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要求出发,介绍其内涵与基本内容,认为当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存在基本定位不清晰、体系建设不健全、学科基础不扎实、人才培养不到位等问题,提出未来应从准确把握定位、深化理论研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体制机制、发展社会心理服务组织五方面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关键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社会心态社会治理
作者简介:苗芃(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博士后)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多国蔓延,全球经济低迷,大国战略竞争日益激烈。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呈现出新的特征规律,为社会治理带来了新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正式作为中央新的社会政策纳入到社会治理体系的范畴。从硬治理转向软治理,从制度性、技术性治理转向社会、文化、情感、心理等层面的治理,是我国社会治理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提出,正体现了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柔性”转变,是对传统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手段的有效补充。本文从政策要求、内涵与基本内容、建设现状与主要困难、未来趋势四方面对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研究者和实践者进一步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思路。
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要求
从党和国家的纲领性文件出发理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语境和政策要求,是理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出发点。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曾多次提及与“心理”相关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文化建设”部分提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相关提法改为在“社会建设”部分提及,要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强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并把其任务目标表述为“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强调“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均要求“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强调“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可以看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有了更为明确的社会目标和国家目标。
相关领域的工作部署也在不断推进。2016年12 月,原国家卫计委等22 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指出“ 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该文件比较直观地点明心理健康服务重在提升公众心理健康水平,而宏观社会心态则要依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来实现;2018 年11月,国家卫健委等10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1年底,试点地区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2019年1月,多部门联合启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2020年4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等9 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及增设试点的通知》;2021年3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等9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从上述纲领性文件中可以看到,党中央对心理服务工作的要求从最初较为狭义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拓展为“心理健康”,并进一步拓展为服务整体社会心态培育的社会心理服务。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与心理健康服务存在差异。
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内涵与基本内容
(一) 内涵。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基于我国国情和实践逐步形成和提出的,在国际上并无直接对应的术语或研究领域,目前对这一政策的进一步阐述和解读较少。因此,研究者和实践者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内涵理解存在一些误区,容易将心理健康服务与社会心理服务混为一谈,事实上二者并不等同。从定位来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属于社会治理体系的范畴,而不是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范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英文版中,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被翻译为public psychological services system,因此其应该被理解为公共服务的一部分。从目标来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为“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目的不局限于心理健康服务,更是要解决社会宏观层面的心理建设问题;而心理健康服务的目的是治病,主要采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科诊疗等手段解决个体心理健康疾病。从对象来看,心理健康服务主要针对精神病患者开展服务;而社会心理服务不仅关注患病人群,更注重解决全社会面临的普遍性、群体性社会心态问题。
(二) 基本内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吕小康和汪新建试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分解为三大内容模块:一是心理健康服务,目的是预防和减少各类心理健康问题;二是社会心态培育,目的是有效精准地识别梳理并正确引导公众的情绪和认知,净化网络空间和社会舆论空间,培育良好社会心态;三是共同体认同建构,目的是提升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同时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认同,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辛自强认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社会心态培育、社会心理疏导、社会预期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心理学策略运用等,目的是解决社会宏观层面的心理建设问题,培育良好社会心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凝心聚力。由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因此学者们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内容模块的看法未达成一致,但在整体框架上达成了共识,即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视角必须从个体层面拓展到社会层面,要将社会心态培育、价值观塑造、共同体认同建构等纳入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来。
三、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主要困难
(一) 建设现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各试点地区已经开展了较为丰富的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教育系统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已比较完善,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建设取得较大进步,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技术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得到加强。虽然各地不断探索创新社会心理服务模式,但总体来说仍偏重于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工作。平台搭建上凸显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疾病防治倾向;人才培养上注重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病科医生的培养;工作模式上关注个体心理健康;效果评估上强调“安防”,而非对普通大众的社会心态培育。有研究对全国12 个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相关实际工作的网络文本资料进行了分级编码分析,结果发现建设内容定位上偏向心理健康服务,存在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治理关系错位的问题。
(二) 主要困难。一是基本定位不清晰。目前政府相关人员、学者、公众在认知上存在几大误区,即社会心理服务主要针对问题人员、社会心理服务只能依靠心理学专业人员、社会心理服务就是社会风险防控、社会心理服务就是心理咨询服务等。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各界对心理学的理解主要停留在心理健康服务层面,形成了“社会心理服务等于心理健康服务”的刻板印象。
二是体系建设不健全。目前大部分地区社会心理服务相关工作由该地区卫生健康部门或政法委牵头,但与其他部门存在难以有效协同的问题,容易带来治理碎片化等问题。社会心理服务“应急救火”倾向明显,对工作机制的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尚不成熟,尚未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三是学科基础不扎实。有学者着重反思了心理学科在参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治理上的“失语”现象,认为传统心理学研究局限于小场景、小群体、小效应,对整体社会心态的分析和判断不足。社会心理服务是基于我国社会需求孕育出的新事物,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理论,而要建设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四是人才培养不到位。专业人才队伍的缺乏是当前工作面临的一大困境。一方面,当前社会心理服务虽偏重心理健康服务,但相关人员专业基础不扎实,系统训练不到位,心理健康评估、心理干预等服务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社会心理服务相关的科研与实务人才匮乏,尤其体现在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等方向上。
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未来趋势
一是准确把握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定位。官员、学者和公众均需突破“心理服务”就是“心理治疗”的惯有定势,纠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就是“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片面认知。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准确定位是确保其运行于正确轨道之上、实现服务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基础。未来,应帮助社会各界正确理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内涵,加强相关学术研究和公共宣传以消除误解。
二是深化相关理论研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从多角度对体系建设进行智力支撑。未来应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积累,实现优势互补。同时,深刻认识到心理学参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应把传统的心理学学科边界扩展到更为宏观的社会现实,从个体、人际、群际、社会等多水平回应现实需求,实现微观、中观、宏观各视角的整合。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关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学历教育,设立与社会心理服务相关的课程或培养方向,培养专业的实务工作者和理论研究人才;在公务员招考中,增强相关专业人员招考力度。有学者指出可以探索建立“社会心理服务师”职业资格和职级认证体系。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多元服务人才,激活社会治理“共同体”格局。培训高校辅导员、社区居委会等工作人员,掌握社会心理服务理念和实践技能,拓展社会心理实务工作的实践人才储备。
四是健全体制机制。在顶层设计思路上,要综合考虑并建立健全相互配套、相互衔接的社会心理服务体制机制。如明确各部门分工以及具体工作职责,完善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信息共享机制,避免出现“推诿塞责”现象;建设社会心理服务评估机制,对社会心理服务组织或个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进行科学评估;推动社会心理服务立法工作,制定行业技术规范和伦理规范。
五是发展社会心理服务组织。当前,一些试点地区政府已通过购买相关服务支持社会心理服务组织发展,如监测社会心态,对特定群体进行社会心理疏导,开展相关心理学培训等。未来应进一步探索政府与社会心理服务组织的合作路径,有力有效支持培育专业社会心理服务组织,规范相关机构的注册登记与管理,继续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
(注释与参考文献从略,全文详见《新华文摘》2022年第16期/《社会治理》202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