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新疆游牧少数民族妇女为研究重点
岳天明,郝世亮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暨社会学系,兰州 730070)
摘 要:现代化进程中的理性崇拜催生了人们对于两性关系的反思,但包括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在内的相关研究还必须不断地接受来自女性的挑战,以弥补性别盲点这一明显的缺陷,这是符合时代发展的理性选择,无疑会有助于主流社会化理论的丰富和拓展。文章以现代化进程为背景,分析了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的内涵和内容,梳理了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研究的现状及不足,并就游牧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的研究意义作了全面分析。
关键词:现代化;民族妇女;民族社会化;妇女研究
一、引言
自欧美大陆悄然发生工业文明的先声之后,近世人类文明的进程才受到现代化的指引。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显然是无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现代化是涉及社会各个层面的一种过程,[i]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个光怪陆离的物质文明的世界,更让人类自身在认知、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和漫长的前现代社会之间巨大的差异性。人类从对“理性化”的崇拜中催生出的对两性关系的反思同样是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主题,从而对女性角色和生活的曲解和边缘化[ii]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了较大的改观。比如,女权理论家认为,在前现代社会的主流话语中,女性几乎没有获得和男人同样的地位,甚至没有获得“人”的地位,而是以“第二性”出现在由男权书写的人类历史之流中。因此,虽说“启蒙主义的理性是货真价实的”,但“后现代主义者却怀疑它”。[iii]女权主义对现代化进程中启蒙思想“上帝之眼的观点”(God’s-eye view)提出了挑战和批评。[iv]渐渐地,以妇女群体为研究对象的学术研究也经历了由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到“现在,社会性别已经成为社会学理论阐述中一项合法的主题”[v],女性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支逐渐获得了清晰的学科定位,2007年9月,“中国社会学学会女性/ 性别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的成立,标志着这一学科走向了主流社会学界,[vi]乃至于它“在社会学里是最受关注的一个分支”[vii]。但即便这样,社会学本身在中国依然是传统范畴中的学科,还与其他许多古老学科相似,陷入男性主流文化的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