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史>>

社会学史

王春光 陆学艺直面中国真问题做社会学研究

2014-05-30 作者: 王春光

陆学艺:直面中国真问题做社会学研究

 

作者:王春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523599

内容摘要:陆学艺的学术思想是在探索中国发展道路和实践中产生的,扎根中国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土壤,具有鲜明的“经世致用”特点。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责任编辑:常畅。

关键词:中国;社会学研究;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阶层

作者简介:

  【核心提示】陆学艺的学术思想是在探索中国发展道路和实践中产生的,扎根中国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土壤,具有鲜明的“经世致用”特点。他认为要吃透两头,顶天立地,才能做出真学问。

  陆学艺是我国著名的“三农”专家和社会学家,一生为寻求富民强国之道而孜孜以求,奋斗不息,为中国学术界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

  “三农问题”的症结不在农村内部,而在农村之外

  陆学艺最先因为研究“三农问题”并提出一些科学的“三农”政策,而获得学术界、政府部门和社会的认可。20世纪80年代初,他提出:“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适应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符合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要求,值得推行,由此建议中央推进以两者为主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80年代中期,他指出,由于忽视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中国农业将陷入徘徊状态,引发中央决策者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他认为,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只是释放了农业生产积极性,并没有触及农业产品流通体制,由此提出推进农村第二步改革的设想:转向农业流通领域体制改革以及县域综合体制改革。20世纪90年代,他认为中国“三农问题”的症结不在农村内部,而在农村之外,在于“一国两策”的城乡二元体制,因此,解决的办法在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反弹琵琶”。在他看来,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才是当前和今后中国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纵观陆学艺的“三农”思想,有以下特点:第一,以农民为本。农民是“三农”的主体,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他指出,美国和欧洲基本上解决了“三农问题”,日本只解决了农村问题、农民问题,而没有解决好农业问题,而中国只初步解决了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都没有解决,尤其是没有解决好农民问题。第二,跨学科性。虽然被当作农业经济专家,但他的思想超越了农业经济,而具有社会学、政治学、公共政策学、农业经济学等多学科特性。第三,本土性。他并不反对对西方理论的学习、借鉴,但反对生搬硬套外国理论来解释中国“三农”现象的本本主义,更注重从中国的实践和发展中寻找“三农问题”的理论解释和解决之道,其研究扎根于中国社会,并为其服务。

  与费孝通等老一辈社会学家一样,陆学艺也正是从农村研究迈向更广泛的社会学研究,承接和拓展了老一辈社会学家开辟的中国社会学发展道路,丰富了中国的社会学思想。陆学艺的社会学研究主要体现在国情调研、社会阶层和社会结构、社会建设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

  村落和县域调查是国情调研的基础

  他认为,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与民族众多、文化丰富,这就决定了必须进行广泛、长期的国情调研,才能真正了解和认识中国社会,才能奠定科学决策的基础,而村落和县域调查又是国情调研的基础。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在全国社会科学界组织和动员了上百名专家学者,开展为期10多年的百县调查和已经进行并仍在继续的百村调研,出版了115本百县专著和近20本百村专著。更重要的是,他主持的百县调查拓展了社区研究方法。众所周知,早在20世纪30年代,以吴文藻、费孝通为代表的社会学家引进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社区研究方法,由此使得社区研究成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该方法的基本对象或单位是村庄,后来扩展为乡镇,但几乎没有人把县域作为社区进行研究。陆学艺认为,把县域当作社区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现实价值,理由至少有两点:从历史上看,县这个行政编制在2600多年中是最稳定的,有所谓“郡县治,天下安”的说法;在现实中,县又是中国最完整的基层行政体系。县域社区研究,拓展了社会学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了社会学认识社会的能力。

  构建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

  在陆学艺人生的最后20年,他投入绝大部分精力研究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社会流动和社会建设,尤其在社会阶层和社会建设研究上获得建树。他的社会阶层分析已成为中国社会学界最有影响的研究之一。他于2001年提出的十大社会阶层理论,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他认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国社会从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阶层格局演变为十大社会阶层,一方面扩大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空间和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影响到中国社会秩序的运行机制,使得社会整合比以前更艰难和复杂。他还对十大社会阶层进行等级分析,发现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并不合理,中产阶层过小,农业劳动者阶层过大,存在着“该大的没有大起来、该小的没有小下去”的问题,这也就是当前中国社会问题丛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他认为,社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社会结构的合理化,就是要构建一个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变迁,至少达15年时间,也就是说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均衡问题。

  中国进入社会建设新时代

  陆学艺对2004年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给予了极高评价。他认为,当前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社会建设至少应该与经济建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社会建设就是社会现代化,就是建设一个具有合理社会结构的现代化社会。其中调整社会结构是重点,核心是调整社会阶层结构,当然还包括人口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组织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等,关键是进行社会体制改革。在他看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政治建设是相辅相成、紧密关联的,经济建设需要社会建设配合,社会建设会促进经济建设,它们与政治建设也有同样的关系。如果说经济建设解决的是市场竞争问题,那么社会建设解决的是社会民主问题,而政治建设解决的是政治民主问题。他认为,从经济建设到社会建设,再到政治建设,又有一定的前后延续的过程和关系。因此,他认为,基于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历史国情,如果中国像过去30多年开展经济建设那样在今后30多年坚持不懈地开展社会建设,那么政治建设就会顺理成章地到来和达成。所以,中国应该进入社会建设新时代。

  在陆学艺看来,社会建设给社会学带来了“春天”,也就是说,社会学可以在为社会建设作贡献的过程中发展和壮大自己。为此,他曾联络学界一些知名学者向中央领导人写信,建议加快社会学学科发展和社会学人才队伍建设,以适应中国社会建设之时代需要。他在信中指出,社会学学科发展和建设远远落后于经济学,正如社会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当前社会建设正需要大力重视社会学学科建设,为了适应社会建设的需要,国家急切需要从政策上促进社会学发展,建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设立更多的社会学相关研究所,还建议在大学中设立更多的社会学相关学科的博士点和硕士点。他在人生最后的十多年中把绝大部分精力用于社会建设研究,先后筹建了中国社会建设研究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建立社会建设研究基地,培养相关人才,撰写了一系列社会建设的理论、实践的专著和文章。他曾计划寻找合适的地方,想实践其社会建设思想和理念,但未能如愿。经过不断努力,他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社会建设理论,对推动中国社会建设研究和实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陆学艺的学术思想是在探索中国发展道路和实践中产生的,扎根中国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土壤,具有鲜明的“经世致用”特点。他认为要吃透两头,顶天立地,才能做出真学问,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所谓“吃透两头”,就是了解国家的政策和深入基层,也叫作“顶天立地”。在他看来,中国社会学研究必须是要回答、讨论和解决中国面临的真问题,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必要。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陆学艺先生主要学术经历

  1962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考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攻中国哲学。

  1965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78年后,长期从事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和社会学理论研究。

  1983198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派往山东省陵县蹲点调查研究,兼任县委副书记。

  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1987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

  1988199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1990年,当选为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

  1993年、1998年,先后当选为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4年、2004年,当选为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会理事长。

  1995年,被评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1996年、2000年,当选为中国社会学会会长。

  1998200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0年,任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在该校创建社会学学科。

  200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2008年,联合国内知名学者给中央领导写信,建议加大对社会学建设发展的扶持力度。时任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批示:“专家们来信提出的问题,须深入研究。要从人才培养入手,逐步扩大社会学研究队伍,推动社会学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这是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专门对社会学发展给予指示。

  王宁/整理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