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社会工作

卫小将 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之阐述

2012-07-16 作者: 卫小将

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之阐述

卫小将

文章来源于《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5

【摘  要】社会工作本土化是当前国际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议题,此议题兼具系统性和复杂性等特征,为了窥探其全貌,文章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概括为三个问题指向:何为本土化?为何本土化?如何本土化?以这些问题指向为导引,分别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内涵、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论辩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策略进行阐述。

【关 键 词】社会工作/本土化/专业帝国主义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社会科学,也是一种制度化的助人方法与职业,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国家,经过近50年的发展,经历了非专业化、初步专业化、高度专业化等蜕变过程而具备了专业价值、伦理操守、系统理论、实践技巧,从而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和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引发社会问题的模板。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中国家普遍抱有一种专业理想主义倾向,寄希望于通过社会工作来应对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因此纷纷效仿欧美国家兴办社会工作教育、设置社会工作机构、开设社会工作服务。随着引进的社会工作在发展中国家出现不亲和现象,20世纪70年代,学者们开始质疑西方社会工作模式特别是美国模式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适切性,从而提出了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概念。自此,本土化也成为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为了能进一步从宏观上把握当前国际社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脉搏,我们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大致提出三个问题导向:何为本土化?为何本土化?如何本土化?以这三个问题为导引,分别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内涵、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论辩、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策略等方面进行阐释。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意涵

  本土化(Indigenization)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并非我国本土源生语汇。英国《牛津辞典》将本土定义为一直生长在某地的人或植物,意指本体和原生;中国《语言大典》将本土化定义为使之具有本土特征或适应本土条件和实际的行为过程;港台学界为了凸显其地域原生性,也将Indigenization译作本色化。社会工作本土化首次提出于1971年联合国第五次社会工作训练的国际性调查,当时提出此概念的目的主要是质疑欧美社会工作理论应用于其他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适切性。以此为端倪,社会工作本土化开始成为学术界备受关注的议题,各国学者也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对其意涵进行了阐释,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美国学者James Midgley、澳大利亚学者Meal Gray、中国香港学者吴水丽、中国大陆学者王思斌等。其中,Midgley认为,本土化主要指合适性,其意思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必须适切不同国家的需要,社会工作教育必须适切社会工作在实务上的需求。由于Midgley教授提出此概念旨在反对欧美的专业帝国主义,因此其本土化主要指社会工作模式和教育从欧美发达国家进入第三世界国家后应与当地实际相契合; Gray认为,本土化主要有两股潮流组成,一股发生于发展中国家,如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主要指欧美社会工作进入这些国家后需要一个本土化过程;另一股发生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主要指以白人为主导和中心的社会工作对于土著和印第安人在教育和实践方面的本土化。②Gray教授拓宽了本土化的研究范域,改变了以往定势的本土化即是由一国到另一国的现象,提出即使一国之内也存在着中心向边缘的本土化问题;加拿大学者Graham等人也将一国之内的地理和区域性因素引入本土化研究领域。Meal Gray教授为了进一步丰富本土化的内涵,将本土化和本土知识、本土化和原著民社会工作作了连结和分析,她认为,本土化最初缘起于质疑西方专业社会工作模式在世界各国的普遍适用性,本土化既是多样性与专业化对抗的结果,也是西方模式在非西方社会境遇下不能完全奏效的产物。这就需要我们对潜在的本土文化和习俗保持一种敏感性,因此,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涵义应延伸到发展和形成一种基于本地文化、能真实反映当地人行为和实践的知识。不仅如此,本土化亦不能忽视原著民社会工作,原著民社会工作主要是与专业社会工作而言的,它虽不具有普遍性和制度化特质,却是一种在特殊的文化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特有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此外,香港学者吴水丽也认为,不能孤立地理解本土化的内涵,应将本土化(Indigenization)和本地化(Localization)、观念重建化(Reconcepualization)、土生化(Authentization)和处境化(Contextualization)等概念结合起来理解。学者梁镗烈对此进一步阐释为,本土化一般是指把引进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工作技巧,通过使用本地的文化去理解个中的观念,从而建立出适合本地情况的社会工作;本地化则强调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都要是本地人,或是所使用的文献信息是用本地语写成的;观念重建的着重点在于意识形态的研究,特别强调通过意识化来使我们醒觉到,外来的社会工作背后蕴含着一套意识形态上的不同,从而达致使社会工作植根于本土;土生化强调要基于某国家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征去创造或建立一个适应本地社会、文化和经济特征的社会工作模式。处境化则注重从一个动态的角度去理解本地所面对的文化、政治、社会、历史、经济等因素(当中包含本地独特的处境和普世皆要共同面对的处境),从而建立一套合乎本土需要的工作;王思斌是较早提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学者之一,他认为,社会工作本土化应与本土性社会工作结合起来理解,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是指产生于外部的社会工作模式进入中国(这是一套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的政治体系),同其相互影响进而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和发挥功能的过程。而本土性社会工作主要指那些生长于本土的、与其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以及文化传统相适应的有效的、制度化的助人模式。由此可见,王思斌所指的本土化主要是本土性社会工作与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融合过程。

  综上可知,社会工作本土化是一个冗杂而又模糊的概念,其内涵也会随着时空的变换而变化,融会上述学者们的观点,我们将从四个层面对其进行归纳整理,使其更为明晰化。首先,本土化的产生形式主要是强势和中心区域导向弱势和边陲区域,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主要涵盖两种形式:发展中国家的本土化、发达国家原著居民的本土化;从狭义上讲,主要指发展中国家对于进口发达国家的本土化,本文主要着重阐述狭义层面的本土化。其次,本土化的产生前提必须是发展社会工作的两种境遇存在差异,如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再次,本土化的内容主要包含社会工作制度、社会工作理论和模式、社会工作理念和教育等方面的本土化。最后,本土化的概念主要囊括专业社会工作、本土背景知识、原著民社会工作、本土性社会工作和本土境遇化等等。

  二、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论辩

  社会工作本土化在学界一直具有争议性,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如何看待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守则、理论模式和实务技巧等在全球范围的扩散。围绕此焦点形成了三种不同倾向的观点:其一,淡化本土化,主张构建一种国际性的普适社会工作;其二,强调本土化,认为全球社会工作不仅是专业帝国主义扩张的结果,也是主流社会和权力主体建构的结果,其实质是美国化;其三,超越国际化和本土化的争论,倡导社会工作文化自觉与自醒,在国际化、本土化和文化帝国主义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这三种论辩对于深刻认识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内涵与缘由有着积极意义。

  首先,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们并不完全否定本土化,而是主张社会工作的发展应顺应全球化的时代潮流,构建一种国际性的社会工作,更确切的说,思考全球化,行动地区化才是他们真实意图。Lyons认为,全球化不仅是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也是社会福利的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世界社会网络格局已经逐步形成,跨地域、民族和文化的互动交流日益频繁,在这样一种境遇中, Gray and Fook提出探索一种灵活而有弹性的普适性社会工作框架是可能的,在这种框架中既允许差别化但同时又包含问责制及快速响应和连接机制。其主要理据有几方面:其一,我们正迈向一个全球化的福利时代,社会工作倡导的民主、自由、人权、平等、公民社会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逐步演绎为一种全球认同的普适性价值;其二,全球社会逐步呈现瑞泽尔所说的麦当劳化,西方文化日益成为主导并改造和形塑着世界各国的文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被总揽到消费文化中,逐步趋同化;其三,当前人类社会发展中面临着共性的社会问题,诸如环境污染、贫困、犯罪、失业、妇女歧视、少数民族发展、政治参与和医疗、教育、养老等,这些问题需要各国加强沟通协作共同应对;其四,随着社会工作的百年发展,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基本建立了社会工作制度和开设了社会工作教育,各种国际性社会工作组织也相继成立,如国际社会工作工作者联盟、国际社会工作教育联盟、国际社会工作者联合会、国际社会工作学院联盟等等。这些组织会员单位遍布全国,它不仅是各国平等参与、交流协作、寻求支持的平台,也成为各国定义专业概念、制定专业伦理、规范专业操守的重要领地,这些为超越国家界限,探索一种跨地域和跨文化的国际社会工作模式提供了可能性。此外,面对社会工作本土化论者强调的社会问题和人们的需要应在本土文化情境中解决,支持普适社会工作的学者们认为,这是一种空洞的说辞,文化是流动性的,文化认同更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甚至特定的文化也存在着内部的变化和发展。本土化应在国际社会工作框架范围内具体讨论,过分强调本土化的论调往往成为各国政客们忽视提高民众人权与福祉的托词和借口。

  其次,持第二种观点的学者深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反对全球化和文化帝国主义,倡导地方知识和文化多元主义。其倡导者和拥护者甚众,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还是詹姆斯·梅志里,梅志里于1981年出版《专业帝国主义:社会工作在第三世界国家》,其核心观点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工作是西方专业帝国主义的产物,众多发展中国家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模式的生搬硬套,限制了其专业的相干性及效用。梅志里在其书中列举了大量事实来阐述其观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应对国内的社会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模仿西方创办了社会工作学院,开展社会工作教育,其学生按照西方社会工作守则培养,使用相同的教材、阅读相同的杂志、学习同样的理论和实务方法,使用同样的方式处理社会问题。此外,国际专业组织通过举办会议、出版期刊、学术交流等推动着国际社会工作的发展,同样的工作模式被鼓吹应用在不同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国家中。事实上,梅志里认为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与方法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存在很大的差异,一方面,社会工作的方法形成于19世纪的欧洲,反映了优越的欧洲和北美文化价值和政治意识。作为其价值伦理的个人主义、人本主义、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无限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工作者的境遇与当事人的需求与西方也有很大不同,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工作者有很少的公共和个人资源可以利用,他们薪酬较低,生活拮据,而且要面对大量的个案工作,并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当事人建立关系。与西方社会相比,当事人更需要物质上的援助,他们大部分是贫困、失业、无家可归者、健康威胁和饥饿者,依靠咨询和辅导的西方社会工作对此显然是力不从心的。(11)藉此,Adair呼吁第三世界可以发展一个新的领域,即社会工作本土化,这样才有可能从社会工作引入地独立出来,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解决问题,并提供本土的培训和专业教科书。(12)以此为基点,社会工作本土化开始成为学者们不断探索的议题,迄今,已经突破了狭隘的本土化只局限于发展中国家的状况,也涵盖了发达国家乃至全球范围的互动与交流。

  最后,近年来,支持第三种观点的学者们趋于增多,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Mel GrayKristin M. Ferguson。面对普适社会工作和专业帝国主义及其本土化的争论,Gray主张可以进一步深入展开讨论,从而达到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在关键性问题上消除分歧。由于文化差异是双方论辩的焦点,所以Gray认为对文化的概念进行重新考量是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保持普适性和避免专业帝国主义的重要途径,Gray引用DeanParekh等人的观点认为,我们一般所指的文化都是被主流政治权力所建构的,当我们使用文化概念代表一个国家和人民时,我们有意地忽视除了所谓的主流文化还存在少数族群文化。事实上,文化是一个灵活多变的实体,离不开历史、政治、宗教、社会和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塑造,即使是同一文化内部也存在着变化和不同的声音。从某种程度上讲,文化也是群体与群体或者个体与个体之间持续互动、协商、建构与再建构的产物。因此,Gray呼吁西方社会工作者与第三世界社会工作者加强交流与对话,通过对话与社会互动可以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中社会工作者至少可以学到新的理念、价值和自己文化中所没有的东西。本土性社会工作也可以成为国际社会工作的重要构成,而并非将西方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传教士的圣经模板向世界各地传播。此外,社会工作者也要学会与自己的文化对话,认识到自己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相同和差异,要有一个谦虚好奇的态度,始终保持一个学习者的头脑,而不是一个专家的身份。(13)Ferguson认为,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工作不仅要摆脱专业帝国主义的束缚,也要超越本土化和再概念化的局限。他强调应通过跨文化和跨地域的合作与交流,进而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多方位的技术模型。(14) Ferguson提出构建模型的依据是MayadasElliott1997年提出的社会工作交流模型图。如表1所示,我们知道,不能用一种静态的视角来审视社会工作的发展,也不能单项地将社会工作标定为一种普适价值或者文化帝国主义,因为社会工作的发展经历了若干阶段,每一个阶段的价值、模式和互动情形都不尽相同。按照MayadasElliott的观点,西方的专业帝国主义和发展中国家的本土化主要产生在第二和第三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可能不同程度存在着文化殖民倾向。而现阶段,即第四阶段,随着全球化和文化多元主义的盛行,各种民族和文化交流趋于紧密,社会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国之内,而是逐步形成一种全球互动的态势,不仅包括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包括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因此,在这样一种情形之下需要全球的对话与合作,共同探索一种具有国际视野的符合本土并超越本土的全方位社会工作模式。

  三、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策略

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策略复杂多样,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本土化的策略也不尽相同。但无论如何,社会工作本土化一般都遵循引进、批判质疑、改造、扎根本土等逻辑路径。台湾学者曾提出社会科学本土化的三种模式(15):跨国模式、批判质疑模式和扎根模式,跨国模式主要指批判盲目应用西方理论,强调本土学者基于本地研究而提出的主流观点;批判质疑模式主要聚焦于社会文化的差异,反对西方的社会科学帝国主义;扎根模式强调扎根本土研究的重要性,要求学者们发展出与本土相关的问题意识和研究程序。藉此理论来看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工作本土化策略,从总体上讲,发展中国家在本土化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一种警醒,一方面要自觉抵御欧美专业殖民化的扩散,另一方面也要警惕自身的自我专业殖民化倾向,一般可从六个步骤推进本土化策略:第一步,建立本国发展社会工作的基础,包括构建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工作哲学基础、理论基础和工作操守等。其中哲学基础可从本国的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当中寻求渊源;理论基础可从本国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政治学当中找寻;而工作操守则可由专家学者、社会工作者和受众共同参与制定。第二步,基于本国实际明确提出社会工作服务范畴与策略。众所周知,西方社会保障机制相对健全,西方社会工作者拥有较多的资源,他们主要通过微观技术处理个体情绪、心理、精神和政治参与等人的高层次需求问题,而发展中国家多数面临结构调整和单纯发展经济引发的贫困、饥饿、疾病、自然灾害等物质层面的问题。由此, Mupedziswa建议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工作应该抓住那些已经被本国传统概念化但却被主流社会工作排斥在其范域之外的问题,尤其应该重点关注失业、难民、艾滋病、环境和结构调整等问题。(16)第三步,重新审视西方社会工作实践的核心观点、价值和知识基础,发展本土的概念和方法。毋庸置疑,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工作教育和实践一直追随仰赖西方国家的知识体系,如个案、小组、社区、赋权、叙事、共情、冥想、反思、文化多元、激发潜能、价值无涉、话语权等等,这些语汇和理念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受众来说是陌生的,它导致了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难于在同一语境中平等对话。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工作需要重视和挖掘本土性的社会服务理念、方法和技术。第四步,厘清社会工作与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社会保障和相关服务之间的关系。许多发展中国家不同程度地建立了制度性保障,如国家救助、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等等,但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还是依赖于非制度性保障,如家庭保障、邻里互助、宗教慈善援助等等。这些制度性和非制度性保障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社会工作在这些保障体系中要合理定位,相互协作。第五步,基于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提出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工作模式。一般来讲,发展中国家的社会问题只能由发展中国家来解决,本土化的主要任务是基于本土实际,改造西方模式,��合本土知识和经验,构建一种灵活而具有创造性的服务模式,从而形成本国的特色和风格。第六步,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工作对话、交流与协助,扩大和完善本土模式,为国际社会工作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工作也是国际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要基于本土,但并不是局限于本土,而是要积极走向国际社会,与世界各国交流协作以使本土模式国际化。

  表1  国际社会工作交流四阶段模型图

 

时间\\&交流的主要方向\\&价值\\&服务模式\\&

第一阶段(1880s-1940s)早期开拓者\\&欧洲向美国\\&温和的专制主义、民族优越感保护主义\\&慈善活动、怜悯、博爱、善举、社会控制\\&

第二阶段(1940s-1970s)专业帝国主义\\&美国向其余国家\\&温和的专制主义、民族优越感殖民主义\\&社会控制、行为矫正医疗援助、危机中心\\&

第三阶段(1970s-1990s)再概念化和本土化\\&世界边陲国家间\\&区域化、两极化、分离化、本地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反补西方工业国家\\&

第四阶段(21世纪)国际性社会工作\\&国际社会网络\\&全球化、跨区域文化、文化多元主义、民主、多样性;社会、文化和民族融合\\&全球范围内城市和农村的发展\\&

 

注:图表引自Kristin M. FergusonBeyond indigenization and 

reconceptualizationTowards a globalmultidirectional model of technology 

transfer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2012(5).

  注释:

①(11)Midgley, J. Professional Imperialism: Social Work in the Third World. London: 

Heinemann, 1981.

②Gray, M.& Coates, J. indigenization and knowledge development: Extending the debate,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2010(5).

③④Gray, M., J. Coates and M. Yellow Bird, Indigenous Social Work around the World: 

Towards Culturally Relevant Education and Practice. Aldershot: Ashgate, 2008.

  吴水丽:《社会工作的处境化》,《香港社会工作学报》,1989年第23期。

梁镗烈:《社会工作本色化初探》[EB/OL],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http//sociology.sysu.edu.cn/show.php?id=165.

  王思斌:《试论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载于何国良、王思斌著,《华人社会工作的本质初探》[C],香港,八方企业文化公司,2000年,第174175页。

⑧Lyons, K. Globalization and Social Work: International and Local Implication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06(36).

⑨Gray, M. & Fook, J. The quest for a universal social work: Some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Social Work Education. 2004(5).

  安东尼·哈尔、詹姆斯·梅志里:《发展型社会政策》,罗敏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07页。

(12)Adair, J.G. Indigenisation of Psychology: The Concept and Its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1999(4).

(13)Mel Gray, Dilemmas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Paradoxical processes in 

indigenisation, universalism and imperialis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2005(2).

(14) Kristin M. Ferguson, Beyond indigenization and reconceptualization: Towards a global, 

multidirectional mode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2012(5).

(15)Yunong, H.& Xiong, Z. A reflection on the indigenization discourse in social work,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2008(5).

(16) Hwedie, K. O. The Challenge of Social Work in Africa: Starting the Indigenisation 

Process, Journal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Africa, 1993(8).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