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社会学研究方法

林南 我的学术研究痕迹与轨迹

2013-03-10 作者: 林南

我的学术研究痕迹与轨迹

林南

【求学历程】
        
我在东海的时候是念外文的,当时准备出去念新闻,所以我的硕士是念新闻。我当时准备念完之后从事新闻工作,在那段学习的时间中我修习了一些关于研究统计的课程,觉得蛮有趣的,所以决定改行。修完Master degree之后我到Michigan State就转到社会学,我个人的经验是虽然我在求学过程中转了很多弯,但是我并没有很吃亏,不会因为没有社会科学背景就不适应。主要是发觉自己有兴趣,所以没有排拒的心情,能学就尽量学。当时留学生很穷,奖学金也很少,所以我在学校的时候,夏天也都去学校餐厅收盘子。有一次夏天时我在工作,我们系主任去用餐,看到我大吃一惊。我觉得对我来讲那种日子虽然比较忙一点,但也是蛮愉快的。我觉得念书有时候要靠一点机运,我就是在念博士时碰到了几个很好的老师,参与了几个研究,当时就帮忙分析东西,一起写文章,之后就到会议去发表,我也跟著去,等于在学生生涯就有职业化的过程,如何整理发表文章、如何应付台下的问题等。我也很注意这些教授如何去申请研究基金,教学与研究如何配合,这些机会让我去观察一个从事教学与研究的人在生活上怎么安排。

【专业生涯】
        
我的第一个工作是在Johns Hopkins社会系,是学校刚组起的新系,就找到James Coleman当系主任,很年轻的系主任。其他人也都很年轻、很优秀,当然也有很资深的,但差不多都是一些生气蓬勃的,比如说Mark Granovetter,我们也都很积极。我当时是在做Social networks,就是社会网络,我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网络,所以刚开始很大一部份时间在中美洲做研究,在哥斯大黎加、海地等国家做田野调查。去这些国家做研究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教书时有一个学生的父亲要带一个医疗团队到中美洲去,他想知道如何才会有成效,为什么有的家长会带小孩来打预防针,有的不会。便问他的小孩有没有什么教授可以给他们建议,因为他的孩子在上我的课,于是来问我,我说在社会网中讯息的diffusion有些是有力的、有些没有,我就跟他说,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组一个调查团跟你父亲一起去。去了一次之后,胆子就大了,以后就自己去了。当然不是我去做调查,因为我不会讲他们的语言,我是去监督的。当时很幸运,因为我当研究生时就知道老师如何带学生,所以我就自己组织了一些学生。当时年轻胆大,带了一批学生就到中美去做田野,当时这批学生跟我一样都很年轻,但都很有兴趣,所以后来都出头了。这个经验对我很有帮助,一是我对一些问题开始有所思考,然后知道如何组织一个研究队伍,包括要如何请当地的人协助等。正因为年轻,所以不怕吃苦,我们在海地时是住首都,但是出去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坐卡车去,而且那边的东西都不能吃,水也不能喝,所以是一整天不吃不喝,晚上再回来,当时就是年轻,所以不怕苦。
        
我在Johns Hopkins待了五年,之后就转到纽约州立大学。然后1989年底转到Duke,当时Duke就是要找一个刚成立的亚洲研究所的所长,好几个系一起来找人,社会系也是其中之一,提出几个候选人。当时我虽然没有动的意思,但是Duke聘人的重点都与我蛮接近的,比较走实证方面。其次是Duke有很好的医学院,我有一部份是做医疗社会学,加上亚洲又正在发展,所以我很有兴趣。

【多元的研究领域】
        
我在研究方面跨了好几个领域,如果叫我只做一件事情我会觉得很枯燥。一个人如果一直在一条路上发展,到了某个程度就会停顿下来,没有stimulation,如果没有在几个方向上发展就会无法突破,自己也会很苦恼。我在七十年代碰到这样的瓶颈,当时那一段做完之后我觉得很好,但是接下来就不知道该做什么,因为该讲的都已经讲了,至少当时我觉得这样。当然年龄也是一个因素,年轻时可能不会想太多,但是随年龄增长,比如说当时我父亲过世,接着我的孩子出生,突然发现自己的生命阶段跳了一层,就有危机感产生,一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于是产生一个停顿,还好时间并不是很长。现在回顾一下我如何突破这个困境,也是一个很好的经验。虽然当时我不知道怎么走下一步,但我没有因此停顿下来,仍然继续工作,有机会仍然去作研究,那段时间约有一、两年。我的思路虽然没有前进,但是我的工作仍然继续,所以我做了一些小的project,但是这些project后来给我很多启发。
        
其中有一个叫做小小世界(small world)的研究将我往前推了一大步!小小世界就是研究当我传信给你,你如何把它传给别人,这在西方被拿来当作一种研究工具。我要找什么样的人,我把这讯息传给你,看你认不认识这样的人,请你传给他,或你认为他可能认识这样的人的人。我参加这个计划也是很偶然的,因为纽约州卫生厅发现了一个疾病,过去认为是不会传染的,但是在一个学校里发现好几个校友都得到这种病,就怀疑是一种社会性的传染疾病。所以一方面找了医学院,另一方面就找我们社会系,最后就找到我,因为我做社会网。这给我很大的启示,就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出的讯息会到那个target,但有的没有到,为什么会这样?后来我分析资料,发现讯息传递有好几种方式,一种传给他最好的朋友;一种是因为我们的研究人社会经济地位比较低一点,所以先往下走,平移之后再传给其他人;还有一种是往上走,结果发现往比自己地位高的方向走反而比较容易成功。我就再思考这种结果,因为我们一直认为平行的因为同质性高,比较容易传递,速度也比较快一点,结果不是这样,反而是往地位比较稍微高一点的会成功。刚好当时有一些社会网的理论出来,谈到弱关系(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我就把它结合起来。我的论点是,因为弱关系可以碰到好的资源。虽然我是研究社会网的,但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机会,我也不知道会走到哪里去。我发现这个结果很有意思,就把过去的文献拿来看,分析思考这个结果,接著马上去做一个整个社区的调查,观察如何去检验我的理论,从那以后我走出了困境,研究领域也开阔起来。
        
我本来在中南美洲小村落中作社会网,一下跳到传染病的延伸,接下来就到劳动市场,我题目一直在变,但我思考的东西是很一致的。思路打开之后,我就没有停顿过,因为有很多东西可以做,我可以做劳动市场的流动,也可以做心理卫生的社会资源方面,因为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很重要,会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就多条路同时进行,但都以social network为主。我觉得对我来讲是最好的一种安排,因为我不想只在一条路上思考,我想到处看看,我的人生跟我的思路个性是这样,有的人可能只希望在一条路上思考,不希望别的来干扰。我的经验并不一定适用每个人,但对我而言这个经验是很好,可以不断地给我刺激,让我去思考。有人问我这样会不会搞乱了或者一事无成,但基本上我心中的思想概念是很一致的。社会网的概念已经发展很久了,从二0年代开始,但理论上面没有什么大突破,因为大家一直在想方法论的问题,如果我一直跟著那条路线走下去就很有局限性了。当然也许会过的很愉快,但我在研究领域上一展开之后,就发现可以做的太多了。譬如说我最近在台湾准备做一个关于婚礼的研究,因为说到社会网或社会资源的问题,在我们中国文化中,双方都要尽量去找地位比较高的证婚人,要如何在社会网里去找,这跟我过去做的又不太一样,但在理论上是完全一致的。 

 

【立足美国、探索亚洲】
        
我作研究大多是尝试在不同社会中去探讨,我很早就敢去闯,像去中美洲作研究。中美洲是个陌生的地方,语言也不通,当然在接触一个新文化的时候都是很皮毛的。有一次我们在哥斯达黎加作社会网,要村民写下最好朋友的名字,要把社会网连起来,结果很多人告诉我们他最好的朋友名叫耶稣,在西班牙文里真的有这个名字,可是我们到处找不到这个人。第二天我们回到这个村子,解释之后才发现在这个文化中,实体与精神上的朋友是不分的,所以我们马上就懂了,是我们问的方式有问题。那些访问员很有意思,他们多是城里面的人,所以他们也没想到这个问题,这其中还有城乡差距。社会科学在不同文化背景里去研究的确有困难,我在美国经常组织一些调查团,学生成员很多都是美国人,他们就会纠正我对于美国社会的一些了解。实际上我一面作也一面在学习,重要的是不要一个人作,尤其是社会科学,因为一个人常常会想不通一些道理,我经常跟学生一起合作。
        
我之所以在美国站的住脚有几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很现实的,当初我主要的东西是在美国作的,美国文化也是先入为主的,如果你作了外国东西拿去不见得受到特别重视。我则因为起初以美国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我可以用他们的语言,用他们的资料来和他们对话,所以他们也没有任何理由排挤我。如果我只用中南美洲或东亚的东西,他们可能认为资料不一样,但我用的是美国资料,很多东西是理论上的对话,没有资料的问题,这对我讲是一个优势。很多亚洲学者一开始就是作东亚的研究,美国学界就会认定他们是中国专家,就会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认为他们做的东西只是area study。就像我目前用台湾社会变迁调查的资料,他们也还是可能会质疑结论是否可以generalized。但是因为我一开始就作美国的东西,到了我作中国大陆的东西时,我已经站稳了,别人无法挑战我。因为别人的资料我已经有了,但我的资料别人没有,当初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事后想起来发现我避免掉一段艰苦的路程。
        
但我并没有放弃对亚洲的关怀,虽然我早期不是做亚洲的研究,但是我很早就跟其他人合作组了北美华人社会学学会,一直和大陆、香港以及台湾的学者保持联系。美国学者比较不会去挑战欧洲在实证上的研究,可是如果在拉丁美洲或者是台湾作,他就会质疑你。这个观念慢慢在变,八0年代中期我刚开始作中国大陆的研究时,投稿相当不顺利,他会问你为什么在中国大陆作,几次之后我们就慢慢打入他们一些重要的期刊。这里面也有区域上的差别,比如说中国大陆的研究受到比较大的重视,就像美国过去对日本很有兴趣,因为他曾是经济强国,现在对中国大陆很有兴趣,因为中国人口多、市场大,加上很多美国人对于中国大陆有历史上的关怀。

【公共参与】
        
我在美国已经待了蛮长的时间,深刻感受到其实并不能只在自己的系或领域中教书与做研究,我们华人有些人在医学界、工程界做的很好,很努力在自己领域中钻研。但我认为有很大缺陷,因为他们很努力在自己领域中发展,到最后人家会认为他对公共事物没有兴趣,只是一辈子做研究、教学或事务性的工作。我觉得这样很可惜,因为他有能力为社会做一些事。我个人比较注意的是我所居住地区的华人,我们自己组了一个组织来与其他少数民族团体联系,也办了一些活动、参加州政府会议等。第二是学会中华裔的学者,我们也组了一个团体。第三是专业的公共参与方面,我很坚持参加美国社会学会的活动,参与编辑、做委员、审核等等,只要有时间、有邀请我就会参加。如此一来,我可以看看别人的文章和Proposal是怎么写的,我也可以看他们如何审核。
        
我是两次才选上美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学会有一个提名小组,每年选一次成员,开会提名候选人,然后不记名投票。我第一次选输了之后马上又被提名,所以我想我的票数可能是很接近的。被提名或邀请之后,如果是我愿意去做的我就会去做,不会躲避竞选,这是一种服务,我认为有机会的话就要当仁不让,要对自己有信心。在担任副会长时,主要是做一些指定的工作,如担任search committee的主席,主持会议,提名下一任主席与副主席这是很复杂的工作。其他时间我可以自己找一些project来做,还有接待国际学者等,任期只有一年,算是一种honor,就尽量找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去做。其实学会自己有一个office在运作,我们算是义务做事,我并不逃避这些事,但是仍然主要专心在自己的研究上。

【对台湾社会学发展的期许】
        
华人地区社会学家队伍最整齐的当然是台湾,任何地区也没办法比,尤其是在欧美拿博士的数目很多,在欧美也是受过一定的training,聚集了很多珍贵的人才。此外资源也很丰富,做研究、出版等都不是问题。香港的问题是规定一定要用外文发表,在香港本地发表的都不太算,这样压力就很大。最近香港的学者自己也组织了一些审核比较严密的期刊,尝试建立本地的社会学期刊,中英文都有,这是一个反省的结果。中国大陆则起步比较晚,都是接受三十、四十年代受教育的人来指导,不过现在年轻人也起来了,在海外也逐渐站的住脚。他们对中国社会学社群的影响力仍然有限。如果没有研究经费、出版上的问题,我想再过十年就可以发展起来。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意识型态的问题,不像在其他地区,意见可以自由地阐述,虽然有时候东西可以讲,但怎么讲有他的局限性,不过我想在将来都会改变,再过二十年,他们的社会学家人数可能会是北美以外最多的。
        
台湾社会学界近二三十年来的发展是很截然不同的,东海是第一个有社会系的,虽然当时我不是念社会学的,但我觉得很薄弱,学生是很优秀,老师就比较薄弱,因为他们学的东西跟外面已经有点脱节了。可喜的是那批学生现在都回来了,他们在跨文化的研究,不管是理论或方法的应用上,应该都有一些优势。出了北美与西欧之外,以人口的平均数字来看,台湾的社会学应该是最发达的,看样子在资源方面也没有问题。我觉得比较遗憾的是大部份的学者学成后都立刻回来,欠缺在美国社会科学学界中的经验,如果有这一段经验我认为会很有帮助。比如我当初在美国五六年之间,有很丰富的经验,比如写proposal、如何投稿,投稿被打回来要如何回应等,这些挫折的经验都是很可贵的,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可能就比较有局限性。这些挫折经验虽然感受上是很可怕的,但长远来看对一个人的研究生涯是很有帮助的。事实上挫折没有什么了不起,几次之后就习惯了,我不是认为一定要投美国期刊,但是一定要跟外面的人对话,社会科学领域中自己觉得做的好的东西,看看别人怎么想,才能更精进、进步。
        
另一方面我虽然觉得国际化出版很重要,但很多东西不一定要用外文发表,因为重点是要和外国对话,不管是理论或实证上,所以应该是一个超国界的方法比较妥当,要马上打入他们的核心期刊有点困难,毕竟他们有先入为主的概念。但其他专门领域的期刊是比较open的,比如说像DevelopmentMigrationEthnic studyGender study等,我当然希望看到国内的学者在这些领域的国际期刊有一些发表。因为语言的关系,一个外国人还要花三五年去熟悉语言才能研究台湾,国内的学者就比较占优势,发言的声音应该比较大一点。

【结语:痕迹与轨迹】
       
我认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有两个目标,一个是在我们的学科中留一点「痕迹」,就是让以后的人知道自己的研究;第二个是留下「轨迹」,这更不容易了,要让后面的人跟著你走,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认为现在已经做的差不多了,有点痕迹不要自满,我们应该抱著留下轨迹的心情,而不只是要造成一时的轰动(sensation),我常这样鼓励我自己及学生。

 

 

【教授简介】
姓名:林 
生日:1938821
学历:东海大学学士(1960
       Syracuse University
碩士(1963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博士(1966  
经历: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助理教授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Albany
副教授、正教授、系主任
       Duke University
社会系正教授、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所长
专长:社会学
荣誉:美国社会学会副会长
      
人民大学荣誉教授
      
复旦大学荣誉教授
      
南开大学客座教授
      
华中理工大学顾问教授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