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亿万农民的生存安全: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专著;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9 月出版)
自 序
拙著《为了亿万农民的生存安全: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在安徽人民出版社方方面面人士的全力支持下就要正式面世了,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在此 , 我想就与本书有关的一些问题向学界前辈、朋友和广大读者做一个简要的交代。
(一)
我介入社会保障这一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已经有不少年了。就在 1987 年原国家教委批准中国人民大学成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系国内首批获准成立该专业的四所高校之一,设在劳动人事学院)时,我已荣幸地成为该专业的教师之一。由于各种原因,人大的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成立之初的几年没有招生,当时我们这些教师主要从事于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从 1993 年为适应改革深化对社会保障人才的大量需求,劳动人事学院决定该专业以社会工作与管理(社会保障)的名义招收本科生、同时招收硕士生起,我们陆续转入社会保障的课程建设与学术研究。从那时算起,已经十多年了。
1996 年初,我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的博士生(在职),同年 9 月幸运地成为我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先生的弟子之一,专业方向为社会学理论与应用。基于我所在学科建设的需要及自己的知识积累,在和先生沟通并取得先生的热情支持后,我便打算将自己的博士论文研究方向确定为有关社会保障的研究。 1999-2000 年我受学校派遣在日本东海大学任高级访问学者期间,其研究方向也是社会保障(中日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当时的导师木岛贤教授系日本资深的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学者之一,担任日本厚生劳动省及跨国商业保险公司——东京海上保险公司等多家政府与企业顾问,为总部设在早稻田大学的“社会保障研究会”的核心成员之一。 2000 年底我以《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变迁与改革》为题完成了博士论文,并顺利通过答辩。 2001 年,这部论文获得“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经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后,以《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研究》作为正式书名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3 年该书荣获中国人民大学第八届优秀科研成果(著作)奖。
2001 年人大实施“院系调整”计划后,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被划入社会学系,正式定名为“社会工作”。原劳动人事学院的社会工作与管理(社会保障)专业早在上个世纪末已被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取代,后来被正式确定为“社会保障”。根据本人意愿,我随社会工作专业进入社会学系。在社会学这样视野宽阔的一级学科之下从事社会保障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我感到自己的思路大大地拓展了。在郑杭生先生及系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将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进一步明确为“社会政策”,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同时为本科生开设相关课程。
尽管我目前的研究方向是社会政策,其所涉及的领域要比社会保障宽广得多;但本人目前研究的重点仍主要在社会保障领域,同时兼及社会问题、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等领域。
(二)
上述《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一书是我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具体讲,主要根据对西方社会学功能主义的社会福利理论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而获得的理论启示,同时结合对中外社会学家关于社会结构、社会转型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分析,从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的关系的角度,探讨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演变的一般规律及其在中国的特殊表现。该书所揭示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从城乡二元到城—镇—乡(或城镇正式企业职工—乡镇企业职工与进城农民—农民)三元再到城乡整合的演进框架,无论是对我国社会保障的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但是由于篇幅及研究重点的限制,该书无论对上述 “三元”保障框架中的任一“元”虽然涉及讨论、却都未做具体的、深入的展开与探讨。因此,运用该书提出的框架就这些对我国社会结构转型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保障现象与问题、特别是对制度建设严重薄弱、缺失的农村居民及乡镇企业职工与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就变得很有必要。我在本书中之所以选择将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就是基于上述考虑。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至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一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建国初期,适应当时的工业化战略需要,我国对城乡劳动者实行了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城市劳动者实行了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而在农村则实行家庭保障为主、社会(集体)救济为辅的保障制度,城乡社会保障因之出现了明显的二元化特征。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集体化时期在农村建立起来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逐步弱化,已不能满足亿万农民的生存需要,迫切要求建立起与新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基于这一需要,我国政府开始关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问题。自 1980 年代中后期以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在养老、医疗及社会救助等方面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是迄今为止,和对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改革的重视程度相比,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视显得严重不足。导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未能根据现实条件的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改革,对广大农村居民已难以起到“安全网”的作用,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与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指导思想的认识及实际决策的失误有关:
第一, 和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相比,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合理的目标定位,导致实际的改革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嫌。
第二, 政策设计的思路始终坚持“城乡有别”。和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相比,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关注显得非常不足。农村社会保障最重要的项目,像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除部分发达地区农村外,就全国而言,至今都没有比较成熟的方案,更没有从有利于实现城乡衔接的角度来设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思路。
第三, 未能根据城乡社会结构的实际变化全面地、动态地、关联地考虑整个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改革的问题,间接地妨碍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将进城农民、乡镇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仍和农业从业者及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放在一起考虑并设计相应的政策思路,这不仅和国际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惯例相背离,也不利于加快我国的城市化与城乡社会结构的转型及推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规范化改革与最终实现城乡整合。
显然,按照目前的思路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改革是不行的。那么,究竟应当依循何种思路与采取怎样的方案来推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改革才是既具合理性、又具可行性的选择呢?这是需要做全面、具体、深入的研究才能够加以回答的问题。
基于对转型时期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我于 2002 年初以“社会转型加速期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为题正式向国家社会基金提出立项申请,虽然是作为“一般自选项目”申报的,但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学组评审专家的大力支持,顺利立项,批准号为 02BSH042 。这就为本项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一个最重要、最宝贵的前提条件。
(三)
本项研究自 2002 年中期正式立项,至 2005 年 12 月申请结项,已经过了近三年半的时间。本来,这一研究已有较好的前期准备,按预定计划于 2004 年中期结项应该基本可行;但课题组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真正能够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事业有切实的帮助,对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有切实的贡献,并使项目的最终成果真正成为一部逻辑比较严密、结构比较合理的研究专著,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接下来我想对拙著的研究思路、基本观点、主要创新做简要说明。
其一,关于本书的研究思路。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部书《 为了亿万农民的生存安全: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体制变迁与社会结构演变为宏观背景,结合国际经验,全面地考察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演变、现状、问题与改革思路、未来趋势。研究的重点是探索建立一种能够满足亿万农村居民实际需要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且有利于实现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衔接乃至整合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可能性及其实现途径。
关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思路与未来趋势的研究本人力戒泛泛而谈,而是将整体研究与具体分析结合起来。在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与推进原则做出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我用三章的篇幅集中讨论了和农村居民关系最为密切的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基本项目的改革目标与政策选择,分析各相关项目的现状与问题,探讨其改革的具体思路及其与城市相关项目衔接的可能性与途径(目前的改革所设计的模式应体现并有利于实现这种过渡)。在这三章之后,又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结合起来从整体层次上探讨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演变的未来趋势及其方案设计。
作者并注重联系我国城乡社会结构转型的实际,考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改革的问题。在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做出整体与具体的探讨之后,接下来讨论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相关改革,着重研究了建立相对独立的进城农民与乡镇企业(小城镇)社会保障项目体系的可能性。最后,本书就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改革的最重要、最关键的推动力量——政府的角色做出了全面、合理、明确的界定。
其二,关于本书的基本观点。 本书在长期扎实的研究基础上 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独到的观点与建议,本人在这里愿列举其中一些比较重要(核心)的观点与建议: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有规律的。尽管在一定时期保持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有别”是必要的,但不能将其加以固化。农村社会保障的改革应以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基本生存需要与实现城乡整合为目标。
——根据农村目前的实际情况,可设计建立一种过渡型态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它将包括现代社会保障的主要项目,如养老、医疗与最低生活保障等。这里的“过渡”是指基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实然)与改革的目标(应然)之间的过渡,它将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
——为推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规范化改革与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根据城乡社会结构转型的实际,目前有必要建立相对独立的乡镇企业(小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面向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通过切实措施,推进这两种社会保障体系先行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整合。
——根据中国国情,同时参照国际经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未来与城市整合的比较合理的模式选择应该是“有差别的统一模式”,最基本的项目与待遇标准应实现城乡统一,其它非基本项目可保持一定的城乡差异。
——由于我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各地不可能保持同步性,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在基本改革框架(方案)保持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各地在实际执行中可根据本地的特点采取适当的变通政策。
——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只能主要由国家(政府)来提供。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农村居民的自我供款能力严重不足;尤其是在我国,国家(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欠账太多,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与改革给予特殊的政策倾斜是必要的。
本书所持的观点与建议符合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演变的规律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具有前瞻性与可行性,对推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三,关于本书的主要创新。 本书实现的创新或与 同类研究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本书结合国际经验,指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从根本上来说是和社会经济结构变迁的进程相适应的。以此为立足点,本书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体制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的独特进程为宏观背景,来考察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改革以及未来走向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与程度上克服了过去的社会保障研究中所存在的描述性框架的缺陷,使得对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的分析与改革方案、模式及对策建议的提出建立在比较科学的基础上,并使得对它的未来走向的预测变得可能。因此运用上述观点或视角来研究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可以认为是我国社会保障研究的新开拓。
第二, 本书根据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国际相关经验和我国改革以来社会经���结构变化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困境的实际,分析城乡社会保障二元化的非合理性,在此基础上不仅提出农村社会保障未来与城市社会保障整合的目标,而且探索一种既有利于向目标模式过渡、同时又与我国大多数农村现实相符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过渡模式)。本书所持的一系列观点与建议与流行观点不同,且更具可行性与前瞻性,对实际推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具有参考价值。
第三,本书 将非农职业农民,主要是进城农民和乡镇企业(小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单独(在特定时期内使其“相对对立”)考虑,以与现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相区分、同时又和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保持一定差异的思路,符合党和国家大力推进非农化、城镇化与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政策思想,对加快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规范化改革并促其最终与城市整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第四,将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角色做专门的研究,抓住了影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本书将这一重要问题的研究作为本课题的最终成果的落脚点,旨在说明只有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才有切实的保障。对政府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做如此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在学术界尚不多见。
(四)
本项研究历时三年有半,加上前期准备,时间就更长了。在研究正式开展的三年多时间里,课题组勤奋工作,产出了大量阶段性成果,不少阶段性成果业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本项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主要包括论文近二十篇,分别发表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社会学研究》、 Social Development Issues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教学与研究》、《红旗文稿》、《社会科学研究》、《浙江学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学海》、《河南社会科学》等国内外核心或重要学术刊物上。此外,本人近几年还应邀在中外一些重要的学术论坛发表与本项研究相关的论文或讲演多篇:其中如在 2005 年 9 月北京举办的“首届社会保障国际论坛”上宣读论文“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过渡模式设计”;在 2004 年 9 月山东举办的“资产积累与社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题为“我们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演讲; 2003 年 12 月在“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论坛(第二届)”作题为“农村社会保障研究的新进展”的演讲; 2004 年 3 月在北京举办的“首届社会发展政策高层论坛”作“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应当实现城乡衔接”的专题发言;等等。上述阶段性成果的主要内容或精华部分都被吸收到摆在各位面前这部著作中。
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学术界及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应中国社会学会会长、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先生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司长李守信先生之邀,本人承担了国家发改委立项项目( 2004 年中期立项)“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的子项目“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与改革”,的研究,该项目已于 2005 年上半年结项,有关建议作为编制国家“十一五规划”之参考。 2003 年 7 月本人还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的邀请,承担当年由该学部主任基金资助的“农村社会保障应急项目”系列项目之一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的研究,中期成果由该学部以“成果要报”的形式上报中央决策部门;最终成果收编在由成思危先生主编的有关专著中,即将出版。另外,本人提出关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城乡衔接的思路在“首届社会发展政策高层论坛”发表后,受到学校有关方面的注意,后按学校要求以《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城乡衔接的基本思路》为题发表于人大内部刊物《问题与思路》 2004 年第 3 期,上报中央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
上述主要阶段性成果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农业经济问题》等全文转载五篇,其他有关转载、摘编情况未做统计。本人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经常被学术界引述或评论,如在杨立雄的论文《争论与分歧》(《中国人口科学》, 2003 年第 2 期)中,就将我提出的“有差别的统一模式”或“整合模式”特别做了专门评述。
(五)
应该说,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努力,本项目已经圆满完成或超额完成了预期的研究计划,主要表现在,第一,发表的中期研究成果已经大大超过预期计划;第二,最终成果比预期计划超出约 10 万字(原计划 20 万字);第三,更主要的,最终成果的内容比预期的更充实、结构更完整、观点的新颖性更鲜明。
在过去的三年半时间内,本项目课题组以最初的研究计划为基础,并根据实际情况多次修订原来的研究方案,使之更加合理与完善。按照研究计划,课题组对我国东部(山东)、中部(安徽)及西部(山西)少数有一定代表性的农村进行了案例研究,分别写出了关于农村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的研究报告(其中有三篇进一步修改成为硕士论文),同时结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及统计资料及其他多种资料的综合研究,撰写了大量课题论文,发表在国内外权威或重要学术期刊上。在上述所有研究工作及其成果的基础上,由课题负责人执笔(全书基本框架、主要观点及内容)或经负责人指导由部分课题组主要成员完成了本项目的最终成果《为了亿万农民的生存安全: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一书,加上附录,约 30 万字。
具体来说,在课题收集资料及实地调查过程中,宋良(国家信访局)、陈光宇(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刘艳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等做了很多有价值的工作,并分别写出了有关调研报告。郭明霞(兰州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吕朝华、周妤、袁争(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等四位提供了本书第七章“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与政策选择”的初稿。刘艳霞提供了本书第六章“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与政策选择”的初稿。该稿系在她的硕士论文的研究基础上修改完成,目前她在我的指导下攻读社会政策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本书的其他所有内容的撰写及全部书稿的修改、统稿工作皆由本人完成。
最后,本人要特别感谢国家社科基金对本项目的研究所给予的宝贵资助和指导、督促,感谢安徽人民出版社对本书出版提供的及时、无私支持,感谢对本项目研究做出这样那样的帮助与贡献的课题组成员及其他各界人士,感谢在本课题立项、中检及终检各阶段提供支持、建议、意见的相关专家及基金管理办公室的各位领导与工作人员。
李迎生
2006 年 1 月 28 日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