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伴式”青少年家庭社会工作模式
肖玉兰 金小红
文章来源于《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摘 要】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文化急剧变化的现代化阶段,传统的家庭结构、功能、权力、亲子关系等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风险。特别是现代家庭功能弱化,不能满足青少年的发展需求,损害了青少年当前和长远的福利水平。在这种背景下,提出“陪伴式”青少年家庭社会工作模式。
【关 键 词】社会变迁/家庭风险/青少年/陪伴式
一、社会变迁背景下的家庭变迁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改革和变迁,我国婚姻家庭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
1.在家庭权力方面,家庭关系趋向平等和民主,女性地位有所提高,拥有的家庭资源增加,家庭生活自主权增强。
2.在亲子关系方面,父母和子女都希望在理解、尊重、民主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沟通,建立平等式的、朋友式的新型亲子关系。2005年,全国少工委办公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发现,51.2%的少年儿童将母亲视为自己的好朋友。[1]
3.在家庭结构方面,家庭核心结构的方向由纵向转为横向,即由血缘转为婚姻,由父子轴心转为夫妻轴心。这种权力中心的转移,使个体在家庭中权力和地位产生变化,为代际民主、两性平等提供了现实条件。
4.在家庭功能方面,家庭从社会生产单位变为生活消费单位,从经济政治共同体变为心理文化共同体,[2](P49)特别是儿童教育与老人赡养功能的部分外化改变了传统的养老育幼方式。
家庭权力、家庭结构的变迁趋势是“民主和平等”,这直接影响着家庭的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功能的外化,在减轻家庭负担的同时,也削弱了亲子沟通的效度。由此可见,在诸多变迁因素的影响下,家庭的“亲子关系”已成为家庭变迁的焦点。而由家庭变迁所产生的问题中,“亲子冲突”也演变成家庭问题的中心。
社会变迁在促进家庭在结构、功能等方面改变的同时,青少年对现代家庭的需求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家庭能否满足青少年的需求直接决定了亲子关系的好坏和青少年能否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社会变迁中的青少年家庭需求
青少年大多处于身心发育期,尚未形成独立的主观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容易受到社会特别是家庭环境的影响,所以,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研究现代青少年对家庭的需求,及时满足,对预防青少年偏差行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家庭环境是指以家庭这一社会群体为核心形成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环境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从心理学上讲,家庭是青少年早期人格塑造的最主要的场所,从教育上讲,家庭是青少年接受各种知识的主要信息源,从社会学上讲,家庭是青少年最重要的社会化主体,家庭给予青少年生活能力的培养、感情的安抚、社会知识的灌输、社会规范的熏陶,为其以后的个性形成和人格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青少年对家庭的依恋
依恋是个体在毕生发展过程中与重要他人建立的一种深层的、坚固的、持续的情感联结,[3]这种情感联结对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影响重大。
青少年依恋对其社会适应性有较强的预测作用,母亲依恋影响最大的是青少年的心理优势感,属于社会适应的心理发动环节;父亲依恋影响最大的是心理弹性,是持续适应环节。[4](P178)以上研究说明,青少年对家庭中父母的情感联结是他们探索外部世界的基础和起始点,和父母的安全依恋能够给青少年足够的安全感、优势感,为他们良好的社会适应提供强劲的动力。
(二)青少年的家庭需求
现代社会,由于家庭在权力、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变迁,代际间的理解、尊重、民主、平等已成为时代的主题,青少年对家庭也产生了深层次的情感和教育需求。除了基本的生活照顾、休息、娱乐等功能外,青少年对家庭氛围、父母的教养方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少年希望父母在个性、人格、心理等方面给孩子更多的关注,满足孩子情绪的需求,鼓励社会性发展,以理解的态度来管教子女。[5]众多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经济条件、合理的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6](P22)
在一项影响生活幸福感最重要的因素的调查中,众多青年选择的选项为“有温暖的家”,最高比例为57.1%。[7](P22)由此可以看出,现代社会青少年对家庭的需求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需求,内心的慰藉。青少年需要父母陪伴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对他们的学业、情感、价值观、人格、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现代家庭风险及功能弱化的表现
家庭作为一种社会设置,社会的结构、体制改革等所引发的各种矛盾都可以从现代家庭压力中体现出来。
(一)现代家庭风险
伴随家庭结构性的变化,在单位制的解体、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和人口大流动社会背景下,我国现代家庭面临着种种风险,其中很多方面都直接威胁着青少年的成长,其具体表现为:
1.婚姻危机。由于现代家庭核心结构的方向转为横向,以夫妻为轴心,同时女性的家庭地位有所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追求高品质的婚姻生活质量,现代家庭离婚率渐渐提高。以单亲母亲为核心的家庭增多,婚外情、未婚同居、未婚先孕导致非婚生婴儿增加。[8]夫妻间冲突增多,家庭暴力时常发生。婚姻家庭的稳定性下降,不能给青少年提供温暖、和谐的成长环境,损害青少年当前和长远的福利水平。众多研究已经表明,很多未成年人犯罪和不良的家庭环境有关。
2.亲子冲突。现代家庭的变迁带动了亲子关系的变化。现代青少年追求自由、权利,也因此会和父母发生激烈冲突;青少年教养功能的外化,无形中拉大了亲子之间的距离,不利于亲子沟通;同时信息社会、科技进步使家庭成员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导致家庭成员人际关系紧张,亲子关系冷漠,家庭对子女的社会化功能有所弱化。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大多数城市家庭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现代家庭的婚姻危机,代沟扩大加剧的亲子沟通困扰等集中反映在家庭中,给家庭带来诸多风险。特别是现代家庭功能弱化,不能满足青少年的需求更是引起众多学者、专家们的广泛关注。
(二)现代家庭功能弱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仅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社会和经济结构,也使现代家庭的功能弱化,给子女教育带来了很多风险。
1.家长存在教育误区
(1)家长忽视陪伴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
有的家长注重为孩子提供充裕的物质环境而忽视对孩子进行精神方面的指导,认为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教育、人格塑造、良好品德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无足轻重,因而对青少年采取一种放任的态度。[9](P112)据“你对孩子了解多少”千名母亲问卷调查显示,51.24%的妈妈不清楚孩子最大的压力是什么;58.09%的妈妈“常常忽略”和无法及时觉察孩子情绪上的变化。[1]
(2)隔代抚养
大多数祖辈对孙辈宠爱有加,缺乏管教,忽视了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学习[10]等方面的教育。同时,在亲子亲密度、信任度、沟通度[11](P54)方面,隔代抚养家庭均低于父母抚养家庭,而前者的亲子冲突高于后者。
(3)家庭教育责任的转移
子女入学后,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把对孩子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局限在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里,引发了教师社会责任的功能性扩展,[12](P72)教师或压力增大,或精力不足,从而导致青少年学生问题增多。
2.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
(1)双职工家庭“忍痛割爱”
双职工家庭的子女与家长的接触时间较少,[10]亲子关系松散,在亲子照顾、亲子沟通、亲子教育等方面均出现障碍。
(2)小家庭的封闭性使青少年倍感孤单
现代社会大多数家庭的居住户型为独立、封闭的商品房,这客观上减少了人们之间的交往,[13]同时也使青少年的公共活动空间匮乏,缺乏玩伴和同辈群体。
社会变迁带动了家庭在结构、制度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也使家庭的养育、情感交流等基本功能下降、退化。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中心的调研数据显示,不少受访青少年与家长沟通的时间仅为每天30分钟,2/3的受访家庭几乎不会涉及子女的心事。同样的数字也出现在家长群体中,近80%的家长表示在与子女沟通时“遇到了难题”,认为“教育子女问题”最让家长操心的占56.7%。[14]
变迁中的现代家庭不能很好地发挥家庭应有的教养、情感等功能,满足不了青少年对家庭的需求,使得家庭教育面临着失范和挑战。代沟、亲子冲突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发生越轨行为,更有甚者走上犯罪的道路。如亲子互动不足不利于青少年健康的社会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15](P60)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任性,自制力下降。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由于缺少亲子之间的有效沟通而导致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发生率已居咨询问题比例的第4位,青少年离家出走、自伤、自杀、犯罪等极端行为均与情绪状况密切相关。[16](P7)
从以上学术研究和实证调查可以看出,现代家庭的教养模式、沟通方式、家庭氛围、家庭外部环境等的变迁给家庭履行对孩子的教养责任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问题。
四、“陪伴式”青少年家庭社会工作模式
(一)国内研究进展
综上所述,社会变迁对现代家庭的冲击引发了青少年与家庭的问题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不管是在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他们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鉴于前期对青少年家庭社会工作的研究和实务经验,我发现,虽然众多学者已经认识到并深入分析由于家庭变迁引发的青少年问题,也有学者借鉴国外的治疗模式,但很少有专家或学者提出针对这一问题的本土化的实务模式。国外的治疗模式是否有效,还有待考证。针对中国现代家庭的特点,摸索适合家庭和青少年发展需要的应对方法,我们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可以尝试的方向。
(二)各种社会力量崭露头角
针对这一现状,社会各方力量跃跃欲试,目前主要的做法有各类专业培训机构和社区“四点钟学校”。
以市场为取向,以盈利为目的的各类专业培训机构如兴趣班、培训班等,既可以满足当今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孩子放学或闲暇时间无人照看的问题。因此受到家长的热捧。但是,这种做法无视青少年的意愿,不符合青少年成长发展特点,也不能满足青少年内心真正的需求。对青少年人身安全责任界定模糊,造成了管理上的盲区。此外,培训机构收费高昂,给低收入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所谓“四点钟学校”,主要是指由于学生放学后无人管理,由社区居委会安排地方和人员,集中组织孩子们学习和活动的形式。[17](P55)以宁波为例,社区将社区工作人员、老人、学校教师、志愿者等各方力量集中起来,为孩子们提供形式各异的学习、教育、知识讲座、游戏等活动。“四点钟学校”的开展填补了孩子们放学之后的管理“真空”,有利于保障青少年的安全,增加孩子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而不足之处在于“四点钟学校”活动设计缺乏科学依据,活动实施的效果还有待考察;另外,活动缺乏对孩子家长的关注和培训,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三)“陪伴式”青少年家庭社会工作实务模式
根据上述文献和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家庭和青少年突出的实质性的问题是家长无法陪伴青少年,不能满足青少年的发展需求。因此,社会工作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尝试解决这一矛盾:对于存在教育误区的家长,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家庭功能,使家长很好地陪伴青少年成长;对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家长,我们依据自身在理论和实务方面的优势,由社工陪伴青少年成长,满足他们的需求,承担青少年的教育和指导责任,做青少年的老师、朋友、手足、伙伴等,伴随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因此,我们提出“陪伴式”青少年家庭社会工作实务模式。
具体做法如下:
1.针对家庭
对家长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引导他们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开展家庭教育。据调查显示,73.53%的妈妈希望当自己和孩子交流出现问题时,能够“有专家可咨询并得到专家的帮助”,59.56%的妈妈希望“参加教父母如何和孩子有效沟通的学习班或培训班”,70.1%的妈妈需要“专门教父母和孩子正确相处的书籍”。[1]
(1)定期开展讲座或工作坊,对家长进行培训。培训主要内容有青少年的特征、需求,科学的家教方法,亲子游戏等。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下属某社区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自助”理念的指导下,以亲职教育、团队工作等社会工作理论为基础开展了“蒲公英之家”的小组活动。目的在于改善亲子关系,提高家长教养子女的技能。[18]
(2)开通咨询热线,对家长进行情绪疏导,同时为他们传授现代教子观念,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
(3)编辑培训材料,系统讲述家庭教育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专业知识与实际案例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形成能够指导家长行为的权威材料。
2.针对青少年
(1)青少年的需求
青少年是心理机制尚不成熟的一个群体,心理处于敏感期,是人的一生最多变的时期,在身心健康、性别角色、人际关系、独立自主、认知技能、价值体系、职业生涯[19]等方面不断发展;同时对家庭也有生活照顾,[20]情感交流,培养个性、人格、社会生活能力等方面的需求。
3.陪伴青少年成长
(1)为青少年提供均衡营养的膳食及丰富茶点,保证青少年的人身安全。
(2)培养青少年有效管理自己的功课及学业的能力,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组织社区中高年级的学生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学业辅导。
(3)给予情绪支持,通过适当的感情介入与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宣泄情绪,增加自信,培养孩子积极的人生观及良好的品格;开发学生潜能,帮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看待自己。如上海的社会工作者在对青少年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情绪支援小组的专业方法,开展“情绪直通车”活动。以尊敬、鼓励、支持的方式提升self-Confident(C,自信)、Activity(A,活力)、self-Respect(R,自尊)、Depend on oneself(D,自立),简称CARD成长服务计划。目标是通过引导组员相互交流处理情绪问题的方法和经验的过程,让组员明确情绪的正确表达方式以及积极处理情绪的方法。[18]
(4)充分利用社区学校资源,建立课余托管服务场所,利用社区的设施,为青少年提供必要的娱乐服务;定期开展青少年交友、游戏活动,提高青少年社交能力。
(5)聘请专业人士,开展个别辅导、家长咨询等项目。引导青少年和家长进行自我探索,发掘潜能。
(6)开展亲子活动,消除亲子间的隔阂与误会,促进亲子沟通。增加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青少年和家长的正向沟通能力,强化青少年与家长的正面依赖,从而减少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冲突,促进亲子关系的融合,改善家庭生活质量。
(7)把家庭背景相似的青少年组成一个互助小组,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形成社会支持系统。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建立QQ读书会,为青少年构筑一个“心灵家园”,使他们能够通过互相交流、讨论,不断思考和澄清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获得自我潜能的激发与成长。[18]
五、总结
在我国社会变迁的背景下,家庭在权力、结构、功能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增加了家庭的风险和压力。与此同时,现代家庭教养功能弱化,不能满足青少年对家庭的需求,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社会工作顺应时代发展,提出“陪伴式”青少年家庭社会工作模式,支持和引导家长,陪伴青少年,以期减轻现代家庭压力,促进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未成年人数据手册[M].科学出版社,2007.
[2]丁文,徐泰玲.当代中国家庭巨变[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11.
[3]Bowlby,J.(1973).Attachment and Loss,Vol.2. Separation:Aaxietyand Anger. New York:Basic.
[4]琚晓燕,刘宣文,方晓义.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
[5]胡玉顺,王迎兰.对现代双职工家庭中母亲角色特征及教育对策的研究[EB/OL].宣武妇女网.
[6]唐璐,陈浩彬,苗元江.当代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研究现状及反思[EB/OL].当代教育论坛,2009,(2·上).
[7]谭建光,莫敏秋,张文杰.和谐社会与青少年的需求变化——以中国广东省为典型地区的调查分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6).
[8]潘允康.社会变迁中的家庭——家庭社会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9]岳新风.对当前我国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诸多问题的反思[J].教育探索,2010,(8).
[10]刑辉.浅谈双职工家庭子女教育现状与对策[EB/OL].2008.12
http://sanshijiu.blog.sohu.com/107194594.html.
[11]李亚妮.隔代抚养下的亲子关系分析[J].学理论,2010,(9).
[12]黄伟才.青少年社会化的挑战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8,(1).
[13]刘建英.社会变迁条件下的家庭教育浅探[J].2006,(4).
[14]专业社工改善青少年不良需求[EB/OL].中国社会工作师考试网,2009-07-26.
[15]高卫敏,司汉武.经济转型期中青少年社会化问题初探[J].商业时代,2009,(7).
[16]唐斌.转型期的家庭变迁与青少年违法犯罪[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17]周盈英,张林.谈宁波社区青少年教育模式中的“四点钟学校”[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8).
[18]费梅苹,韩晓燕.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评析[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9.
[19]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中级[Z].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
[20]陆士桢.青少年社会工作[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