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史>>

社会学史

王黎锋 李保东 论晏阳初乡村建设思想的现实意义

2007-08-27 作者: 王黎锋,李保东
摘要:上世纪30年代,晏阳初继承传统儒家民本主义思想,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系统的改造旧中国农村的学术观点,形成了“民族再造”的乡村建设思想。尽管在当时的条件下,有其一定历史局限性,但他们的许多观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借鉴意义。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科学的理念,对推动农村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晏阳初,乡村建设,现实意义
1.晏阳初乡村建设的基本模式
  民国十五年(1926 年) , 晏阳初率领一批有志之士,“走出象牙塔, 跨进泥巴墙”, 到河北定县农村“安家落户”。他们以定县农村为中国基层社会改革和乡村建设的“社会实验室”, 依据现代社会调查的科学原理、方法技术, 进行长时间、多角度的系统性社会科学调查。通过调查, 晏阳初等人便在定县这个“社会实验室”里, 高举“平民教育”的旗帜, 进行一系列旨在顺“民心”、发“民力”的试验研究。结果, 一套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同时并举, 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种教育方式综合运用, 试验研究、分类培训、表证推广三项科技工作顺序推进, 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礼俗六大建设整体实施的乡村建设方案, 闪亮登台。这是一套以“平民教育”为中心的乡村建设方案,“平民教育”“是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农民问题的一场科学运动”[1]。如何使“农民科学化”和“科学简单化”, 以期把简单化了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农民自己的实际操作, 一直是平民教育工作者从事乡村改造事业的第一要素。[2]而“各种建设的成功, 自须经过一个教育阶段”。[3]因此, 可以将这一模式概括为“平民教育——乡村科学化”模式。
2.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
晏阳初从事乡村改造的核心目标是救治“愚”、“穷”、“弱”、“私”,因此,他开展了对应的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等四大教育,并采取了以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三大方式连环推行的基本措施[4]。他们进行了三项重要的工作,这就是:农村教育,送知识下乡,传播农业基础知识,改良品种、防治病虫害;进行农民教育的研究与调查,离开大城市知识分子的象牙塔,钻进“平民”的泥巴墙,和他们生活、劳动在一起,研究他们受教育的状况和他们对知识渴望的心理;搞农村普查工作,进行农村的社会调查、工业调查、农村人口调查,农村概况调查等。晏阳初他们经过调查研究和定县实验,找到了适合中国农村特色的治国方略,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要建国,先要建民;要强国,先要强民;要富国,先要富民。”这就是以教育为工具,推动经济、政治、卫生、文化全面发展的乡村建设理论。
2.1普及平民教育
晏阳初根据他所总结出的中国普通老百姓存在的“愚、贫、弱、私”四大病症,计划施以“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它的目标有三:其一是养成自读、自习、自教的能力;其二是灌输公民常识,培养国民应有的精神和态度;其三是实施生计教育,补助、指导、改善平民的生活。1926年,“平教会”从北京迁到定县,1929年晏阳初及其同仁又举家离开大城市,迁到定县,调查和实施“平教会”的“平民教育计划”。晏阳初认为,“要想普及中国平民教育,应当到农村去”,对农民进行以扫盲为目的的“识字教育”。但识字教育只是给了平民以识字的工具,有了工具而不会应用也等于零。必须和乡村改造与建设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以“文艺教育”培养知识力,以救农民之“愚”;以“生计教育”培养生产力,以救农民之“穷”;以“卫生教育”培养强健力,以救农民之“弱”;以“公民教育”培养团结力,以救农民之“私”。
通过教育,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生、教育与文化发展、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开拓了农村教育改革的新路子。而乡村改造的目的,不只是使人们摆脱困境,增加生产。如果只是为生产而单纯地抓生产,不同时策划乡村的平民教育,不努力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与生产技能,不加强人们道德观念和社会认识方面的工作,不提高人们的民主意识与自治能力,不注意提高人们的健康素质,不注意巩固和提高的措施,即使生产一时上去了,也是不能巩固和持久的。因为“人的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都是多方面的,并且彼此之间互相联系,满足了一个方面的需要,只是解决问题的某一方面,只是使各方面的发展需要都得满足时才能得到均衡的发展”。[5]
2.2采取合适的方式开展教育
为了推行四大教育,晏阳初又提出了“学校的”,“社会的”,“家庭的”三大教育方式,即学校式教育,创办初级平民学校、高级平民学校等,其实施的导生传习制度,是定县乡村建设运动中一大特色,目的是以经济、快捷、有计划、有组织、能持续、能自动推进的教育方法,来普及大众教育,达到扫除文盲的目的。社会式教育,定县成立了“社会式教育委员会”(后改为社会式教育部),定县的社会式教育有其特定的含义,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民尤其是平民学校毕业生的继续教育问题,通过同学会这一组织使平民学校的学生毕业后能继续接受四大教育,并通过他们把四大教育推广到农民中去,发挥他们作为乡村建设运动骨干力量的作用。家庭式教育,是联合各个家庭中地位相同的分子施以相当的训练,以增强家庭责任感,实现“家庭社会化”,另一方面使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能得到相当的教育,从而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民”。在《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试验工作报告》中,晏阳初写道:“四大教育的实施方式,有学校式以教育青年为主要工作,因青年是国家今日建设之主力军;同时又顾及到教育儿童,因儿童系民族复兴的后备队。学校式之外有社会式及家庭式,其目的在使整个社会尽是教育的环境,以免一曝十寒之弊害。”
三、晏阳初乡村建设思想的借鉴意义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设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晏阳初的教育思想毋庸置疑地存在着局限性,但是他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理论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3.1 深入农村,注重调查
晏阳初认为, 乡村建设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必须有具体的方案, 具体的方案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必须靠有系统的精确调查。基于调查研究, 晏阳初为乡村建设确定了顺“民心”、发“民力”的宗旨。晏阳初及其平教会同仁在定县乡村建设中,十分重视社会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第一步是先调查每村的情况,包括的项目有每村的位置、家数、人数,村长副村长姓名、年龄、职业,可作平民学校的地点,耕地亩数、主要农作物、寺庙及宗教信仰人数等等,非常具体详细。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最后摸清了全县的基本情况。正如张世文在《定县农村工业调查》附录三指出的那样:“定县的调查工作由于结合改善生活、办学治病、推广农技来进行,所以取得农民信任,调查对象愿意告诉真实情况,资料可靠。”
3.2 崇尚科学, 注重实验
晏阳初率先把社会科学的系统调查方法和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应用于乡村建设事业, 被梁漱溟等人誉为“最有价值的工作”。至于实验的要义, 实际上就是人们运用“试错法”来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过程, 即不断“尝试———错误———再尝试”的过程, 人类正是在不断“试错”过程中进步的。在新世纪新阶段,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更加需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更加需要热情鼓励积极大胆的试验探索, 以积累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掌握新农村建设的规律, 开拓新农村建设的道路, 丰富新农村建设的模式。
3.3联系群众, 启发自觉
晏阳初从事乡村建设, 主张联系生活, 注重启发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与“自发自动的精神”, 使乡村建设真正成为广大民众参与的事业。这个主张利用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合理内核, 又体现了自己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旨在发挥民众主观能动性的思想意识, 至今光辉不减。只有坚持紧密联系农民生产生活实际, 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困难, 把他们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把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广泛调动和吸引农民深度参与, 把农村社会资源转化成社会资本, 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事业才能稳步快速推进,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4 以人为本,塑造“新民”
乡村建设的核心是在于“造人”。晏阳初常讲:社会的各种问题,不是自然发生,是自“人”而生。所以,中国的问题虽然复杂,也必须先从发生问题的“人”身上,从四万万民众的身上去求解决办法,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所以对人的生活的改造必须是整体的改造,这也就是强调对乡村社会进行整体改造和建设的依据和由来。在这一根本思想指导下,根据当时所认识的中国农民存在的愚、贫、弱、私等四大病症,晏阳初提出“用文艺教育以治愚,生计教育以治贫,健康教育以治弱,公民教育以治私”,借以培养和发扬农民的“四力”,即知识力、生产力、健康力和团结力。晏阳初之所以把“愚”摆在第一位,而不是把“贫”摆到第一位,同样体现了把“人”看作根本的科学思想。他提出,平民教育的根本宗旨是“除文盲,做新民”,必需“四力”具备,才能谓之“新民”,即成为具有知识力,生产力,健康体魄及公德心的“完整的人”。
3.5立足国情,兼容并蓄
晏阳初积极倡导和推动知识分子深入民间, 与乡村居民相结合, 成为乡村建设的骨干。同时, 努力争取包括各级政府在内的方方面面对乡村建设和改造的关注与支持, 营造乡村建设和改造的强大声势与合力。尽管其最终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民国时期的乡村问题, 但就他们都反对模仿和照搬西方模式, 一直面对中国现实, 执着追求中国式乡村建设道路来说, 既令人钦佩, 又发人深省, 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树立了榜样, 提供了借鉴。应当特别指出的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大批既有真才实学又有奉献精神的知识分子, 真正深入农村, 深入基层, 满腔热情地与农村广大干部群众一起为新农村建设搞调研, 做试验, 定规划, 出主意, 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这无论对“三农”问题的进一步解决, 还是对知识分子自身人生价值的更好实现, 都是极为重要和有益的。
参考文献
[1] 宋恩荣主编《晏阳初全集》第2 卷,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 年, 第402 页。
[2] 周逸先《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方法论初探》,《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 年第3 期
[3] 宋恩荣主编《晏阳初全集》第1 卷,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年, 第19 页
[4]《晏阳初全集》第二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557页
[5]李文珊:《晏阳初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比较研究》,《学术论坛》2004年第3期


作者简介:

1王黎锋(1981— ),男,河南周口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2李保东(1944— ),男,辽宁辽阳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河北省秦皇岛市燕山大学西校区1285信箱,066004,电话:13785995992,0435-3940390,E-mail:eightjie4277466@126.com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