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河实验”的启示
张学东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01月09日第690期
在我国社会工作史上,以高校师生为主要参与力量的“学院派”社会工作占据着重要位置,它开启了社会工作本土化征程。今天,我国社会工作依然表现出“教育先行”的显著特征,而且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在推进社会工作发展中仍占据着重要位置。尽管1917年上海成立的“沪东公社”开启了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先河,但历史上第一次以“社会工作”名义从事本土社会工作的当属燕京大学1930年开始举办的“清河实验”(也有“清河实验区”、“清河试验区”、“清河试验所”等称谓,这里统称为“清河实验”)。就本质而言,前者属于城市社区工作,后者属于农村社区工作;就实务而言,后者的系统性、专业性更为突显,它不仅推进了清河农村社区发展,而且造就了一批社会工作人才,推进了乡村建设运动。
1928年秋,燕京大学师生对清河镇进行了实验预先评估。随后的一年里,他们向清河居民宣传预估结果与建议,引起了当地居民注意,居民们主动要求合作、进行社会改良。清河实验开始于1930年,历时8年后被迫停办。尽管后来清河实验又得以恢复,但已没有了“昔日风采”。因此,这里的“清河实验”特指1930年至1937年这一阶段的实验。
清河实验围绕经济、社会、卫生等项目开展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经济方面,改进当地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了农作物产量,通过资金合作减少了农民的经济压力,发展家庭手工业,提高了农民收入;在社会层面,教育事业得到发展,提高了居民文化素养,保护了妇女儿童的权益;在卫生方面,改善了保健卫生条件,培养了一批基层保健人才,建立了一些预防保健制度;在研究方面,关于农村青苗会、商市、日常用品统计、诉讼等主题的探索不仅推进了实验工作,而且推进了农村理论。
这些实务对当今社会工作的启示主要表现在支持网络整合与增强社区权能两方面。
在支持网络整合方面,该实验不仅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师生的作用,而且积极发掘其他院系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充分动员校外社会资源,如与北平华北工程学校、协和医院、北平第一产婆学校、当地商会等合作推进实验工作。相比之下,当今的社会工作项目主要依赖政府购买,呈现出资源来源单一、动员能力不足等问题,当然,这也与当今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尚未规范化、规模化有关。
在增强社区权能方面,不仅直接为当地培养助产士、手工业者、小学教师等人才,还成立了儿童会、母亲会、专门顾问委员等组织,前者提高了当地人的发展能力,后者提升了当地人的自组织能力。许多实验工作涉及教育内容,不仅举办了成人识字、合作讲习、手工训练等培训班,而且采取了公开演讲、创办报刊、绘制壁报等方式。这些工作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社区自身权能。与之相比,当今一些社会工作项目要么以社工机构自我活动为导向,要么以政府行政决策为导向,缺乏服务对象的参与,往往偏离以服务对象需求为本的导向。
当然,清河实验也并非尽善尽美。“学院派”的观念具有保守性。在实验中他们更希望培养农村子弟从事农村建设工作,并认为这样才能担当起建设责任。这种城乡二分的固化观念使他们难免出现认识偏差,加之他们主要居住于城市,不可避免地导致部分实验工作脱离实际。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石家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