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史>>

社会学史

刘延东 纪念费孝通

2007-11-11 作者: 刘延东
费孝通同志今年4月离我们而去了。费老的离去,使我们统一战线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民主党派领导人,使学术界失去了一位泰斗,也使我失去了一位亲朋挚友。今年是费老的九十五岁诞辰,今天,在这里召开"追思费老--费孝通教授学术思想座谈会",就是要把费老的思想遗产作为一笔宝贵的财富保存下来,传承下去。

  费老结合自己几十年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经验,总结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演变和新中国成立的经验时,一再强调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这一政治格局;他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民主协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殚精竭虑,不懈奋斗,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建言献策,将参政议政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他主持民盟中央工作期间,一直把为经济建设"出主意、想办法、做实事、做好事"作为民盟工作的指导思想,团结和带领民盟的广大成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工作,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费老早年就立下了"志在富民"的理想,并矢志不渝地追求这一理想,这是费老人生价值观的核心和学术研究的动力。半个多世纪里,费老在祖国的大地上行行重行行,他行到哪里,就研究到哪里,就把致富的信息传递到哪里。他沿着村庄--城镇--区域发展的轨迹不断深入探索乡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概括总结了农民实践进程中的经验,提出了农民致富的多种模式。他的研究领域,从农村到小城镇,再到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中华民族,形成多元一体格局,在诸多方面都有独到精辟的见解,先后写下了《江村经济》、《乡土中国》、《小城镇,大问题》等传世之作。同时,治学不忘育人,现在,费老的学生们已经挑起了国内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大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费老继承了我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认为自己是社会的一员,肩负着社会的责任,要把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因此,费老的学问不是象牙塔中的空中楼阁。他利用一切机会接触社会变革的实际,费老的研究,为改革开放和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助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正是通过对这种"有用的知识"的孜孜追求,费孝通同志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社会学、人类学家。费老为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事业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为我国的社会学、人类学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卓越贡献。

  1998年,费老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那一年,他已经88岁。然而,在随后的5年多时间里,他仍然不辞辛劳,为了国家和人民四处奔波,平均每年要用150多天的时间在祖国各地调研,同时勤奋读书,笔耕不辍,先后写下了《重建社会学与人类学经过的回顾和体会》、《补课札记》、《关于当前城市化社区建设的一些思考》《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三级两跳"中对文化的思考》等多篇很有分量的文章。

  费老伴随中国近现代历史前进的步伐就是中国20世纪知识分子的艰辛前进、追求真理的历程,他以自己的研究工作和社会活动,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

  五年前的11月2日是费老的90大寿,那天,我亲耳聆听了费老激动的话语,他说:"我今年90岁了,在党的领导下,在民盟同仁的帮助下,做了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是微不足道的,最主要的是这条路我选对了,感谢中国共产党带领我走上这条路。"转瞬五年,言犹在耳,斯人已逝,每念及此,令人悲恸不已。费老生前曾作一诗:"万水千山行重行,老来依然一书生。难尽笔下胸中意,愧忆南园读书声。"我们知道,费老即使在病中也感觉自己还有"胸中意"没有抒发,还想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做一些事情,这种精神令人感佩,就让我们一起用这首诗共勉,继承费老宝贵的思想财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为作者在2005年向"费孝通教授学术思想座谈会"发去的贺信。中国民主同盟官方网站曾以《刘延东同志致"费孝通教授学术思想座谈会"的信》为名刊登。)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