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李晓光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
【文章来源】《社会》2024年第6期
【内容提要】既往教育失配研究聚焦供给侧劳动者特征的影响,而较少关注需求侧招聘者及其雇佣决策的潜在作用。本文从新制度主义理论出发,聚焦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侧,分析组织的雇佣决策过程对教育失配的影响,并基于2023年中国在线联合调查实验研究数据开展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招聘决策环节存在“高配偏好”的趋同态势,即雇主倾向于招聘高于岗位实际所需学历的求职者。无论何种规模的组织,这种高配偏好都普遍存在,由此导致教育失配现象的涌现。第二,组织在招聘中的“高配偏好”因职业类型、工作经验要求和容错成本而存在明显分化态势,并且这种分化深受效率逻辑的驱动。第三,组织在招聘中的“高配偏好”因产权类型、行业类型和城市特征而呈现分化态势,而这种分化深受制度逻辑的支配。以上发现揭示出雇主决策视角下教育失配现象的产生机制,对于提升高学历者就业质量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政策启示意义。
【关 键 词】教育匹配, 雇佣决策, 过度教育, 高配偏好, 简历实验, 新制度主义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高学历劳动者的教育-职业匹配研究:现状评估、影响机制和优化政策”(72204196)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6批特别资助“高学历劳动者的教育匹配: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2023T160524)的阶段性成果。
【全文链接】https://www.society.shu.edu.cn/CN/Y2024/V44/I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