层次的社会工作者尤其缺乏。

  2.教材雷同,模式陈旧,理论著述量少势微,真正称得上担纲之作的著作极为少见。

  3.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矛盾较为突出,学科体系建设尚需加强。与此同时,有些人的研究方向和兴趣有着较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这种研究态度往往导致社会工作研究的急功近利。正如王思斌所指出的,社会工作专业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开拓,就参与范围而言,它所涉及的主要是心理咨询之类的个案工作,其工作方式以各种类型的热线电话为主,解决问题多限于咨询人的个人及家庭生活,如心情不畅及其他个人性问题,而对于当今我国生活普遍关注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失业、生活安全感、社会秩序紊乱、贫困等问题介入不足。这一方面局限了社会工作的影响范围,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对社会工作重要性的片面认识。(注:王思斌:《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地位》,《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4期。)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时代对社会工作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的社会工作正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的社会工作者面对21世纪的挑战,理应通过对本学科学术发展史的深入总结和反思,承前启后,博采众长,将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学科建设之中,特别注意吸收已有100多年社会工作历史的西方国家较为完善的社会工作学科理论,积极参与社会工作的实践,为跨世纪的社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使社会工作专业及其实践能无愧时代和人民的期待。

  (本文发表于《浙江学刊》,2001年第2期;《社会学》2001年第7期转载,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