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变化世界中聚焦女性的能动发展与现实挑战
——北京论坛(2019)“文明进程中的女性能动力和发展”分论坛综述
杨 东、曹全友
《妇女研究论丛》2020年第1期
摘要:2019年11月1-3日,第十六届北京论坛隆重召开。本届北京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变化世界与人的未来”为主题,下设13个分论坛和3个专场。其中,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承办了“文明进程中的女性能动力和发展”分论坛。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八届全国妇联主席彭珮云作为特邀嘉宾出席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30余位知名学者、专家和优秀青年作为正式代表参与论坛。分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佟新主持,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叶静漪发表致辞。
本次分论坛以圆桌会议形式召开,为期两天,共设7场学术讨论。与会嘉宾围绕女性在政治、教育和新经济中的作用与贡献,和谐家庭建设中的女性能动力,健康、照料劳动与女性发展三个主要议题展开了讨论,并就学科建设与未来合作研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对话。
一、女性在政治、教育和新经济中的作用与贡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女性在政治、教育和新经济等各领域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展现出独特的领导力。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谭琳从制度保障、参与平台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发展进程中妇女参与的情况。谭琳指出,中国共产党关于“妇女在参与社会劳动的过程中追求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的政治主张为妇女参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根本政治保障,以宪法为核心的系列法律法规充分释放了广大妇女的能动性,人大、政协、妇联等组织机构则为妇女能动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机制保障。在这样的条件下,以公平接受教育为基础,参加社会劳动、参与经济发展和国家政权建设成为广大妇女发挥能动性、展示主体性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工作机制的健全,新时代妇女的能动参与将得到更加充分和全面的展示。
经济的增长尤其是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为妇女参与社会发展、进一步实现自身解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祁祥用翔实的数据列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余年来女性地位和作用的变化,证明了女性力量在当代社会的崛起,并从经济社会变迁等角度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刻阐释。她认为,实现男女平等,最重要的前提是女性在教育、工作和晋升等领域能得到与男性平等竞争的机会。北京知我探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钱庄分享了新经济形势下公司经营过程中的收获和体验。她援引吉利根(Carol Gilligan)的性别研究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倡导以女性主导的基于“关怀伦理”的公司管理方式,以更好地应对现代企业治理中普遍存在的“去人化”趋势。
高等教育对女性能动力的影响以及高等教育结构内部的性别平等问题也受到关注。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校长金惠淑教授集中分析了亚洲尤其是韩国女性领导力培养的情况。她通过比较世界经济论坛(The World Economic Forum,WEF)性别差异指数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UNDP)性别不平等指数,证明性别歧视在东西方各领域都普遍存在,继而指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女子大学有助于培养女性领导力。她认为,女性领导力教育需要从增强女性主体性、利用女性模范促进赋权、在知识前沿建设女性领导力、打破现有舒适圈四个方面着手破除男性中心主义,推动理论和实践的范式转型。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张妙清教授则通过分析高等教育中的领导结构和两性职业发展路径证明高等教育自身也存在着性别不平等问题。悉尼大学教授李沐结合澳大利亚科学性别平等(Science in Australia Gender Equity,SAGE)项目的实践效果和近年来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中女性开始崛起的趋势指出,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建立性别平等型的领导结构以及高校管理层制定性别占比最低标准对应对高等教育性别平等结构性挑战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北京大学袁明教授和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美籍留学生赵艺通过分享举办燕京青年论坛的经历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女性视角下的中国问题和跨文化交流中的女性话题。袁明认为,跨文化交流有助于讲述中国女性故事,增强女性议题的国际号召力和影响力。同时她还建议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妇联组织进行有关全球化背景下的女性风采和女性故事的采集。
台湾大学教授叶德兰结合上述关于女性在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等诸领域的作用和重要贡献,归纳了女性能动力发展的三种趋势:由关注女性权益到全面参与的广延动能、由纳入性别观点到变革社会体制的深化动能、由建构实体生活到形塑数位世界的虚拟动能。
二、和谐家庭建设中的女性能动力
本场分论坛从和谐家庭建设的角度,分析法律和公共政策对两性家庭角色和女性能动力的影响,重点讨论了家庭法律建设、职场性别平等、平衡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关系等议题。
中华女子学院党委书记李明舜教授聚焦“家庭与性别平等”“女性在家庭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妇联组织在家庭建设中的作用”三方面内容指出,中国婚姻家庭立法司法的首要考虑因素和最高标准应是保护婚姻家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正确处理婚姻安全和交易安全之间的关系,不能以保障市场交易安全为目的或理由来牺牲婚姻安全和家庭安全;要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角度,强化家庭友好型的法律和政策支持,加强和促进家庭建设。中国政法大学夏吟兰教授介绍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在总则、结婚章、家庭关系章、离婚章、收养章等部分做出的调整,并据此提出相关完善建议,如考虑非婚同居关系逐渐被公众接受、成为一种生活模式的现实,应对此做出原则性规定,以保护当事人特别是其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利;明确夫妻共同财产范围,完善夫妻共同债务清偿规则,增加夫妻人身权内容和亲子关系确认制度。北京大学马忆南教授则进一步分析了法律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女性影响力问题,认为法律政策也具有“性别面貌”,性别平等和性别盲视的法律政策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社会效果。通过分享夫妻共同债务认定规则、土地确权、不动产联名登记、夫妻财产制选择等案例,马忆南着重强调了女性影响力对立法和法律实践的重要作用以及女性参与法律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潜能。
女性进入工作领域被视为实现自身解放的关键途径,但在职场中遭遇的性别平等问题依然突出。北京大学叶静漪教授认为,职场性别平等的内涵包含同工同酬、消除各种歧视和障碍、女性能够不受性别限制进入所有职位特别是领导岗位、平衡两性在家庭和照料方面的责任等四个方面。而在现实社会中,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就业歧视、“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之后的就业性别歧视、婚假等福利措施带来的衍生规定、就业歧视的司法救济不足、新技术革命产生的权利保护方面的压力等问题是职场性别平等的主要挑战。中国法学会研究部副主任彭伶副研究员重点就互联网时代的女性发展和权利保护做了发言。彭伶指出,女性是互联网经济的参与主体,但较少涉足互联网管理。同时,互联网场景下的女性权利危机,如针对女性的深度伪造技术、网络暴力、网络歧视性语言、远程网络窥视等,也是必须重视的问题。她认为,要解决互联网的性别不友好问题,需要通过提高女性的科技素质来增加其在互联网产业中的从业人数,也需要女性更新观念、主动发声,积极参与到互联网生态共同体中。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劳动法专家周畅则从国际劳工组织标准制定的角度出发,对劳动领域存在的“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和骚扰”进行了概念解析,并分析了国际劳工组织《关于消除劳动世界中的暴力和骚扰的公约》(第190号)及其建议书(第206号)适用的范围、时间和地点。周畅介绍,《公约》针对劳动领域出现的暴力和骚扰行为的解决方案包括保护和预防、执法和补救、指导和培训三方面的内容。
家庭和职场是现代女性的双重生活场域。美国圣克劳德大学左际平教授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妇女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的成就,指出改革开放后出现了“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观念的回归。她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认为改革开放后城镇妇女回归家庭可被视为对劳动力商品化的抵制和对市场家庭冲突的调适。日本女子大学沈洁教授则介绍了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确立“男性挣钱养家”模式的背景,并从偏向性的社会政策、核心家庭发展、企业终身雇佣制度、福利国家的经验等方面分析了原因。她也阐释了这一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面临的危机以及21世纪初日本开始的社会政策改革。她认为,日本正在逐渐走出“男性挣钱养家”的怪圈,转向“工作与生活协调”的路径,国家、市场和家庭之间的格局将会出现新的变化。
三、健康、照料劳动与女性发展
本环节各学者聚焦妇女健康和无酬照料问题,揭示性别间健康差距的来源和照料劳动对女性就业、婚育决策以及长期发展的影响,并从性别、年龄、阶层和城乡关系等多元交叉因素出发思考保障女性健康和社会照料服务的公共政策。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郑晓瑛教授用大量数据列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女性健康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她认为,随着公共卫生服务和女性疾病预防检查的普及,女性的整体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当前中国女性健康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农村女性尤其是中国西部农村女性健康水平需要提高;“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女性健康安全的长足保障仍然不足;老龄化背景下女性面临日趋严重的失能和残疾问题。基于此,应促进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医疗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协作;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与健康保障;建构全方位、全领域、跨部门的妇女健康保障联动系统。
照料劳动是学者关注的重点,发言嘉宾分别从儿童照料、老年照料以及照料劳动的性别差异方面展开讨论。在儿童照料方面,北京大学佟新教授从生育率与儿童照料角度入手,分析了低生育率背后公共政策的变迁。她认为,在计划经济时代,学龄前儿童抚育政策直接受到国家劳动政策的影响,并借助教育政策在城镇中实现了公共化的抚育理念。“社会主义大家庭”的集体主义意识给予了“工作的母亲们”重要的物质与心理支持。随着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劳动政策和教育政策发生改变,儿童抚育责任回归家庭。未被挑战的性别分工与文化,加上流行育儿文化中对母职不可替代性的强调,凸显了女性作为照料者的社会角色。伴随国家、单位体制与家庭性别角色分工的多元变化,儿童抚育中不同利益的知识、话语与意识形态相互竞争,女性的母亲角色成为社会稳定性力量,被整合进社会治理的整体建设中。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庞丽华教授以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准数据,预测年龄别生育率、死亡率以及城乡人口净迁移数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托育和学前教育是满足女性平衡工作和生育需求的关键因素;需要合理配置城乡托育和学前教育资源;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既要关注短缺,也要注意大力投入后需求下降带来的资源相对过剩问题。
在老年照料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吴小英研究员分析了当今中国家庭照料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向。她引入“家庭主义”的概念和理想类型框架,指出中国的家庭政策目前基本处在隐性家庭主义阶段,并存在向显性家庭主义过渡的趋势。她认为,若想走出照料的终极困境,首先需要破除家庭主义的迷思,厘清照料的公共性与私人性问题,进而分阶段地选择契合中国社会的模式。北京大学赵耀辉教授以2018年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中国���老年人群的家庭照料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从城乡来看,夫妻双方照顾父母或子女的时间没有太大差异;但从性别来看,夫妻双方给予男方父母的照料时间会更多,同时女性在总照料时长中所占百分比高于男性;随着经济增长,子女养老模式等传统照料观念也会随之变化。
在照料劳动的性别差异方面,加拿大温尼伯大学董晓媛教授认为,无酬照料是导致性别不平等的重要原因。法国科学院发展研究所荣休教授Jacques Charmes通过比较不同国家、不同类别时间安排的统计数据对女性参与照料劳动的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世界范围内个体劳动时间存在着性别差异,男性比女性的休息时间更长,南亚国家的两性无酬劳动差异最大。内蒙古大学杜凤莲教授通过对2017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数据的分析指出,中国已婚女性的时间配置存在着分层现象,经济发展、收入和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同时她强调应重视无酬劳动的经济价值,提倡男性分担家务。
此外,来自孟加拉达卡大学的Mohammand Mainul Islam教授和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博生研究生Tina Nanyangwe分享了各自文化背景中的性别发展案例。Mohammand Mainul Islam以孟加拉国的童婚现象为例,指出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性别平等观念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童婚问题。Tina Nanyangwe介绍了赞比亚的女性发展项目,通过让女性成为提供艾滋病护理工作的志愿者,为女性赋能,进而促进赞比亚的艾滋病防治和护理工作。
四、学科建设与未来合作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教师、学者在本次论坛中就各自国家或地区的性别研究现状和有关妇女/性别的学科建设问题展开经验分享和交流。
美国圣克劳德大学左际平教授结合美国高校的情况,认为当前性别研究应突破两性不平等的传统视角,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关注深层次的历史和社会结构差异。她指出,男女平等在不同的种族和社会环境中具有不同意义,西方的男女平等是权利的平等,中国则更多关注义务的平等。工作、家庭中的不平等现象背后是资本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国家在福利领域的退出增加了家庭的负担。
北京大学陆杰华教授提出,当前国际老龄化研究非常注重性别视角,这促进了人口学和性别研究的交叉。但是当前大陆的性别研究以个案为主,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层次等方面缺乏系统性,因此应加强学科建设和研究合作。针对性别研究的人才培养问题,他建议从本科阶段开始加强对学生关注性别议题兴趣的培养,进而吸引更多学生进入性别研究领域,为学科发展储备人才。
北京大学岳素兰教授认为女性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是一个时代命题。需要搭建沟通平台,把女性研究命题置于时代的坐标系中去考察和考量,全方位推进女性问题的相关研究。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所长杜洁研究员在发言中强调了学者之间互相沟通的重要性,指出要充分发挥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等各主体之间的连带效果,共同推动妇女研究学科建设。通过搭建更广阔的平台,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妇女学科研究成果,推进学术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张妙清教授认为应强化性别研究结构的跨学科性,全面关注各领域的性别议题,同时加强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的结合;台湾大学叶德兰教授介绍了台湾地区推动建设以女性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的相关经验;韩国圣公会大学金美兰教授分享了韩国性别研究学科建设的相关议题;中华女子学院李明舜教授认为妇女研究应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借助其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积极推动学科建设;日本女子大学沈洁教授介绍了日本高校通过设立性别研究学位和推动社会性别平等教育来加强女性学学科建设的做法;中国社会科学院吴小英研究员分享了社科院的性别研究机构建设历程以及她在性别问题上的研究心得;北京大学佟新教授回顾了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的发展,并介绍了北京大学在培养女性学硕士方面的经验。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八届全国妇联主席彭珮云做了总结发言并对当前妇女学科建设提出希望。她指出,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应该加强妇女研究,从根本上系统、深入地研究有关理论问题,培养优秀的学科人才。当前,妇女研究比较活跃,但总体来看,妇女学科建设还比较滞后。她希望,妇联、高校等机构聚集力量,总结妇女研究和学科建设近年来积累的经验,借鉴国际社会有益经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学科建设取得更好更快进展。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叶静漪在闭幕式上发表谢辞。她表示,作为今年北京论坛开拓性设置的新主题,“文明进程中的女性能动力和发展”分论坛以女性能动参与和现实挑战为关注点,议题设置兼具人文关怀和学术关切,研讨内容既有理论引领性也有现实可行性,必将推动女性研究和性别议题在学术领域的知识发展和智慧创新。
责任编辑:c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