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大学生参与网络争议的态度、归因与表现特征
——基于《后浪》争议的新媒体时代探究
玄铮
原文发表于《中国青年研究》2020年第12期。
摘要:《后浪》视频引发的争议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出三种态度:不认同与批判、支持与认同、中立与迷茫。从青年大学生本体的角度来看,基于意见气候感知的自我判断与观点选择、视频蕴含元素的自我解读及焦虑释放、过去经历的带入感与语言不严谨的误读是引发争议的主要原因。理性意见表达与认知性焦虑的结合、过去经历的带入和个体感受的统一、自我价值实现与自我认同需求的结合是青年大学生参与网络争议性事件的表现特征。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将有助于加强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后浪》争议;新媒体时代;青年大学生;网络争议
《后浪》是bilibili弹幕网(简称B站)在五四青年节前夕在央视一套和其网站上推出的视频宣传片,国家一级演员何冰走上舞台,以青年宣言为词,认可、赞美与寄语青年一代。视频一经发布就得到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获得各大主流媒体转发与网友大量点赞,截至8月16日,在B站平台上播放量已达2906.5万,110万转发量[1]。但是,在爆火刷屏的同时,《后浪》短视频的内容与表现形式也引发来自青年群体不小的争议,在短短一夜之间《后浪》就成为互联网讨论的热点问题,各大自媒体平台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发声,批评、讽刺、不买账等观点如潮水般地将《后浪》再次推向了舆论的焦点;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对此视频的热议呈现多元化的态度与表达。为什么这一宣传片会引起青年大学生群体如此大的反应?透过争议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与把握新媒体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网络参与和意见表达?笔者认为,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将助于有针对性地加强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一、《后浪》争议中青年大学生的态度与观点
B站制作《后浪》视频的意图是希望看到视频的青年人能够接受积极向上的内容并受到精神鼓舞。但部分自媒体平台认为,B站的视频无法得到青年人的认同与赞扬,而只是“前浪”的狂欢。为了更好地了解青年大学生对《后浪》的态度倾向与观点,笔者通过搜集相关网站、自媒体平台等信息,观察B站《后浪》视频下的评论,对微信朋友圈的观察,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该争议的看法与观点,并与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微信深度访谈(见表1)。笔者发现,青年大学生群体对《后浪》争议的态度与观点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主要分为不认同与批判、支持与认同、中立与迷茫三种类型。
1.持不认同的态度与观点
通过对网络上的留言与社交媒体的观察可以发现,对《后浪》视频持不认同态度和批评观点主要有三种:第一,说教意味浓烈。认为《后浪》视频是以长辈口吻寄语青年,以长者的角度来定义青年,这种纯鸡汤式的灌输没有任何意义,比较武断、“爹味”十足,表示强烈的不认同。第二,视频画面取材不当。《后浪》视频运用了很多B站知名up主的活动片段,从高空跳伞到国外旅游,展现了这些up主最光鲜亮丽的瞬间,这些画面上青年人的光鲜状态不具有代表性,没有客观地反映真实的社会现状,与更多青年人的生存状态明显不符,容易让他们产生强烈的落差感,忽视了他们的内在感受。第三,视频部分语言表达有问题。对视频中部分语言表述表示反感,如“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和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和鼓励”,因为更多的青年人认为自己本身就弱小,而长辈“前浪”更为强大,《后浪》视频中对青年人的赞美更强化了他们被冒犯的感觉。
2.持认同的态度与观点
有部分自媒体平台认为,B站用户对《后浪》视频并不买账,但是从视频发布的时间线和评论量的角度可以发现,近一半的用户持肯定和支持态度,说明效果还不错。持支持与认同态度的青年人也分为三种类型:第一,从视频中感受到了鼓励与感动。部分青年大学生从视频中感受到了被社会、时代与长辈的肯定,让自己有继续学习、奋发向上的动力,如朋友圈上就有学生这样感慨:“有幸活在这个时代,致敬那些心怀美好、言行合一、勇于攀登的人。”第二,视频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因为该视频是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发布的,并且在新闻联播前的黄金时段播出,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后浪》视频被主流文化媒体与平台所认可,B站的忠实粉丝更是如此理解。第三,争议在于视频被过度解读。部分青年大学生对《后浪》视频中的相关反向意见与评价持有不认同的态度,他们认为,《后浪》争议主要源于对视频的过度解读与解读者视野的不开阔,提出要具有包容性,要和而不同,批评的意见应该存在但是不可以过度解读,你可以选择不相信,但是不要掐掉别人心里的光。
3.持中立或迷茫的态度与观点
部分青年大学生认为,要从《后浪》视频争议事件本身跳出来看待青年群体本身。他们认为,00后不需要被正名,也不需要被冠名,他们不会活在别人的定义之中,但是也倡导00后应当更包容地看待不同的声音与观点。部分青年大学生认为,《后浪》不过是B站的新闻炒作而已,无论是对,还是不对,都不会影响与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没必要去关心,也没必要去争论,是一种无所谓的事情。还有的青年大学生对《后浪》争议感到迷茫,处于态度不明晰且摇摆的状态。他们发现身边多数人持认同态度就会发表与之相同的观点,发现多数人持有不认同的态度,自己就不敢表达个人的观点,甚至怀疑自己的立场而无所适从。特别是当一些自媒体公众号批判性的文章出现之后,他们越发茫然,其中受访者Z提到:“我发现有一部分人无法感同身受,而我自己也会受到不同态度和观点的影响,其实我也希望自己能通过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去思考与判断,但是很多时候我还是会去看各种观点,然后被其他的观点带着走,感觉他们说得也对。”这是会受到争论的影响,但感到无所适从的表现。
二、青年大学生对《后浪》争议的本体归因分析
5月3日,《后浪》视频刚刚在B站发布时,B站下方的留言几乎全是正向的,但在发布五六小时之后评论风向发生了逆转。5月4日,自媒体平台出现了较多批判性和评论性的文章。不论是支持性观点或是批判性观点的文章,都收获了较大的流量。
1.基于意见气候感知的自我判断与观点选择
诺尔-诺依曼的沉默螺旋理论认为,公共意见形成及广泛传播的过程中会出现沉默的螺旋循环现象,即当遇到争议性的话题时,人们会观察自己身边的意见气候,而被自己所处环境中的主流意见所引导,如果自己持有的是少数意见,可能会因为害怕被孤立或视为异类,则倾向于不发表自己的观点,保持沉默;如果他们认为自己的观点处于主流位置,则会更倾向于发声。占有优势的一方大声表明观点,而少数的一方保持沉默,进入螺旋的循环状态,优势意见逐步占据主导位置,其他意见会逐渐减少,最后沉默消失[2]。《后浪》争议中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笔者在朋友圈观察的一个案例则是这一理论的现实写照。有位大学生在5月3日晚因为受《后浪》视频的感动与鼓舞在朋友圈上转发了视频,第二天不同的声音出现后,该生表示看了很多不同观点和讨论,感觉自己所谓的被满足了、被肯定了,是满足于假象式的自由解放,他又站到了反对派的一方发言,后来他也怀疑自己是不是为了得到视频反对一派的肯定而改了口。笔者在大一、大二学生微信群中针对社交平台的意见表达问题做了“是否愿意发声”的随机性调查,其中有部分学生坦言:自己不愿意在网络社交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他们会担心那些网络喷子,或者是自己发表的言论与别人不一致而担心来自他人的敌意,所以他们不愿意在有熟人的平台上表明自己的观点,以免带来现实中的矛盾与冲突。
青年大学生更容易受到来自朋辈的影响,受到周围意见气候的影响,受到自媒体公众号相关意见观点的影响。自媒体介入《后浪》争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很多青年大学生对争议现象的判断,例如一自媒体平台发布的《为什么朋友圈转发“后浪”的大多是领导和老板、叔叔阿姨》中提到,“如果转发了就是领导老板有领导风范的,领导辛苦了,没转发就是年轻人,是B站的核心用户”的观点[3]。这个观点具有导向性,很多人发现它的确表述了《后浪》视频发布的初始现实状态,导致有的青年大学生不敢或者是不愿意在朋友圈发声,有的则会出现应和性的发声,有的会因而转变态度发出强烈的反对之声。而自媒体对观点的发布,网络上的各种转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受众对“意见气候”的判断,进而影响整体舆论的走向,生成沉默的螺旋循环效应。
媒介所传播的内容会影响人们的认知与判断,形成先入为主的观点与印象,“很多人认为某些媒介内容不会对自己产生影响,而会对他人产生认知方面的作用的现象”[4],有的青年大学生并未先看过《后浪》视频而是先看到了相关文章,媒介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后浪》争议的认知与判断,这些观点倾向使得原有的少数人感知了意见气候已经发生的变化,而中间的摇摆者进而被动摇不再摇摆,进一步加速了《后浪》争议的沉默的螺旋循环效应。
2.视频蕴含元素的自我解读及焦虑释放
通过分析青年大学生对《后浪》视频的批评与不认同的观点可以发现,引起争议的主要是该视频选取的画面符号及表现形式,对这些符号元素映射出的隐性价值观念进行了自我解读后的焦虑释放。
《后浪》视频在画面取材上,选取的画面和视频片段所展现的up主的风采具有双重性。B站所遵循的可能逻辑是挑选有影响力的up主的经典画面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达到非常好的宣传效果,但这些视觉话语所呈现的良好生活环境与具有挑战性的高消费运动所传达出来的意义,会因为受众不同的生活境遇与生存状态产生不一样的解读。对大多数青年大学生而言,视频中的高大上元素与自己的现实生活格格不入,超出了自己的认知与想象,《后浪》视频的表达自然缺乏说服力与积极的影响力,引起反感与不认同也是必然的。
尽管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的信息爆炸,带来了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的开放性社会环境,也为青年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与表现机会,但与此同时,各种竞争压力也空前加大,社会贫富差距明显增大,阶层固化较为明显,对于出身平平的青年大学生来说,相对剥夺感明显增强,往往会催生他们对未来与选择的迷茫与焦虑。何云庵、张冀(2019)认为:“当代中国转型时期的时代变迁以及青年群体人生成长的特殊阶段,致使网络青年意见表达中呈现出明显焦虑倾向”[5]。这种焦虑倾向往往受到其生活事件与人生际遇的影响,会因为相关信息引发他们较为激烈的意见表达。受访者W2表示:“在接受了多元文化之后,我们的精神世界已经丰盈到一定程度,就很难找到一个让自己满足和为之快乐的边界。”这种快乐边界感的缺乏极容易引发焦虑情绪,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对自我发展焦虑的积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只要有外在的事件引发,即呈现爆发状的释放,《后浪》视频即是这个引发性的事件。所以在《后浪》视频出现的同时,在B站有up主剪辑了市井般接地气的画面做成了视频“前浪”也得到了广泛转发,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
3.过去经历的带入感与语言不严谨的误读
在表现形式上,《后浪》的全文是以演讲的形式从60后的一级演员何冰口中讲出,何冰本身的形象就带有长辈的意义映射,会让青年大学生联想到自己的父母与过去的老师等,尤其有些青年大学生曾经对父母的管教、对个别教师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较为反感,一些不太愉快的体验与经历会无意识地形成他们对长辈的刻板印象,会不自觉地带入到对《后浪》视频的解读之中,形成原有对长辈情绪认知的再现。这种先入之见自然会将《后浪》的一些内容纳入到自己的主观性理解与感受之中,加上视频中有部分的言语表达,的确存在容易产生歧义的不严谨情况,则更加坚定了他们对《后浪》视频的不认同,正所谓“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视频以肯定、欣赏甚至赞美性的语言充满了对《后浪》的鼓励与期待,但是个别的表达缺乏严谨性,比如说“弱小的人习惯嘲讽否定”这样极性化言语表达,本意可能是为了更好地夸赞青年人,但因为嘲讽与否定是日常生活中的经常性行为,易于被反向理解为“嘲讽否定的人都是弱小的”。同时,通篇演讲式的句式表达更容易让青年大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在被评价、被定义。而《后浪》视频所表达的赞美则被认为是一种刻意讨好的表达。所以,一些青年大学生将曾经的经验带入到对《后浪》的解读上,更加强化了他们对《后浪》视频的不认同。
三、青年大学生参与网络争议的表现特征
《后浪》争议现象中青年大学生不同的参与程度和态度观点的表达,体现了青年大学生参与网络争议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尽管只是一个网络热点争议性现象,但是透过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看到网络社交媒体时代青年大学生参与网络争议的本体性与主体性。
1.理性意见表达与认知性焦虑的结合
《2019腾讯00后研究报告》发现:现今的00后大学生相较于其他代际更加地现实,他们更关注自己生存环境的变化,更加关注社会的发展和问题,不只关注自己的国家,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和不平等信息也十分关注[6]。的确,00后大学生是伴随移动互联网长大的一代,从小就生活在开放性的信息环境之中,他们是网络上最活跃的群体,利用网络进行交往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关注现实与网络的焦点热点问题,相对于同等年龄的其他代际而言,他们对社会事件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倾向于理性,但也会因为自己对外在环境与人际关系的认知触发他们在网络意见表达过程中的焦虑情绪。由于网络意见表达的匿名性和交互性,较为严重地消解了网络意见表达的理性意识,而社会、媒介与个人因素的结合构成了青年网络表达的焦虑话语,致使他们在发表言论时会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2019腾讯00后研究报告》指出,00后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要多过于其他代际,学习生活安排得非常紧凑,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更有自己的想法[7]。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或加剧了他们对自身成长的自我焦虑。00后的压力来源绝非仅仅是长辈的压力,更多的是朋辈的做法与观点所带来的焦虑和自我内省后的落差感所造成的迷茫感。这与他们正在追求自我认同的特殊年龄阶段有着直接的关系,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能力的增强使得他们的内在感受与情绪波动更为强烈且越来越隐性化,其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更多地来自朋辈群体。所以对青年大学生而言,来自朋辈群体的影响更为直接与显在,朋辈群体的观点与行为构成了他们自我成长的参照与重要的影响源,因此,来自朋辈群体压力所产生的焦虑感和自我意识发展而带来的自我迷茫感等,共同构成了他们网络表达的焦虑话语及相应的情绪表现。因此,00后的网络话语表达的焦虑来源于自我成长内在与外在的压力所形成的自我认知,以及对他人与环境的认知与理解。
总体而言,00后青年大学生的网络表达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焦虑情绪,但又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理性意识,他们与青春期早期的青年人不同,尽管朋辈群体对他们有较直接的影响,但已经不是绝对的决定性影响,而是能够多维度地看待问题、较为理性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笔者对青年大学生社交媒体发声的选择情况的了解发现:约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明确表示愿意表达观点,但有的表示会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也只限于自己的观点,不会去说服别人,也倾向于不随便评论自己不熟悉的事情。剩下约三分之二的大学生中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不愿意发表观点,一种是自己会看情况表达。部分青年大学生表示,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不全面,所以不敢也不能轻易地在网络上发表评论,也不会去对他人的观点进行批评,但会保留自己的观点,不想以自己的观点去影响别人。可以看出,现今有相当多的青年大学生对待网络热点事件的参与较为理性,他们会选择冷静与理性表达,倾向于根据不同的现实情况、网络平台、社交氛围进行选择性的表达。
2.过去经历的带入和个体感受的统一
《后浪》争议中可以发现,青年大学生更注重对网络热点事件的主观个体感受,会将之纳入到自己的主观世界进行解读。如果网络热点事件没有真正触动自己内心深处敏感的部分,往往会表现得比较理性与豁达,但如果真正触动了自己的敏感部分,就会表现出一些非理性的言语与行动,而且会运用自己所具有的新媒体技术尽可能地展现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显然自己所敏感的部分,就是个体过去成长经历所形成的自卑与不堪,因为现实事件的刺激往往会引发相应的情绪、话语和行为反应。所以,个体的内在感受往往是过去经历与情感积淀的结果。在争议性事件中,个体当下的情感与过去经历的情景会构造出他们的话语表达框架与倾向。个人成长经历过程中的一些认知、情感成分会不自主地带入网络争议事件之中,进而影响他们的判断、选择、分析与评价,决定了他们的网络参与和话语表达。如果00后青年大学生在过去成长过程中总是生活在父母的唠叨与说教中,《后浪》视频的长辈话语就会引起他们本能的反感,他们就会变成强烈的反对者;如果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受到来自父母或老师的激励,他们就会从《后浪》视频中获得鼓舞。因此,自我经历、自我感知对青年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他们倾向于相信自己所感知的、所经历的,而非别人所认为的观点,这既是他们主体性的表现,同时也可能会使他们处于自我中心状态而缺失相应的包容性。
3.自我价值实现与自我认同需求的结合
00后青年大学生呈现出一种自我价值实现与自我认同需求结合的矛盾统一。他们的自我意识觉醒时间比其他代际的要早,在网络意见表达和认知上,更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但这里的“自我”并非贬义的自我为中心,而指的是自我认知与判断的自主性。他们对自我的主体性抱有较高的要求,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与被高度认可感,希望能够从他人尤其是从同辈处得到肯定与赞赏;他们具有极强的自尊心,希望被尊重、被重视,尤其不喜欢强权压制,不喜欢强行灌输。因为自主能力的增强使得他们往往会带有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与事件,因为强烈的自尊心使得他们更喜欢对话的方式与公平的表达,所以在网络争议性事件参与中,在意见表达时,往往会更加注重平等、尊重与符合逻辑,他们会坚持自我内在的公正性,更倾向于相信自己觉得有道理、有逻辑的一方。从《后浪》争议中即可看到这一点。他们中很多人愿意主动参与网络上的争论与碰撞,通过争论来澄清观点,通过碰撞来提高自己的辨析能力与话语表达能力;他们不会拒绝不同观点的讨论,也并非愤青式一味地批判,如果在逻辑上可以使他们信服,就会形成他们态度与观点的转化。他们中也有盲从者、息事宁人者和不愿参与者,但只是部分人而并不是全部,他们对自我的认知与评价趋向客观,但也会因为强烈的自我认同感,不接受他们自己认为言不由衷的赞美,所以《后浪》争议中,有的青年大学生就明确表示:青年不需要被正名。他们自我意识、自主能力的增强还表现为,对自己所属的圈层具有本能性的保护意识,B站这次的破圈对于一部分青年大学生来说,就认为是对自我网络圈地的侵占,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他们的不认同。
获取认同的需求与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们参与网络争议性事件所独特的本体性与主体性有机结合的特征。青年身份认同是在“认异-求同-聚类”的逻辑链条中发展,群体认同是形成自我认同的中介因素,直接影响着个体对自己的社会属性与价值意义的确认,而网络微空间中多元性元素冲淡主导元素,容易出现认同危机[8]。在网络自媒体时代,个体的观点被无限地放大成为可能,当某一观点被广泛地认同会使得个体处于一种高光被关注的状态,容易使青年人强烈的自我认同感与价值实现感得到满足,这也是有些青年大学生更乐于参与网络争议性事件的内在动因,因为自我被认同、被认可的内在需要,使得他们会更加注重自己的网络表达。当他们担心自己的观点可能引起他人的反感或者不被认同,他们就会有意识地隐藏自己的观点倾向,但只要是参与网络争议性事件,无论其意见倾向如何,都是他们存在感的表现。《2019腾讯00后研究报告》明确指出,00后期待父母给予更多的积极鼓励和有效陪伴,而非仅关注学习[9]。这是对00后内在需要丰富性的真实解读。《后浪》视频的反对者也并不是不希望得到长辈的认同,而是他们认为视频所表现的长辈认同不是那么地由衷,从而给他人留下似乎他们不需要被认同的逻辑假象。
四、结语
《后浪》争议可以让我们了解到青年大学生参与网络社交媒体有关热点问题争议的种种表现,这些表现既与他们成长的时代与社会环境有关,更与他们所处的特殊人生发展阶段有关,表现出一定的时代特色与青春特色的有机交融、本体性与主体性的有机结合。他们喜欢平等的交流、喜欢符合逻辑的说理、喜欢讨论与碰撞,喜欢被认同与尊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把握他们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要能够讲清逻辑线、避免强行性灌输。同时,在自媒体发达的今天,要把握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运营的“度”,即宣传的程度、产出的效度和语言亲切度,要注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品的质量,注意符号意向的形象映射与语言的多义解读,避免使用极性语言,规避被过度解读的风险。教育者要保持与青年大学生的平等性,尊重他们的文化认知,不强行入圈;既不一味地迎合次元文化而过度讨好,也不可过于疏离;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力,培养网络意见领袖;与他们同频共振、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后浪》[DB/OL].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V411d7u7?from="search&seid=2669725951330612785.哔哩哔哩,2020-08-16.
[2][德]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M].董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1-8.
[3]信号塔,为什么朋友圈里转发“后浪”的大多是领导和老板、叔叔阿姨?[DB/OL].https://mp.weixin.qq.com/s/Rcz3q6uVRyf_F_f2fYEMww,2020-05-05.
[4][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徐佳,董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501.
[5]何云庵,张冀.戏谑狂欢中的隐性抵抗:网络青年意见表达的话语焦虑及其反思[J].思想教育研究,2019(5):103.
[6][7][9]腾讯.进取的00后:2019腾讯00后研究报告[DB/OL].https://view.inews.qq.com/w2/20191030A0DN3500?tbkt="G&openid=o04IBAF35x7eaRu0-UTYuTc5eZ68&uid=&refer=wx_hot,2020-09-16.
[8]葛彬超,孟伏琴.青年身份认同的“微”建构[J].中国青年研究,2020(6):107-113.
责任编辑: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