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的新的理论模式或范式,“新传统主义”(注2)研究的理论意义是多方面的。不过,在笔者看来,该模式的最大意义莫过于提出了一种研究单位组织的新思路,即研究单位组织生活中真实的行动及其制度再建构。在此笔者借用伯格和卢克曼(Peter L .Berger &Thomas Luckmann,1966)的概念,将其称为中国单位组织的“真实的社会建构”(social const ruction of reality)。
“有原则的特殊主义制度”(principled particularism)即是单位领导采用权宜性行动以变通正式制度的结果。本来决策者们意欲在国营工厂建立一套以激励政治信仰和道德品德为目标的非个人化的“政治刺激体系”(system of political incentives),但是,在单位实践中,作为代理人的单位领导却从追求自我利益出发,将其变换成了一种以鼓励工人与领导建立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为目标的个人化的奖励制度。“它奖励的不再是对政治理想的信仰本身,而是工人对党支部和车间领导的实实在在的忠诚。”(同上:147)表面上这种关系是按照政治经济工作需要发展的,但实际上它却非常符合领导建立个人关系网的需要。
类似的研究还有边燕杰(Bian,1997)有关中国天津市的调研,他强调了在由单位控制资源和机会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关系网络对于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求职业的重要性。但是,Douglas Gut hrie (1998)对关系网的重要性持有异议。他根据在上海与企业经理的访谈认为,关系网在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正在下降,中国经济组织正在向理性的组织结构转变。
林南认为,建立具有东方特色的关系理性图式能够实现“扩展并超越西方的公认理论(received t heory)”的目的。他的观点是,交易理性和关系理性是普遍存在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交换行为的动力及其理性选择的基础。交换行为有两个基本要素,即行动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引起的资源交易。交易理性驱使人们计算资源交易的得失;关系理性则驱使人们计算发展关系的得失。他认为,两种理性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在理想状态下,一个特定的关系既能带来交易收益(即作为经济资本的财富),又能带来关系收益(即作为社会资本的声望或承认)。不过,这两种理性也存在着潜在的冲突。交易理性追求交易的最大利润,必要时甚至不惜中断特定的关系;关系理性则注重维持和促进关系,即使交易没能获得最大的利润。
图1描述了从自我行动到关系行动再到小集团行动的逻辑过程。自我行动引致关系行动,是由它们之间的“亲和性”(affinity)关系决定的。自我是自主的,且处于其关系网络的中心。用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 ter ,1985)的术语来说,自我是“嵌入”(embedded)于社会关系网络的。自我无论是要实现其经济目的(获取财富)还是实现其社会目的(获得声望或承认),都必须采取与其关系中人开展交互关系的行动。离开与其关系伙伴的互惠交易,自我目的难以实现,即使(在其他条件下)实现了,也会自觉“锦衣夜行”毫无意义。“自我主义”塑造了中国人特有的关系情结,即视关系行动为实现自我目的所不可或缺的条件或捷径。另一方面,儒家伦理又为中国人确定了特殊的“关系理性”的态度。儒家最考究的问题是如何在以人为中心的世界里建立和谐的世俗秩序。它的理想方案是以个人为中心建立和维护差序性人伦关系。儒家型塑了中国人所特有的视维护差序性人际关系为其社会责任和义务的(价值)理性态度。中国人对关系的偏爱及其以特殊主义原则对待不同关系之人的态度,已形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关系文化”,它渗透在了中国人的思维和日常生活中。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的自我行动最易引致的就是关系行动,而非超关系的集体行动。
注6:华尔德显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他认为,“关系”(relationship or connection)“指的是人们的社会联系”,“它的含义是实用性的目标和个人感情混杂在一起的一种交换性关系”。中国的guanxi(“关系”)与俄罗斯的blat以及海地的pratik一样,指的都是这种实用性私人关系,因而并非是其独特文化的产物。华尔德的这一观点是其拒绝用历史文化观解释中国单位组织中的“新传统”现象之产生的结果。拒绝历史文化的解释,有利于凸现其新制度主义分析,但也限制了其对中国人的自我行动的逻辑的认知。
Berger,Peter L.and Thomas Luckmann.1966.The Social Const ruction of Reality: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New York :Anchor Books.Bian ,Yanjie.1997.“Bringing St rong Ties Back in :Indirect Ties,Network Bridges,and JobSearches in China.”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2).Granovetter,Mark.1985.“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 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AmericanJournal of Sociology(91).Guthrie,Douglas.1998.“The Declining Significanceof Guanxi in China‘s Economic Transition.”China Quarterly (154).Kennedy,Scott .1997.“The Stone Group :State Client or Market Pathbreaker ?”ChinaQuarterly (152).Lin,Nan.2001,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t ructureand Action,London 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Wank ,David L .1995.“Bureaucratic Pat ronage and Private Business:Changing Networks of Powerin Urban China.”In Andrew Walder(ed.).The Waning of the Communist State:Economic Origins of Political Decline in China and Hungary.Berkeley,CA :Universityof Californi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