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学研究>>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年民生建设的成就、问题及展望

2016-02-05 作者: 刘振杰


改革开放三十年民生建设的成就、问题及展望


刘振杰

来源: 理论网


中国梦:民生梦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将民生的全面改善作为中国梦的主要内容,从而使我们的梦想变得更加厚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梦想和重托,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化为美好现实。


一、改革开放以来探索民生解决之道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而奋斗的历史,就是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推动社会建设的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从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出发,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工作重心,把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作为当下最大的民生问题。从政策上提出了改善民生的一系列举措,初步建立起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民生发展模式。提出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三个有利于”为评价标准等一系列有关民生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江泽民同志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民生发展的战略目标,把全面创新作为民生发展的动力,指明了民生发展的新“三步走”战略途径。着力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统筹解决社会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和诉求。注重扶贫开发,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大力推进民生建设,并把它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机统一起来,系统描绘了和谐社会的发展蓝图。改善民生被确定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公平正义被确定为社会建设的目标。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要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之路,使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他还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便成为二十一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


二、民生改善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正确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和和谐大局的前提下,以渐进式改革稳步推进民生建设。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财富蛋糕不断做大,为社会建设、民生改善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经济快速发展为民生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在年均10%左右的高位持续运行,创造了世界经济百年史上空前奇迹。在良好的经济形势下,政府有能力把越来越多的“真金白银”用于改善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通、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领域。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偏远地区人民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占全球1/5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基本解决,使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全球反贫困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把社会保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经过连续九年调整,平均水平达到1 800元左右。新农合、新农保、居民医保等基本做到了全覆盖。特别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服务体系的建立,使得职业体系之外的普通居民也能享受到基本的养老金。每人每月百元左右,再加上不少地区正在推行的老年津贴制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老年人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因为这笔钱既不需要伸手向子女要,更不需要别人的施舍,而是通过制度保障取得合法收入,这就使老人们能够较好地维护了自己的尊严,更加体面地安享晚年。

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面,使之普惠城乡居民。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五有”(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目标既是对社会成员渴望安居乐业很好的阐释,又是对民生问题上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较为全面的表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过程中,大幅度增加了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保障房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投入,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有效支撑。


三、当前民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梦绝对不仅仅停留于表面的空头理论说教,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溢美之词,而是需要用大量的真金白银铸就的关乎千家万户利益的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当前的民生问题仍然主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养老、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几个方面。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重道远。养老问题主要是基于少子高龄化时代的来临而产生的“养老难、养老贵”问题。在老龄群体越来越庞大的同时,作为劳动力主要来源的青少年群体却在迅速萎缩。可以断言,未来我们国家的养老,资金是不成问题的,肯定不差钱,缺的主要是服务。毕竟,金钱并不代表物质财富,也代替不了服务。金钱再多,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劳动力,是人。与此同时,养老保障的水平体现在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过大,也引起了一系列社会矛盾。这需要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措施尽快加以改变。对于养老服务体系后继乏人问题,要尽快调整生育政策,普遍放开二胎生育。而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来基于制度成本、便于管理、城乡分治而设立的社会保障体系早已不能适应当前城乡融合的迅猛发展之势。进城的农村人口享受同城待遇的诉求日益强烈,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尽量缩小彼此之间的保障水平差异已经成为时代要求。对此,政府应将工作重心放在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养老金双轨制的破除、养老基金的投资监管等方面,真正解除人们的养老之忧。

普通民众仍没有从医改中得到预期的实惠。医疗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通过几十年的改革,中国的医疗制度虽不能说是失败的,但绝对谈不上是成功的。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并没有明显降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定点医院药价比其他药店同类药品价格仍然高出10%-200%不等。如果报销所得与虚高的药价、不必要的检查等费用相抵的话,老百姓还是空喜欢一场。这有悖医保的初衷,也有悖“维护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这一政府的执政理念。而且,医疗资源配置不公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许多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仍然过度集中于大城市、大医院,在一些边远山区、乡村,医疗资源仍然相当匮乏。更令人们所无法接受的是,大量的医疗卫生资源被少数特权群体长期垄断和把持,这既是对有限的卫生资源的极大浪费,又大大降低了普通居民对公共资源的可及性。检验一项制度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便是人民群众是否真正从中受益。调查显示,人民群众对当前医疗卫生制度的满意度是不高的。尤其是新农合,受基本药物目录所限,许多在报销范围内的药物疗效一般,而疗效相对较好的新特药又不在报销范围。而且,药房药品加成、大处方、滥检查、过度治疗等问题仍然存在。凡此种种,都影响着普通居民健康梦的实现。

房价居高不下影响民众安居梦。常言道:安居才能乐业。没有一个稳定的住所,心灵好像没了归宿,总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多年来房价非但居高不下,而且大有飙升之势。这大大阻滞了农村人口进城的步伐,延缓了城镇化的进程,也使得许多中低收入群体的安居梦越来越遥远。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并没有从内心里真正希望房价降下来,而是借助房地产市场高涨的形势来拉动地方经济,并以此维持得之不易的所谓政绩,因此而心甘情愿被大大小小的开发商所绑架,从而对房价的虚高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随着经济适用房问题迭出,公共租赁房承载着大多数家庭的住房梦和政府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控制房价过快上涨的重任而备受期待。近些年我们一直在关注和埋怨广大农村地区的空心村问题,以及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城务工而形成的空巢现象。殊不知,在城市,这种现象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经常看到的情景是,许多住宅小区建成多年之后,入住率仍不足50%,有些高档小区的入住率甚至不足10%,俨然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城和“鬼城”。我们一方面在建设大量的房屋,致使社会建设资源大量浪费和闲置,另一方面却有很多人只能望房兴叹。房屋的原本功能是遮风避雨,用来居住的场所。但在各因素促成之下,房屋却一度成了投资理财的重要门径,也日益异化为让人们爱恨交加、倾囊相赌、争相热炒的不动资产。围绕房地产也就有大量的“生旦净末丑”各路角色轮番登场,上演了一幕幕闹剧、丑剧、悲喜剧。对此,政府的调控措施不可谓不力,“国五条”、“国八条”等之类的狠招不断出炉,但房价却像个皮球,越是打压越是反弹得厉害,政府的公信力因此也打了不少折扣。当前,政府能否真正以民生大局为重,将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位,满足大多数人的住房需求,逐步提高国民的住房自有率,使普通百姓早日实现安居梦,是考验各级政府执政智慧和执政能力的大问题。

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是人的最基本权力,它不仅是一个人谋生的手段,同时也是籍以融入社会大家庭的基本方式。古人云:有恒业者有恒产,有恒产者有恒心,也即是说当一个人有了稳定的职业才会有稳定的收入,有了稳定的收入才会有平和的心态。在典型市场国家,就业率是政府最重要的参照指标,就业率上去了,经济增长快一点慢一点问题不大。很多外国人,他们一般都知道本国失业率是多少,却往往不知道经济增长率是多少。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许多过去几千人的大企业现在只需几百人甚至几十人,过去几个月的生产周期现在变成了几天甚至几个小时。所以,生产越发展,科技越发达,就业反而越成了问题。随着生产设备的一次次更新换代,大批的产业工人被释放出来,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困难,机器排斥工人的情况越发严重。当前在中国,极为重要的问题仍然是人口结构,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就业问题。

社会矛盾及**件不断增多。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导致大量人口频繁迁移。这些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很大,社会融合度降低,剥离感增强,还带来了家庭的不稳定,家庭成员生活品质降低。社会成员“现实性的烦躁”和“预期性的焦虑”相叠加,于是关涉群众利益的**件与宣泄社会不满情绪的无直接利益**件时有发生。随着中低收入家庭生活压力不断加大,社会上的仇富情绪进一步蔓延和滋长,群众中淤积已久的不满情绪不断膨胀,作为宣泄途径之一的**件将持续增多。

其他诸如教育、环境、食品安全等也都是群众反映强烈、需要认真解决的民生问题。当我们的大部分国民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劳有所得、幼有所教”,那么,我们的中国梦也就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四、改善民生、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对策

习近平同志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如今,我们已经走过了短缺经济时代,由物质的丰富转向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作为实现中国梦的终极目标。

坚持统筹原则,经济民生同行

有智慧的执政者必须善于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二者之间必须等量齐观,统筹兼顾,决不能再搞“两张皮”。既要防止社会建设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而影响民生改善,也要防止社会建设成为经济增长的负担,甚至出现财政危机。过高或者过低估计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都是有害的。事实上,老百姓不关心GDP,所关心的无非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人民群众的要求也不高,无非是空气质量更好一些、出门交通更顺畅一些、吃的喝的更安全一些等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基本要求,我们没有理由不满足。由于GDP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人均GDP增加也并不等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几年虽然GDP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并没有相应改变的原因所在。如果经济指标上去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却下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贵州**“6.28”事件可以说是一个极好的典型,被称为揭示社会矛盾的“标本性事件”。在**所体现的发展模式,正是一种只要GDP、财政收入增长,而发展成果没有让群众共享,缺乏公平正义指向的发展模式。结果,当地GDP增长越快,财政收入增加越多,群众利益遭受的损失也就可能越大,老百姓的积怨也就越深,社会危机的爆发可能也来得越早、越猛烈。实现中国梦不需要太多的远大理想,就是要在上述领域加大增量改革,以满足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期盼。

坚持公平原则,缩小分配差距

中国社会早已迈进诉求公平正义的新时代。十七大报告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紧密联系起来统筹考虑。因为只有基于统筹发展的视角来考虑并推进制度建设,才能逐渐整合社会资源,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社会建设事关民生大局,如果解决得好就能够成为化解诸多社会矛盾的金钥匙,解决不好则会成为引发社会问题的根源。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尽快实现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普惠公平、兼顾效率”的战略方向转变。要强化社会保障的收入再分配功能,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根据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经济福利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及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国民收入分配越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也就越大。帕累托最优原理也认为,在不使部分社会成员福利减少的情况下,而增加了另一部分社会成员的福利;甚至是小部分社会成员的福利只是稍微减少,而大部分社会成员的福利却得到明显提高,这都应该被认为是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提高了,这也应该是社会保障所要追求的基本境界。因此政府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解决民生问题,改善贫富悬殊等不平等现象。穷人更穷不但会造成社会不稳定,而且会使生产长期过剩、内需陷入疲软。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体制内的人员基本可以实现,但是体制外的普通居民如何来实现,政府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否则收入差距会变得更大。

坚持发展原则,提升社保水平

为了让全体国民共享发展成果,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在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所关注的只能是效率,它不会自动解决贫困问题。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障正是市场失灵的产物,属于社会产品二次分配的范畴。因此,一个社会要想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二者缺一不可。

适当提高城乡普通居民的养老金,由目前的每人每月60元提高到100元左右,尤其是农村居民要提高到每人每月120元。鉴于残疾人身体、生理等方面的特殊原因,该群体的平均预期寿命比正常人低大概3-5年,建议该群体提前3-5年享受养老金。普遍推广实施老年津贴制度,80-89岁、90-99岁、10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每人享受的老年津贴数额��别为:100元、200元、300元。加快老年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老年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支持各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尤其是针对农村留守、孤寡、高龄、空巢、失能失智等这些极度弱势老人,要开展上门服务,以流动餐车的形式提供日常服务。

继续深化医疗卫生领域的制度改革,敢于触及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尽快取消公费医疗,大幅度压缩公费医疗开支,使节约出来的医疗资源用于普通病房、普通患者的救治。为便于加强管理,整合社会保障资源,尽快将新农合业务由卫生部门整体移交给社会保障部门。在移交的过程中,做到人财物整体移交,避免资产流失。扩大居民医疗保险基本药物目录报销范围,做到与职工医保药物目录大体一致。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扩大其在整个医疗卫生领域的份额,通过充分竞争,促进整个行业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使人民群众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尽快强化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工作,重新确立“预防重于治疗”的观念,尤其要面对农村居民,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多年的实践证明,低保制度确实是一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好的制度。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扩大救助范围,尤其是农村低保与城市低保,在保障标准上要趋于一致。针对重度残疾、高龄、失能失智、大病、重病、久病、一户多病、突发灾难等的社会成员及其家庭,除了在正常的低保之外,应有专项制度安排进行救助。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民间组织、各大企业,以冠名的形式,开展慈善捐赠。

对于常年进城务工并有意愿及能力在城市定居的人员,要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的联动改革。实行“两置换、两流转”,即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以农村宅基地和住房置换城镇住房,同步推进劳动力流转与土地流转。在住房保障制度上,逐步建立和完善进城农民住房保障体系。让进城农民享受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政策,降低农民在城市的购房成本和迁移成本。保障房的规划、设计、选址、建设尽量做到“插花式”,以保持与其他居民的充分融合,避免人为地制度化隔离。

坚持渐进原则,迈进福利时代

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后现代化时期,即民生发展时代。与经济发展时代相比,民生发展时代有着特定的体制要求。民生时代政府要真正实现由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从经济目标向民生目标的转变。确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公共财政要从原来倾向于经济建设转变为倾向于改善民生。协调劳动收益与资本收益的关系,逐步扭转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促使社会福利从照顾弱者向普惠全民转变。社会福利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从来都不可低估。在经济危机、市场疲软、消费不足的形势下,国民福利的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是立竿见影。无论如何,我们所要追求的无非是这样一种境界:公平与效率获得平衡,责任与权利基本对等,社会福利与个人福利相互融合,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和谐、均衡的状态。这,或许就是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21世纪是经济持续平稳增长与国民福利普遍改进的世纪。在社会加快转型、经济迅速转轨的同时,要将更多的经济发展成果转化为人民的现实福利。力争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全面实现小康梦;在建国100周年之际,引领中国社会初步迈进大福利时代;本世纪末,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

0
热门文章 HOT NEWS