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学研究>>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国外前沿速递(36)

2020-02-09 作者: 社会学视野网

本期介绍Housing, Theory and Society最新一期文章,主题是合作住房,涉及该领域的主题分析、代际共居、合租、合住运动、合住与社会融合等问题。

欧洲见证了集体自组织住房形式的新浪潮,这指的是合作住房词统称下各种各样的形式。随着基层活动的增加,学术出版物的数量和广度也在迅速增长。然而,该领域的主题仍然很分散,文献散布在各个学科中。《合作住房研究(1900-2017):对该领域的系统评论与主题分析》一文旨在通过探索1990-2017年间合作住房的研究领域,为进一步提高概念清晰度奠定基础。作者进行了主题映射和评估,涵盖了195种以英语、德语和法语进行的同行评审期刊相关文章。这些综合归纳为五个主题领域:社会人口、合作、动机、影响和背景。作者得出的结论是,综述的系统性和归纳性方法揭示了新的视角,并为将合作住房概念化为独立的研究领域提供了理由,为进一步的理论发展提供了基础。

共同居住是合作住房趋势的一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共同住房的物理布局由几个独立的房屋与共享的空间和设施组合而成,这些空间和设施支持人们居住在一起,平衡了隐私和共享。自1970年代初以来,丹麦自组织团体建立了不同形式和类型的共同住房。由于这些社区的安排方式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复杂,共同住房具有多样性,这使得概念探索具有挑战性。通过结合不同设计类型共同住房的研究,开发了多维空间框架,该文为代际共居的新兴文献提出了经验和概念方法。通过对丹麦代际共居进行分析,该文填补了现有文献中在经验和概念上的空白,这些文献通常参考丹麦的经验或分析一些案例,但很少系统探讨这些情况。

《合作住房的整合机制》一文在与丹麦合作住房理念的轨迹与话语的关系中讨论团结在合作住房中的作用,分析视角借鉴了社会机制概念以及社会科学家Steinar Stjernø所提出的框架。作者们认为,基于合租的个人(房屋)所有权和公寓用户权利的合作住房,容易受到住房市场上不同类别之间利益冲突影响。 此外,作者认为这种机制有促进居民经济利益的趋势,但要以寻求获得可负担住房的群体的外部团结为代价。理论反思、斯堪的纳维亚与丹麦的实证分析中合作住房的历史轨迹,都支持了该论断。

《从合作住房到社区土地信托:追溯合作住房运动的历史演变与政策流动性》一文探讨了两种合作住房模式的历史发展:1970年代的利物浦住房合作运动,当时公共租户成功争夺到了设计、开发和管理自己住房的联合控制权;今天,利物浦新兴的城市社区土地信托(CLT)运动。通过流动的城市主义、政策流动性和规划历史的观点来分析这两种模式的起源和制度化。利物浦的合作住房和CLT都被证明是通过调整其他地方的观点而动员起来的,这些思想在受到嵌入地方的环境因素影响后发生了变化。当代的CLT运动可以追溯到各种来源:由专业或独立的国家机构进行的CLT实验;以及早期的合作住房行动,尤其是1970年代的合作住房。该文将这些运动置于合作住房的概念框架之内,并提出了这些系谱的研究结果对合作住房进一步发展的意义。

芬兰合作住房项目处于试验阶段,这些项目试图将住房生产的常规做法推向新的形式,以便在由大型建筑公司主导的住房市场上实现计划。在居民主导项目很少的背景下,尝试阐明居民群体的资源。作者应用“资源拼凑”(bricolage)的概念来分析芬兰的三个合作住房项目,在分析中强调居民拒绝由主导住房市场所强加的限制,考察了这一过程如何可能。研究案例的成功在于两个相互关联的原因:(1)居民的能力;(2)居民拥有的专业盟友。作者认为,用这种方法进行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当地背景及其真实和假定的限制,并为合作住房的国际比较提供可能性。

法国合作住房已达到转折点。随着自组织团体的开创性举措,最近地方当局和住房协会建立了越来越多的新型伙伴关系,以促进更多的可负担项目,尤其是在社会住房的框架内。但是这些项目如何处理社会融合问题?经济承受能力是否必然意味着所有居民之间的社会多样性和/或社会包容性?合作住房对弱势群体有什么潜在影响?《合作住房如何解决社会融合问题?源自法国的视角》一文试图来回答这些问题,该文基于2016年在法国进行的一项研究,这项研究探讨了合作住房的社会包容能力。作者分析了不同类型的项目,讨论社会融合的挑战及其重新定义合作住房的方式,同时有助于更好地从概念上理解这一现象。

具体文献信息:

1. Lang, Richard, Claire Carriou, and Darinka Czischke. 2020. “Collaborative Housing Research (1990–2017):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Thematic Analysis of the Field.” Housing, Theory and Society 37(1):10–39.

2. Beck, Anna Falkenstjerne. 2020. “What Is Co-Housing? Developing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rom the Studies of Danish Intergenerational Co-Housing.” Housing, Theory and Society 37(1):40–64.

3. Sørvoll, Jardar and Bo Bengtsson. 2020. “Mechanisms of Solidarity in Collaborative Housing – The Case of Co-Operative Housing in Denmark 1980–2017.” Housing, Theory and Society 37(1):65–81.

4. Thompson, Matthew. 2020. “From Co-Ops to Community Land Trusts: Tracing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Policy Mobilities of Collaborative Housing Movements.” Housing, Theory and Society 37(1):82–100.

5. Laine, Markus, Anna Helamaa, Jenni Kuoppa, and Elina Alatalo. 2020. “Bricolage in Collaborative Housing in Finland: Combining Resources for Alternative Housing Solutions.” Housing, Theory and Society 37(1):101–17.

6. Bresson, Sabrina and Anne Labit. 2020. “How Does Collaborative Housing Address the Issue of Social Inclusion? A French Perspective.” Housing, Theory and Society 37(1):118–38.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