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政治社会学

社会转型期的青年环保运动

2017-03-02 作者: 童志锋

 

社会转型期的青年环保运动

童志锋

 

来源:《中国青年研究》,2016年第8期。

摘要: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青年环保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90年代,政府动员和民间推动共同孕育了我国的青年环保运动。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在政府、青年环保组织、媒体、企业等共同关注下,青年环保运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发展也不容乐观。这就需要政府做好“青年、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社会、市场力量在青年的环保参与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青年  环保运动  环保组织

基金资助: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力量参与环境政策制定过程研究(14BSH133)”阶段性成果。

1994年,中国第一家在民政部正式注册的环保NGO机构自然之友成立,学术界一般认为,这意味着中国民间环保运动正式拉开序幕。自然之友一成立,就吸引了大量的大学生、知识分子和城市白领的关注,从会员年龄结构上,是一家以青年居多的民间环保机构。同年,中国政府公布《中国21世纪议程》,其中对于青年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行动纲领。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中国青年环保运动几乎与中国环保运动同步。青年环保运动脱胎于环保运动,但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领域。回顾我国的青年环保运动的成长,探析青年环保运动的特点与变化,有助于更好推动中国青年环保运动的前行。

一、青年环保运动的萌芽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这次国家会议规模之大、级别之高,为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之后所罕见。会议通过了3项文件,分别是《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21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中国总理李鹏应邀出席了首脑会议,发表了重要讲话,进行了广泛的高层次接触。1994年,中国政府在世界上率先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专列一章讨论“团体及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点对青年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关注。在青少年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依据、目标和行动三个方面,《中国21世纪议程》分别论述到:“目前,中国是一个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年轻化的国家,青年占全国总人口的29.8%,他们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各地青年中广泛地建立各种环境保护团体,推动青年参与可持续发展活动”。“采取措施鼓励青年参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活动。组建各种青年环境保护团体,有组织地参与可持续发展;在青年中树立各种环境保护先进典型;继续在青年中开展植树造林等绿色工程活动;鼓励青年做生活方式变革的表率,在青年中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倡导富裕和繁荣的新观念,改变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此后,国家环保部、团中央、全国青联等与环保和青年关系较为紧密的政府、群团组织在《中国21世纪议程》的精神指导下,不断推动了青年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当然,中国青年环保运动不仅仅来自于官方自上而下的推动,也来自于民间自下而上的推进。唐锡阳,中国第一代环保活动家,暨绿色营的发起者,可谓中国青年环保运动的“教父”。1996年夏天,环保作家唐锡阳、沈孝辉带领一些热爱自然的年轻人奔赴云南,开展了保护滇西北的某片原始森林及其林中生活的滇金丝猴的活动,拉开了第一届绿色营的序幕。该活动得到了宋健及中央许多领导同志的关怀和环保界、科学界、舆论界的力挺,这片原始森林和林中的滇金丝猴也因此得以保护生存,绿色营取得了巨大成功,尤其是这批年轻人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开创了大学生参与环保的新模式。此后,绿色营每年都会选拔一批关注环保的大学生,选择一个环保焦点,选择一个有典型意义的地方开展活动。1997年奔赴西藏东南,1998年奔赴东北三江平原,1999年奔赴新疆北部哈纳斯,2000年奔赴新疆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2001年奔赴云南思茅地区,2002年奔赴辽宁沿海滩涂,2003年奔赴四川若尔盖地区,2004年奔赴海南,2005年奔赴甘肃,2006年重返云南,2007年奔赴吉林长白山,2008年奔赴广东南岭,2009年奔赴贵州茂兰,2010年奔赴福建武夷山,2011年在重庆金佛山,2012年在云南金沙江,2013年在海南省和湖南省八大公山,绿色营涉足原始森林保护、湿地生态保护、生态旅游、西部生态、亚洲象保护、鸟类保护、海洋生态等多个环保议题,培养了一大批青年环保人士。这些青年环保人士中,很多一直在中国各地从事环保事业,不但构成了青年环保运动的中坚,也大大推进了中国环保运动的前行和发展。目前,绿色营每年还在源源不断的培育青年学生,持续推动中国青年环保运动的发展。当然,绿色营只是民间力量参与青年环保运动的一个典型,而不是全部。实际上,在青年环保运动生发阶段,诸如绿色营之类的民间组织和民间力量还有很多,她们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青年知识分子同样在青年环保运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93年,中国青年环境论坛首届学术年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由全国青联主办、国家环保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协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共有24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这是目前能够检索到的较早的青年环境学术论坛。从时间上看,正好是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早于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公布和自然之后成立时间。这或许说明,青年知识分子已经较早参与青年环保运动的发展。此后,诸如此类的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的青年环境学术会议日益增多,并呈现出日益专业化的面向。

 

二、青年环保运动的成长及其特征

2004年,国内第一家地区性青年环保交流平台济溪成立,这标志着青年希望在一个更大的社会平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校园之内。20111月,《青年环境评论》正式创刊,该刊面向青年环境领域从业者,以及欲了解此领域的各界人士,展现青年环保领域现状,提升从业者的环境文化素养和行动能力,为组织治理和项目选择提供建设性思想。这是青年环保运动过程中的大事件,意味着我国的青年环保人开始发出独立的声音,也意味着他们开始理性思考自己在环保运动中的定位。当然,这十余年来,也是青年环保运动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

(一)青少年生态环保工作的政府动员日益增多。“中国近年来环境改革的进展与政府充分发挥的作用(特别是中央政府的大力推动)密切相关。”[1]同样,中国的环保运动主体上还是政府主导型的环保运动。在青年环保领域,国家环保部、团中央、全国青年等政府和群团组织在青年环保的宣传和动员方面发挥了主体作用。比如,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组织实施,丰田汽车公司出资的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奖是针对青年的大型环保公益活动。该项活动起始于2005年,目前已历经八届,已资助项目达91个、先进团队或个人206个,直接参与人次已达5000万人次,[2]在引领广大青年投身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再如,团中央、环保部2016113日在北京启动了“青春建功美丽中国”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青少年参与美丽中国建设,做生态文明的实践者。据了解,当前,青少年生态环保工作经过不断探索和积累,逐步形成了传播绿色理念、践行绿色生活、培育绿色队伍、倡导绿色生产、建设绿色工程的工作格局。作为一项群众性、长期性的生态环保公益活动,“青春建功美丽中国”活动主要包括“绿色长征”公益健走活动、“绿色团队”争创活动和生态环保系列竞赛活动三方面内容。

(二)青年环境团体力量在不断成长。青年环境团体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学生环保社团,比如清华大学学生绿色协会、厦门大学绿野协会等,二是社会性的青年环保社团,比如绿色大学生论坛、GreenSOS、绿石、济溪等机构。当然,有一些社会性青年环保社团是从学生社团中成长起来的。20064月,中华环保联合会发布了《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报告指出:截止2005年底,我国共有各类环保民间组织2768家,其中,学生环保社团及其联合体共1116家,占40.3%。由此可见,仅仅就学生环保社团及联合体就占了四成,这还不包括主要从事青年环境宣传教育的一些政府部门发起的环保民间组织和民间自发的环保民间组织。2014年的一则报道,显示,仅仅由各级共青团联系服务的生态环保领域社会组织、学生社团就有近千余家。[3]

近年来,青年环保社团在不断互动过程中,通过线下论坛、交流会、研讨会和线上电话、邮件、QQ群、微信群等方式已经形成了青年环保网络,也有力推动了青年环保运动的发展。比如,自从2010年始,第一、二、三、四、五届中国青年环保组织交流合作论坛分别在西安、南京、武汉、西安、福州举行。各届论坛主题不同,但是地区性青年组织发展是一以贯之的论坛,比如第一届论坛主题是地区青年组织对当地低碳社会建设的作用第五届论坛以“企业社会责任”为主题,共同探讨了企业家精神与环境保护、台湾环境教育、地区性青年组织发展现状等内容。再如,2007-2010三年间,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简称“CYCAN”),一家由7个优秀的青年环境组织发起的、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的环保组织成为中国青年参与气候变化议题的平台。该平台吸引了大量二十多岁的青年。据统计,自CYCAN成立之后,共计有超过450所高校参与CYCAN组织或发起的活动,直���参与学生人数高达十万人以上,间接影响人数超过百万人次,切实推动了青年人了解参与气候变化的进程,并为青年提供了成长的机会和平台。[4]除了专业的青年环保论坛之外,一些青年组织论坛也把目光聚焦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方面,比如,2014国际青年组织论坛暨北京友好城市青年交流营聚焦的议题就是城市绿色发展,共吸引了29个国家160名营员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展开讨论。

(三)媒体和企业力量对青年环保运动显示了较大兴趣。媒体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83年《人民日报》开设环境版面和同年《中国环境报》的创刊。1996年,中央电视台创立了独立栏目《绿色时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绿色调频。此后各个地方电视台陆续创办了一些绿色栏目。[5]这个阶段媒体环保运动的发展主要还是由政府主导的。200910月,知名纸媒《南方周末》每期拿出了八分之一的版面关注环境问题,命名为《绿版》,共有十几个记者采稿。2010年,越来越多的媒体创办了环境版面,如财新传媒、《21世纪经济报道》等知名媒体增开了环境版面。新浪、腾讯、搜狐等中国各大门户网站陆续推出了绿色或环保频道。这意味着市场导向的媒体开始对我国环境问题持续关注。近年来,媒体对中国青年环保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媒体开始有意识的推动青年的环保参与。比如,2014226-27日在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青年频道顺利播出了四期《青少年生态环境大学堂》,教大众关心的大气雾霾话题,邀请了部分国内知名科学家系统地为广大市民和青少年分析雾霾的成因、剖析雾霾的危害、提出雾霾防治的科学建议。诸如此类的报道在各大媒体中比较普遍,提升了青年人的环境意识。二是,青年媒体人本身就是一些环保NGO的发起者或核心骨干。他们也经常组织环境沙龙,分享各自关注的议题和环境领域的新进展。[6]三是,设立环保奖项,推动青年环保运动的发展。比如,纸媒中外对话和英国《卫报》于2010年初开始设立了最佳环境报道奖,也吸引了成长中的青年环境记者群体的广泛参与。

企业社会责任与青年环保的结合趋势明显。一是企业开始有意识的赞助青年环保活动。比如,2015年,金隅集团(金隅股份)承办了由北京团市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委、市总工会联合主办的“北京青年环保科技创意大赛”,提高了青年员工环保意识。二是企业开始主动培养本企业青年的环保意识,支持企业员工参与各类环保活动。三是企业自己建立环保基地。如新疆慧光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若羌、尉犁两县建立生态环保科普基地,投入大量资金实施塔里木河流域受损生态修复与荒漠科技示范工程,为民营企业参与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探索新路。四是企业赞助青年环保机构的成长。

(四)青年环境保护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中国青年环境保护交流大体上可以追溯到1992年,当时19岁的香港中文大学大二学生卢思骋受邀去马来西亚参加了主题为“全球化主题之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公平”的会议,该会议是当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预备会议,主要参与者是亚洲的青年和学生。此时。我国的环保组织还处于萌芽阶段。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里约+10,国内知名的环保组织地球村、绿家园的创始人廖晓义、王永晨等第一次在国际大会上亮相,标志着我国环保运动国际化拉开序幕。2007年,在巴厘岛举行了第十三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会议(COP13),有二十来个中国NGO代表去参与,这是我国民间环保有组织的集体参与,一些青年环保的领袖也参加了此次会议。[7]

如果从青年环保组织的集体参与看,CYCAN2009年组织发起了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史上的第一支中国青年团——“COP15中国青年代表团,使得世界首次聚焦中国青年。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始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2009年之后的历届气候变化大会上,作为国内唯一合法身份的一家青年机构,CYCAN已经累计组织了上百名中国青年参与会议,追踪会议谈判结果,并积极对话各国政府谈判代表、国际NGO工作者和媒体记者,引领不同主题的国际性联合行动,表达中国青年人自己的声音。[8]再如,2009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拜耳发起的两年一次的全球青年环保活动合作项目Eco-Minds青年论坛(生态理念国际青年环保论坛)于5月在新西兰举行,与亚太地区其他国家一起,中国的青年代表也积极参与了此次国际会议,并积极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国际交流方面,一个方面是“走出去”,另一个方面是“引进来”。近年来,国内一些机构也积极整合资源,吸引世界各国青年来中国参与各类环境保护项目与活动。比如,自201165日起,由同济大学决定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举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IESD)承办的首届“国际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在上海举行。作为一项每年一次的重要活动,国际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为国际学生及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进行思维碰撞、深入探讨关键性环境问题、提出新见解的平台。迄今为止,该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每年吸引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约400名学生及专家学者参加,促进了环境问题在世界各国青年中的交流。[9]

(五)青年环境保护学术探讨日益专业化。比如在能源环境政策方面,2014年在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青年能源环境政策与管理学术会议”,并得到了能源环境政策与管理学科广大青年学者的广泛响应,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40余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80余名教授、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再比如,在环境社会学研究方面,201511月,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社会学研究所以及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联合举办的“中国环境社会学青年论坛”在长沙召开,30多名与会青年学者就“环境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环境关心与环境行为”、“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环境抗争与环境冲突”四个单元进行了深入探讨。

 

三、青年环保运动的发展路径

总体而言,在政府、环保NGO、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的支持下,我国在“青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发展也不容乐观。比如:对于“青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顶层设计方面还尚未破题;社会性和地区性青年环保组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处于起步阶段;青年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较弱等问题。从中国青年环保运动的发展脉络及国际发展动向来看,中国的青年环保运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整合性理解青年与环境的关系,重构青年环保运动。对于“青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关键是要做好顶层设计。自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出台以来,政府、群团组织在促进青年参与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诸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到目前为止,在涉及到青年的重大发展纲领方面,尚未有对“青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专门整体性的论述。近年来,由于快速工业化导致的空气、水、土壤等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叠加爆发,当前中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作为社会未来的青年该如何面对环保问题,关系到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质量与效果。从社会公平正义、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整体性的把握青年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并指导中国青年环保运动的实践,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发展。

(二)促进社会性和地区性青年环境组织的发展。目前,在青年环保社团的绝对数量上,学校青年环保社团占绝大多数,社会性的青年环保社团还比较少。学校环保社团中的大多数主要的环保宣传集中在校园内,覆盖的人群有限,项目的影响力也较小。这与学校环保社团自身的能力、定位等有关系。相对而言,社会性青年环保社团专业化程度更高,内部治理结构更加规范,而且在活动开展上是针对社会大众,影响范围更广泛些。从未来发展看,要大力促进社会性青年环保组织的发展。

另外,要重视地区性青年环保组织的发展。地区性青年环境组织既包括高校性质也包括社会性质的。如绿石环境行动网络、绿满江淮等老牌区域性青年组织已经完全社会化,陕西环境互助网络、绿意中原等已经在当地扎根并成为当地环境保护大军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地区性青年环境组织一般为本区域内的青年环境社团的合作交流平台,能够并为这些社团提供培训、交流等服务,组织合作性的活动,有助于促进社团之间物质、信息、经验等各种资源的共享,实现支持青年环保社团成长的目标,从而最终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三)促进青年参与环境保护,尤其要提升青年的参与能力。一个方面,政府、媒体和环保NGO等社会各部门要更加紧密合作,鼓励广大青年积极关注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引领和推动各界青年参与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另一方面,要给青年赋权,提升其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一是,提升青年环境保护的专业能力。诸如气候变化、环境维权、生物多样性等环境保护行动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活动,仅仅有环保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否则很难与环境职能部门、污染企业等交流。政府及社会各界可以积极争取各类社会资源,开展青年环保组织、青年环保人的专业培训,促进青年环保能力的成长。二是提升青年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国家对话能力。环境保护是一个世界性重要议题,每年都会在全世界各地举办各类重大的活动、论坛、对话。国内已经有不少的国家级的政府环保NGO,可以在这些机构中增设青年国际合作项目。另外,也可以在一些国家级的国际青年组织增设环保合作项目。三是提升青年环境研究学者的学术能力。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所、高校开始重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项目。政府部门也应该积极搭建平台、提供资源、支持青年环境研究学者参与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攻关项目。四是提升青年环保社团的治理能力。目前,青年环保社团存在募款能力、机构人员不稳定等诸多问题,政府、基金会要有意识支持开展青年环保社团治理能力提升的项目。

(四)促进环保产业与青年环保运动的结合。一方面,近年来,随着青年环保工作的不断拓展,青年环保活动工作范围已经由最初的植树种草、环保宣教、生态考察等内容扩展到低碳社会、生态建设的各个方面,但和具体的产业结合还有一定距离。另一方面,在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政府日益重视环保产业、绿色产业的发展,并出台了诸多的政策支持该领域的发展。但是对于青年在环保产业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尚显不足。从促进环保产业与青年环保运动相结合的视角,一是促进青年人加入环保产业。环保行业发展急需高新技术人才,但目前缺口较大。据估计,目前环保行业中高级人才缺口最少在12万人以上。随着环保行业的井喷式发展,预计未来5年环保行业中高级人才缺口在50万人以上。[10]从环境可持续发展角度,政府应该引导高校专业设置,促进青年加入环保产业。二是促进青年人环保创业。在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业”的机遇窗口期,政府宜引导青年人环保创业。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展了个别实践,如目前正在进行的京津冀晋蒙五省份青年环保公益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将优先获得创业资金奖励、风投机构对接、研究机构指导、孵化组织服务、媒体宣传推广等一系列专项扶持服务。诸如此类的项目引导方式,是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1]洪大用.中国实践视角下的生态现代化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1-30.

[2]搜狐网.团中央环境保护资助行动颁奖 倡导青年绿色创新[EB/OL].http://business.sohu.com/20160113/n434384814.shtml.

[3]中国青年网.千家青少年生态环保组织走向联合——“圆桌会议”协商对话共同参与美丽中国建设[EB/OL].http://news.youth.cn/gn/201412/t20141217_6276898.htm.

[4]CYCAN官网.CYCAN简介[EB/OL].http://www.cycan.org/?page_id=1043.

[5]张萍,张婧妍.论大众媒介在我国环保运动中的角色、职能与现实问题[J].思想战线,2015(4).

[6]童志锋.动员结构与自然保育运动的发展——以怒江反坝运动为例[J].开放时代,2009(9).

[7]腾讯网.卢思聘:反思中国环保组织的国际参与[EB/OL]http://gongyi.qq.com/a/20120606/000009.htm.

[8]中国网.CYCAN集结中国青年 赴巴黎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EB/OL]http://www.china.org.cn/chinese/2015-05/29/content_35692753.htm.

[9]2015国际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EB/OL]http://urbanization-think-tank.tongji.edu.cn/0a/25/c206a2597/page.htm

[10]中国青年网.环保行业年薪几十万却难招到人[EB/OL]http://career.youth.cn/zxzx/201511/t20151102_7266228.htm.

作者简介:童志锋,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学会理事。

联系方式:杭州下沙学源街18号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  310018

                        责编:ylc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