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网络社会学

失独QQ群及失独者网络聚集现象研究

2016-02-05 作者: 刘中一

失独QQ群及失独者网络聚集现象研究


刘中一


文章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1


      失独QQ群是指主要由失独者组成或者主要讨论失独话题的QQ群。通过失独QQ群这个平台,失独者可以很快聚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个集群,在集群内部进行讨论,自由发表看法,协调一致和有关部门抗争,并且与线下的行动相互配合,维护自身的权益。根据网络的公开数据,截止2012年底,我国的QQ群的数量已经超过7000万。但是,直至目前,对于失独QQ群以及失独者网络聚集现象的相关研究基本上还属于空白。由此,对失独QQ群以及网络聚集现象进行调查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属于质性研究。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互动,收集研究对象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从而对其行为和意义进行理论建构的活动。这种研究方法适合对某一特殊现象或者特殊群体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发现问题或者提出对策。


客观地说,网络上有很多以失独者为主题的QQ群可供选取。在本文中,我们用“失独”作为主题词进行搜索,获得了大约200个左右QQ群。经过逐一比照和验证,排除掉一些以失独者为工作对象的失独义工QQ群,共获得44个目标失独QQ群。然后,我们以一个失独问题研究者的身份申请加入各个目标群,其中有14个群接受了我们的加群请求。为了能收集更多、更全面的信息,整个调查期间,只要是有可能的话,研究者几乎是天天在线。多数的时候采取了观察和体验的方式,努力做到不打扰研究对象。这样一来,可以很大程度上规避质性研究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非参与式观察的不足。本文依据的所有相关资料都是基于研究者对这14个群的田野调查获得的。


二、研究发现


(一)失独QQ群的人员特征比较集中


根据我们长时间的跟踪调查,发现失独QQ群内绝大多数的成员都是女性。其中的男女比例大约是三比七,这三成里头,当真能活跃和经常发言的男性失独者恐怕不到一半。这与一般QQ群或者普通网民的性别构成形成了很大的区别。


至于年龄结构,我们发现4060岁的失独者为最大来源人群,特别是丧子10年左右的失独者。我们以两个规模较大且较活跃的失独QQBC14QQ群,从AN)为样本,选择了部分自填QQ中自我介绍的人员资料进行了分析,得到表1所描述的失独QQ群成员自己填写的年龄构成。


1两个失独QQ群成员自己填写的年龄构成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发现部分失独QQ群中出现了群成员低龄化的趋势。一些只有30多岁,且具有生育能力的失独母亲也会加入其中。由于其自身的身心特点和独特的需求(比如,在群中寻求再孕的偏方等),在失独QQ群中往往会引起其他群成员较多的关注。


(二)失独QQ群的活跃时点比较分散


利用QQ群自身的消息管理器功能,我们将一个失独 QQD的聊天记录以纯文本格式导出,然后对他们的聊天时间点进行合并处理,得到了他们聊天时点分布图。这个失独QQ群大致有三个相对集中的活跃时间段,上午9点到11点、下午14点到16点、夜间20点到凌晨1点,其中以晚上的时间段聊天发生的聊天行为最为集中。


此外,失独QQ群不像一般的QQ群有明显的节假日活动规律。比如周末则比工作日活跃,尤其是周末的晚上更活跃。对于多数的失独QQ群而言,上班和下班,周末和工作日等时间段的区分对活跃程度没有明显的影响。如果说,有影响失独QQ群活跃程度的时间段,那就是一些特殊的日子。比如,清明、中秋、孩子的生日或忌日前后等等。


我们的研究还发现,失独QQ群中很多群成员每天在线时间会很长。下面的表格为201311158时至18时,我们追踪研究的四个有代表性的失独QQ群的人员在线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每天8时至18时这个时间段,失独QQ群中大致会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成员在线。


2部分失独QQ群人员在线统计表类


(三)失独QQ群组织结构比较松散


群主或创建者处于失独QQ群最高层,他们掌管着创立和解散群以及批准接纳群成员的权力。处于第二层次的是管理员,管理员由群主或群创建者任命,也具有批准接纳和驱逐剔除群成员的权力,同时,扮演着类似“主持人”的角色,负责维护群内的秩序。不过,日常活动中,真正对QQ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的是意见领袖。在失独QQ群中,最易成为“意见领袖”的有两类人:一类是长期在某个失独QQ群活动,甚至主导整个QQ群的聊天秩序,在群聊过程中提供大量的有价值的参考信息。通过长期的互动,他们逐步在该QQ群中成为意见领袖。另一类是“为失独者代言”的人,出于群体利益需求而引领一方民意。这种地位一旦形成,就相当稳固,他们对失独者的影响力非常强。


普通群成员在失独QQ群中比重最大,他们处于QQ群的最底层。虽然,多数时候,普通群成员不会像意见领袖那样主导一个失独QQ群的“兴衰”;但是,其存在数量却可以成为衡量一个失独QQ群凝聚力强弱的重要指标。如果一个失独QQ群内普通群成员的,毫无疑问,这个失独QQ群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如果从组织形态方面考量,失独QQ群顶多只能算作是一种弱组织形态,它的凝聚与整合并非依赖于组织的结构性要素和控制系统,而是建立在自发、自愿、自主的基础上。


(四)失独QQ群存续周期比较长久


对于绝大多数的QQ群而言,都会逐步地经历一个建立、发展、鼎盛和趋于平淡的发展过程。一个QQ群的存活周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员个人属性或目标与QQ群属性的关联程度。在失独QQ群中,对于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并不多的失独者而言,已经把QQ群当中的交流当作生命中一种重要的信息和情感互动平台。因此,失独QQ群比一般QQ群更加有持续性。由于QQ群的建立、注册和退出机制都很便利,失独QQ群数量和QQ群内成员人数也处于时刻变化之中,因此,无法准确统计出失独QQ群的存续周期。在研究初始阶段,我们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和搜索找到了约200个失独QQ群,而半年之后,利用同样的搜索引擎和主题词,大致找到了约300个失独QQ群。


此外,QQ群在形成初期,由于没有准入机制的限定,群内成员规模可能会过度膨胀,从而导致互动效果变低,而没有效率的互动会导致成员兴趣大减而先后退出。因此,QQ群发展的时间愈久,其规模扩张速度就会慢慢趋缓,群成员规模也会滞涨,甚至“萎缩”。我们跟踪调查的14个失独QQ群中,人数最多近900人,最少的不超过 100人。其中一个失独QQE在建群之初的几个月之内就吸收了近 60名新成员,多数的失独QQ群都会以月均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速度增长。直到目前,我们所跟踪研究的所以14个失独QQ群,都还没有发现人员缩减的现象。


(五)失独QQ群互动过程比较理性


失独QQ群中的人际互动多数时候都是明确的看法和主张,但是这些所谓明确的看法也只是一个看法而己,提出看法的失独者往往不会很详细地展开,只能在来往的对话中表明自己的观点而已。当然,群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发言是没有明确观点的,只是表达了自己对当前发言者的支持或者反对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不能排除失独QQ群中的人际互动也具有情绪传播的因素,但至少“可以认为,导致网络集群行为的主要心理行为要素不是情绪的传播,而是认知的传播,即参与者对事件本身的态度,他认为自己的参与和行动是有意义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失独者之间相似的背景和遭遇,他们很容易在选择性注意和频繁沟通中,逐渐放大一些“偏颇性”观点。个体对群内话语深信不疑,容易出现语言与行动上的盲从,群体声音出现极大化。因为“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网上能够轻而易举且频繁地沟通,但是听不到不同的看法,持续暴露于极端的立场中,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会让人逐渐相信这个立场。”


(六)失独QQ群交流方式比较多元


多数的失独QQ群聊以文字聊天为主。在日常时段,失独QQ群里主要充斥着大量无意义的闲言碎语式的冗余信息,包括问候打招呼、闲言碎语和其他关于经验或心情的分享,中间伴随着大量的表情符号和图片的运用。不过,随着失独者对相关部门对失独QQ群内的文字内容网络监控的顾虑,图片和视频在失独QQ群里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带有一定政治和社会舆论倾向的“截图”已经超过转载文字和链接,成为刺激群内话题的重要触发源。


我们通过对一个失独QQC的聊天记录进行统计。结果发现,5天内大约共计500条记录中,直接的图片记录就有70多条,考虑到部分图片被以表情符号发布到群里,即约20%的发言是图片形式的,而所有聊天发言中图片与表情符号的比例合计超过80%。当“有图有真相”的交流方式被失独者认可后,越来越多的公共事务信息被“图文并茂”的图片化,并以图片的形式传播在众多的失独QQ群里。将越来越影响群内信息的公信度。


(七)失独QQ群关注主题比较现实


失独QQ群内的大部分话题都是围绕现实中“失独”的人和事展开的,这些人和事他们都是自己身边发生的,对此失独者都有着直观的感受,甚至就是自己经历的事情。其中,养老、权益维护和健康问题是最热门的话题。养老是这个群体必须面临的问题,也是大家最恐惧的问题。我们在某个失独QQB内,限定了90天的时间,选择养老、维权、健康、生活、孩子等5个词,进行关键词统计。养老的统计次数为239次,远高于其他关键词的出现频率。排在养老之后的是维权,共出现了156次;再其次是健康,共有94次;紧接着是生活、计划生育、领养孩子,分别出现了766965次。


1社会热点问题也是失独QQ群中讨论的话题。虽然大部分是一种感情上的宣泄,但有些能给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会引起大家的积极的讨论。通过田野观察,我们发现失独QQ群成员对意见领袖或者自己认同观点的赞赏和追随,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了热点话题在群里的延续。但是,失独QQ群内各种论题可以自由地争鸣的特点,也使得一个热点很快会被其它的论题淹没。


(八)失独QQ群线下活动比较频繁


一般而言,QQ群开展线下活动的最大障碍因素是群成员之间的认同度不够和群成员之间的物理空间距离过大。对于大多数的失独QQ群而言,不存在这两个障碍。首先,因为相同的生活遭遇会迅速地拉近了群内成员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容易产生“惺惺相惜”或者“同命相连”的想法。另外,由于失独是一个全国性问题,所以失独QQ群分布也很广泛,基本上三四线的城市中都有自己的失独QQ群。大部分失独者在选择加入失独QQ群的时候,一般都会依照就近原则,选择加入当地的失独QQ群。我们曾经跟踪观察了一个以陕西西安的失独者为主体的QQB,根据我们对群内聊天记录的分析来看,从201351日到2013931日的线下活动统计发现,平均每20天左右就有一次群范围的线下活动,至于群内部小范围的线下活动则更应该频繁。


三、分析和讨论


(一)失独QQ群对群体认同的影响


失独QQ群改变了以往失独者很少有机会交流的状况,它可以将整个失独者群体有机整合起来。失独QQ群使与失独者相关的信息得到了聚集和整合。失独者需要使用失独相关信息时,会主动到失独QQ群的群空间里寻找。这时侯,失独QQ群不仅起到一个类似于“信息池”的作用,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大家在互动中又交流了感情,形成“我们感”。


“我们感”是群体形成的重要心理基础,形成“我们感”意味着个体将自己归属于群体,自我认定是该群体中的一员。失独QQ群成员在“我们”意识的推动下,“大部分群体成员开始重新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重新定义自己的社会类别,从而使得最初异质性群体开始形成为具有共同社会认同的群体。”由此也获得比单一失独者更强大的心理力量,同时出现自我附权现象,以相互支持的感受去争取最大的声音,捍卫失独者群体的利益。


一旦这种“我们感”形成以后,一个失独者在失独QQ群内的“诉求”会因为“是我们的共同诉求”被放大成失独者群体目标。比如,一些原本属于个别失独者特殊的个体权益“诉求”,通过在失独QQ群内的讨论和发酵,迅速地被更多的失独者关注,以至于演变成全体失独者的公共 “诉求”。另外,一旦一些权益“诉求”在失独QQ群内形成,便会发布到各种网络媒体中,使更多人知晓。这不仅极大地增强了“诉求”的穿透力,也使得这个群体的自我认同感空前的高涨。


(二)失独QQ群对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工作的影响


从工作的科学性来看,政策制定过程中,多数决策者了解的信息不一定很全面,而且许多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被“改变”,而失独者通过失独QQ群的参与可以改善此种情况。失独QQ群会直接面对和讨论失独者的各种社会问题,传达的信息最全面、最真实,并且通过失独QQ群归纳、总结的失独者信息形成集中的能反映失独者群体最大利益的信息,并通过直接与决策者交流的形式反馈给他们。


从政策的合法性来看,政策本身的合法性源自于政策是否经过充分的民主,是否充分考虑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以及是否经过合法的政策制定程序。现实中,失独QQ群内对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政策的积极讨论,使失独者对该政策合法性的认同感大大提高,从而减少了政府政策执行的成本,提高了政策的执行效率。


此外,早期的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工作由于网络的普及率不高,致使不可能建立起失独QQ群,很难让失独者与扶助机构之间、失独者之间以及社会与失独者之间进行远程的人文关怀、友情交互等工作。而失独QQ群的出现和迅猛发展,却可以通过虚拟的讲座以及非正式的社会交互形式(发动志愿者和失独者闲聊等)对失独者进行非正式的心理安慰,以更有效地提高人文关怀的效果,大大提升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三)失独QQ群对社会管理的影响


失独QQ群中,“热点问题”被一次又一次的讨论,尤其是自身利益维护等问题的讨论,在群情激昂的氛围中,几乎就等于对失独群体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社会动员。因为,这种对于公共事件的讨论过程,绝不是一团散沙的无序状态,而是一种能够“有机团结”的系统,用户的行为不是纯粹的非理性的宣泄,其内部存在着一种自动自发、自主自为的、理性的自组织特征。失独者在讨论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意见领袖”和“行动方案”,逐步地具备了在现实中集体行动的能力。


目前,很多的失独群体维权话题都会在失独QQ群中进行讨论,提出对策。虽然每次并没有都形成有组织的具体活动,但是在这个公共平台上大家意见得到交流,增加了保护自己权利的信心。而在一些利益牵涉比较大的问题上,失独者也可以通过失独QQ群中的社会动员活动,使意见一致,然后推举出领导人来代表失独者去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协商。


虽然失独QQ群里社会动员迹象明显,但是效果往往十分有限。正如有研究者说的那样,在网络集群行为中,我们几乎观察不到类似于现实的身心完全投入。行动的参与者很可能一边喝着咖啡、听着音乐,一边把带有情绪的文字敲进电脑,���这在街头集群行为中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不过,尽管如此,失独QQ群中的交往互动行为还是可能会诱发现实的聚众行为,这对于维持社会稳定是个变数。由于聚众行为的策划和实施需要较大范围的信息传播,这在失独QQ群中得以实现,并且克服了隐蔽性差、传播范围小的缺点。若遇到别有用心之人故意挑拨,则会使得聚众行为的攻击面扩大化乃至泛化,最终导致了实际的群体事件或群体行为。很多的案例也表明,通过失独QQ群所触发的媒介热点与社会焦点日益汇流、共振,线上和线下联动趋势加速。


另外,失独QQ群中社会热点问题的网络议程同现实议程之间的日益汇流、共振也由此引发了一类新的现象:失独QQ群的实体化。越来越多的失独者已经不再满足于虚拟世界里的话语争辩,而开始以群体力量为支撑,自发地将行动作用于现实空间,以期实现某种意愿和利益。其中比较有代表2012年和2013年接连两次的失独者群体上访事件。


四、简单结语


综上而言,失独QQ群一经出现就成为失独者网络聚集和集体发声的重要平台。失独QQ群对失独者群体认同、计划生育工作以及社会管理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一定意义上,以失独QQ群为平台的失独者网络聚集行为实质上是失独者对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权益深度焦虑的情况下,为改变自身的处境而进行的努力。如要从根本上改变失独者群体权益表达渠道不畅的局面,提高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工作的水平以及有效避免恶性失独者群体事件,包容、支持和培育包括失独QQ群在内的各种弱组织和自组织,并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成为政府的必行之举。


 


[参考文献]


1]丁未新媒体赋权:理论建构与个案分析——以中国稀有血型群体网络自组织为例[J.开放时代,2011(1):124-144.


2]沈晖. 网络集群行为与社会工作介入策略[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9) :94-99


3]许志红.网络集群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分析[J].学术论坛 ,2013(3) :181-185


4]桑斯坦.网络共和国[M.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50.


5Stott, CDruryJ,CrowdsContent and IdentityDynamic Categorization Processes in the Poll Tao RiotJ.Human Relations2000(2)


6]武艳君,刘丽晶.论虚拟社区的自组织现象[J].系统科学学报,2007( 1):34-41


7]史宇鹏.网络集群行为——集群行为的新形式[J.社会学, 2001,(1)37-39.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