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社会学研究方法

朱玲 文献研究的途径

2007-07-12 作者: 朱玲
 原载《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内容提要:文献学习,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在专题研究中,如果能够发现精品并且精读之,就有可能使研究从高起点展开。本文试图向经济学青年提供一些文献辨识、搜寻、学习和综述的经验。

  关键词:文献学习;研究方法

  近年来,我在评审多部博士论文时注意到,作者在参考文献目录中罗列的著作,堪称经典文献或专题精品的不多,学术价值和信息量稀薄的报纸宣传文章不少。还有相当一部分列出的著作,并未在其文献综述和正文中有任何涉及。对此,我特意找了一些博士生询问究竟,方知原因在于一是作者没有下功夫搜寻和阅读文献,二是可能为了凑字数,就把良莠不齐的发表物一股脑儿地收了进来。更令人诧异的是,有的文献综述通篇提到的几乎都是经典论著,可在论文末尾的目录中却不见这些文献的踪影。大家推测,这种首尾不相顾的情况,极有可能是作者聘用不同的“枪手”分工“捉刀”所致。本文的目的,是与青年经济学人探讨文献研究的基本方法,因此以下讨论撇开“枪手”案例不谈。

  我理解,文献综述和参考目录对于其作者,是一种思想形成过程的记录;对于读者,则是一种特定专题研究线路的标识。尤其是学位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它既不是用来出示作者读书成绩的证明,也不是展现其博学强记的工具,而是扎扎实实从事学术论著写作的开端。因此,针对经济学博士论文中常见的文献研究问题,本文拟将围绕相关的文献搜寻、鉴别、学习和综述等环节,逐一说明注意事项。有鉴于博士生一般均已掌握文献搜寻的技术手段和应有的阅读技巧,所以我把文章的重点置于辨识、学习和综述写作方法上。

  一、精品文献的特征

  形象地说,搜寻文献如同研究者在寻找前人的足迹,以便从他们驻足的地方起步继续前进。不过,只有精品文献才有可能使后人“踩着巨人的肩膀”攀登。发现精品的前提,是把握此类文献的创新特征。20多年前,我从董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