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载于:《人民日报》2016年07月27日 05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强调,“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中等收入人群堪称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是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基础。那么,如何看待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现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与转方式调结构有什么关系?怎样通过深化改革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供制度保障……围绕上述问题,“新论”栏目推出特别策划“打造橄榄型社会”,约请相关专家学者一起探讨。
——编 者
如果用图形来表现一种比较理想的现代社会结构,那就是“橄榄型”社会,即两头小中间大,也叫做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社会。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在朝这个方向前进。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决定中专门提到“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目前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是一个倒丁字型社会结构;到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已经转变成土字型结构。两次普查,结构的底部依然是基数很大的农民。但是,从倒丁字型结构变成土字型结构,最大的影响因子就是农民从“五普”的63.2%变成了“六普”的46.49%,也就是说有16.71%的农民,他们或以“农民工”或以“市民化”的形式转到其他阶层中去了。换句话说,很大一部分人的地位上来了。尽管如此,这个社会还没有走到一个现代化的结构中来。
不解决农村问题,社会结构就无法实现现代化。我曾下乡待过9年,而后一直没有回过那个村庄,但从老朋友处获悉,不少村民日子仍然过得紧紧巴巴,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抵达“橄榄型社会”,还任重道远。此外,“橄榄型社会”的形成,需要具备多个方面的条件,包括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现代化、科技的发展与现代科技队伍的形成,以及教育的发展、收入分配调整、现代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
影响社会结构最重要的因素是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社会结构才会随之发生变化。产业结构转型将引发人们工作方式的变化,形成新的现代职业结构。历史上,经济发达国家演进时产生了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因此在新的职业结构中,出现了专业的管理层。产业结构的转型导致了白领劳动群体的大量涌现,中国也正在发生这样的变化。同时,适应现代产业结构的要求,也需要科技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
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中等收入群体的摇篮,它与产业演进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教育推动劳动者的进步,也就推动了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而进行一系列收入分配政策的调节,可以通向一个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社会。当然,若要保证一个社会结构的稳固,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也非常重要,至少它使人们不至于碰到一些风险,就一下子落入社会底层。因此,像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等体制建设,在整个制度建设中都是不可缺少的。
中等收入群体社会的形成渠道有多种,其中的主体是通过市场渠道完成的。根据“六普”数据计算,仅10年间,在市场平台中通过勤劳奋斗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就达近亿人。市场渠道身份歧视最少,人人都可以进入,原农民身份者进入的数量和比例也最高。然而,通过市场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者,虽然人数、比例都很高,但其社会地位并不稳定。鉴于小资本经营者地位不稳定,尤其应当在制度建设上为其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避免他们再次落入社会下层。
社会结构的演变需要具备很多条件,无法一蹴而就。我们预测,到2040年,我国白领劳动者将超过蓝领劳动者;2050年,白领劳动者比重将占到全体从业者的大约60%。届时,中国将完成橄榄型社会的建设。
(作者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